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线路告诉你 南京的秘密有多少

“玄武湖,东枕紫金山,西靠明城墙……”

一边听着耳机里轻声细语的讲解

一边看着窗外树影婆娑的街道

就像文艺青年们爱引用的那句

“这世上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8月6日,

阔别5年之久的双层观光巴士

就这么悄悄地回来了

不少来体验“回忆杀”的南京人

早早等在中山陵站

当双层观光巴士“霸气”的大红车身出现时

人群中出现了一阵欢呼

双层观光巴士座椅旁

装有GPS自动定位的中文、英语、日语、韩语等

8国语音解说系统

接上耳机后

就可以任选语言聆听沿途讲解

耳机是一次性的,干净卫生

乘客使用后可以带走

坐在双层观光巴士上

老南京们回忆了南京双层公交车的发展过程

除了南京双层巴士

其实南京许多公交车的线路还藏有很多小秘密

是个南京人,应该都坐过7路公交车,这条线也许是南京最古老的公交线路之一了,它从建邺的棉花堤出发,以瑞金路为终点,横跨半个南京城

7路公车来来回回地穿梭,就像是一位记录者,看着车窗外闪现的风景一天天在变。

过去在老城区人的眼里,只要出了水西门的地方就被称作乡下了。提到所街、螺丝桥、二道埂子、棉花堤、营盘、螺塘等地名,都被打上了“穷乡僻壤”的标签。经过这里的公车更是少得可怜,只有13路和7路两趟公交。

当时河西的人想要进趟城,没得选择,唯有7路公车。所以7路公车在人们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每一趟都挤满了人。上世纪90年代的7路公车,拉着河西人从乡下开进城,从泥泞的烂泥路开往城区的柏油路。

一遇到下雨,就到了考验7路公车司机技能的时候了。因为河西江东门到河北大街那段路,路窄棚户区多,没有公车专用道,整个车子开起来摇摇晃晃,车轮在烂泥里打滚。后来,河西棚户区拆掉了,道路也进行了拓宽,建邺南湖开始兴建了一批小区,以前的菜地变成了广场,曾经的“穷乡僻壤”开始焕发新的容颜。

一栋栋高楼在河西拔地而起,建邺人迎来了江东万达广场,迎来了奥体中心。道路好了,公交车也有了专用的车道。路面平稳了,7路公车的线路也随之调整,增加了燕山路、桃园居、乐山路北、奥体新城等一些新的站点。

坐在7路公车上往外看,高楼大厦就这样一天天拔地而起。

除了7路车,南京公交线路的故事还有很多。

最长的公交743路

曾经这趟车途径88个站点,全程71公里。从江宁长途汽车站起,一路穿过东山,穿过仙林大学城,经过栖霞山,最终到达上坝,全程70多公里,需要3-4小时。据了解当时743路公交车每天安排5辆车8个班次,每天一个驾驶员要来回跑两趟,这样下来每天就要开最少10个小时的公交车。

2016年这条线路由73.5公里缩减至30公里,站点由88站调整为44站,从东山总站—经天路。

最短的公交486路

其实486路并不是站点最少的线路,别看站点有8个,可是全程只有3.7公里。跟缩短之后还有44站的743路相比,简直短得袖珍。之前这条线路更短,只有4站1.5公里

最实在的旅游公交202路

一条公交路线,只要两块钱,就能畅游南京。从灵谷寺公园,到明故宫,总统府、夫子庙、中华门、大报恩寺,再到终点雨花台南大门。南京旅游的重点区域全都经过了。

最博学路线310路

这条路线承包了南京一片大学。南京理工大学、钟山学院、应天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工院、紫金学院、信息学院等,坐上这趟车感觉分分钟能碰上学霸,感受不同高校学子的风采,顺便升华升华自己。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