父親節——含蓄的愛也要表達

看朋友圈,今天竟然是父親節,那個羞澀的我人都不知道來怎麼表達自己的祝福。朋友圈很多人呢,都把父親的照片,很多是年輕時候的照片曬出來,並附上“父親節快樂”。

我印象中父親最早的照片是他大學畢業時的照片,他也沒有十幾歲甚至更小的照片,父親年紀不輕了,49年出生的,在高中畢業之後工作了幾年,然後保送上的大學,所以他大學畢業的時候,可能快30歲的樣子,照片中的父親模樣還算清秀,小齊頭簾兒像是都敏俊的樣子,當然沒有那麼帥啦。

每次打電話回家,一般都是媽媽接,即使偶爾爸爸接到媽媽也要搶過去。在家裡母親的話比父親要多很多,像很多中國家庭一樣,缺失的父親,焦慮的母親和被過度關注的孩子。我們家也是,母親的控制慾很強,強到雞蛋炒西紅柿幾個雞蛋和幾個西紅柿都要控制。

記得去年在父親節的時候給家中打電話,像往常一樣,媽媽接的電話,嗯,我就跟他說啊,今天是父親節,你代為轉達一下,祝他父親節快樂,為什麼代為轉達呢?對於我那個不善於表達的父親,在我這裡,也很難很難去跟他表達。

印象中,第一次有生日這個概念,是上小學,大概34年級的樣子,或者再小一些23年級,我中午呢是要回家吃飯的,有一天回家呢,因為媽媽很控制平時呢,煮完掛麵只放一個雞蛋,一個荷包蛋哦,那是我,小時候最喜歡的,吃食物,那天的中午回家,媽媽依然給我煮了一碗掛麵,你們放了兩個荷包蛋,我就好開心,我說今天為什麼有兩個荷包蛋?媽媽說今天是你的生日啊,嗯,從此我才知道有生日這個概念,因為家裡面屬於礦區,雖然是在農村但是貧富差距很大,後來,同學舉辦舉辦生日party,感覺就會有很多很多的食物啊,禮物啊,我心裡也很嫉妒,我甚至從小到大,沒有得到過一個生日蛋糕,有一次我真的想要一個生日蛋糕,於是磨蹭,媽媽,就給我買,結果呢,從早晨我就等待著等到等著他們回來給我帶回一個蛋糕,結果呢,回來的時候說哦,這個蛋糕要提前訂,人家沒法做,我現在想來,也許是謊言吧,因為,媽媽對於金錢的控制還是非常非常強烈的,幾個西紅柿,幾個雞蛋都要控制,何況是生日蛋糕。

嗯,當時呢,我在院子裡記得等待爸媽回來的時候,早年間跟爺爺奶奶住在一個院子裡,我跟爺爺說,我說爸媽就給我爸媽給我買蛋糕去了,我今年會有生日蛋糕,爺爺就說,“我這裡有蛋糕來給你一塊”,就是小時候那種蜂蜜蛋糕吧,過生日那天我只吃到了這個蜂蜜蛋糕,還記得長大之後是可能上高中的時候吧,這次回家,媽媽總是那麼誘導我說,啊,生日蛋糕不好吃啊,我給你買了別的好吃的呀,這樣大家都能吃。由於我的生日在中秋節前後,在我生日當天,媽媽就說,今天是你生日,咱們明天再吃吧,明天是中秋節,我小時候都我根本不知道什麼叫叛逆,於是生日又和中秋節一起過了。但是我一直記得這個事情。

從小到大,父親也從來未曾對我說過一句“生日快樂”這樣的話,因此我也默認他也不喜歡這樣的話。他的愛太含蓄了,他的愛體現在我扭傷腳踝他深夜揹著我去輾轉幾家去看病;他的愛體現在默默的關注;他的愛體現在未曾給過我壓力;他的愛體現在在年老之後總是一個人默默去看病而不“麻煩”我... ...

長大後的我終於明白為什麼會有所介懷,原來是生活需要儀式感,儀式感會讓生活變得更有意思。

今天是父親節,我終於鼓足了勇氣,打電話回家,依然是媽媽接的電話,我執意轉接給爸爸,對他說了一句,“爸,今天是父親節,祝你節日快樂”,原來這句話,並沒有那麼難,而且聽得出來電話那頭的話心中是竊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