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鼓传花(小小说)

击鼓传花

 文\惠振坚

  刘菊花名丑人靓,在学校里想不成为众目焦点都困难。那时还不兴叫女神,说刘菊花是排名第一的校花,大家毫无异议。

  不知当时有多少荷尔蒙分泌旺盛的男生把刘菊花视作梦中情人,因为大部分男生还没有那么高调那么嚣张,还因为已经有一位好勇斗狠的大块头男生已经大胆地宣布刘菊花非他莫属,多数人只得悻悻地知难而退,但仍不甘心在一旁窥伺,乐见大块头张行出洋相,这样他们就可以伺机收复失地。

  然而刘菊花显然愿意与大块头近乎,大家心里就泛出酸味,说刘菊花不仅名字俗,人也俗气得很,还不就是看中了张行的爸爸是轻工业局的局长!

  于是都说刘菊花心机重,轻工业局掌管着全县的企业,到时不仅可以解决刘菊花的工作,还能一揽子解决七大姑八大姨的工作,按现时的话法,套路太深。相比与当时只是以长相论美丑的我们,肤浅和缺乏远见卓识的不足就暴露无遗了。

  大家认定刘菊花的归属已经没有悬念,男生们开始寻找别的颜值低一些的女生作为合乎自身实际的梦中心仪对象,可就在这时,情况匪夷所思地发生了变化。

  班主任领着一个小个子转学到我们所在的高二一班。小个子男生并不引人注目,让我们深感意外的是班主任亲自扛着桌子进来了,而且就直接放在教室正当中的位置,显示出这个学生的背景不一般,高中学生可不傻,这个判断力已经具备。果不其然,随后传来的消息说是公安局局长的公子,众人恍然大悟地发出意味深长的一声:哦……

  在我们上下学,偶然抬眼的时候,发现小个子李鸣已经和刘菊花一起上下学了。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无从得知细节,据说,与李鸣家帮刘菊花家搞定了一桩官司有关。我们笑着打趣说,这又是一起枪杆子里出政权的实例,没有枪的轻工业局搞不过有枪的公安局。

  后来,我们的注意力渐渐地转到了应付高考上了,很现实也很急迫的选择高悬着,刘菊花再漂亮也得等我们闲下来再行关注吧,她暂时退出了我们的注意焦点。再后来,一个班的同学或因考取高校或因复读或因考干散了。刘菊花的消息像偶尔飞到耳旁的一小片飞絮,但零零碎碎的消息综合起来,也能得出一个大致不离的刘菊花的状况。

  刘菊花更名了,世上再无 刘菊花,已改叫刘安妮。这个好理解,刘菊花改名那真叫个便利,公安局户政科只要吱上一声的小事,就是改上十次百次也没有任何难度。改成洋气名字的刘安妮也安排在公安系统,着上了警服,成了公安系统的一道靓丽的风景。嗅觉灵敏的县委书记的公子寻迹而来,不久刘安妮就成了他的座驾上的常客,那时能玩得起车的人在全县屈指可数啊,刘安妮过了一段很风光且招摇的日子。

  李鸣的父亲不久由县委书记擢升为市委书记,刘安妮在几位要好的同学极其艳羡的送行目光中随李鸣驱车前往云城,在多数人的人生能不能算上1.0的版本都很成问题的时候,刘安妮的人生开启了3.0的升级程序。

  刘安妮的名字出现在云城日报的一则新闻上的时候,人们惊讶地发现她已成了一个炙手可热的部门的副职,照片上显示她正与慰问的对象亲切地握手交谈着。她已进入了常人难以企及的火箭军的上升轨道。

  刘安妮成了同学圈的传奇,成了一个保留话题。那些掌握着刘安妮动态的同学无形中成了发布消息的权威。同学高中毕业二十五周年聚会的那一天,我们想,这是一个展示绝对优越身份与成就的机会,刘安妮露面的机率很大,聚会筹备组的张同学只是收到刘安妮表示无法到会的短信,说在欧洲随副省长考察着呢。

  这则短信无疑透露出我们过去的刘菊花现在的刘安妮又搭上了人生的另一趟快车,迈入中年门槛的同学们无论是健康还是职业都呈现着颓势,而作为同学的刘安妮成了一个不老的神话,总在颠覆着同学们的认知,确实,从省城发布的一些新闻照片来看,刘安妮仍春风得意,长乐未央,在省城的会议场合如影星一般耀眼。以至于我们不由怀疑是不是高攀了,她怎么会是我们曾经的同学呢。

  就好比有人宣称是马云的同学,只会招来耻笑一样,我们自觉地不再提及刘安妮,我们曾经的同学是刘菊花,世上已无刘菊花,世上只有刘安妮,刘菊花只代表着我们少年时期的一次邂逅一次遐想。

  然而,传闻偏要挤入我们的耳道,特别是当某副省长因严重违纪被立案审查之后,关于刘安妮的传言成了坊间的热点,说她是情妇小分队中的几十分之一,当然,同学群好像约定好了一样,没有提及这件事,是的,没有影子的事,特别是事关同学声誉的事,我们是不会信谣传谣的。(本文纯属虚构,切勿对号入座)

文\惠振坚

图片与内容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