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類ppp項目的兩種融資模式

在《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鞭策下,我國的環保類項目、環保類ppp項目發展將迎來新一期的快速發展。

但是在目前地方財政壓力下,環保類ppp項目啟動也面臨極大的挑戰。本文就市場上幾類較為成熟的環保類ppp項目進行簡要概述,歡迎其他行業人士指出不足。

首先是一般類ppp項目融資

這類項目主要由政府主導,由地方對環保項目進行資產評估,並採取公開招標的方式向社會投資者出讓產權或者特許經營權。

這類項目的回報方式主要從項目中獲得合理利潤,不排除地方缺口性補助。該模式下環保類ppp項目的具體操作實際上是地方通過融資平臺將項目所產生的負債由地方承攬轉變為企業和社會資本共同承擔的模式。

這類項目一般投資規模大。更多的適用與城市、城鎮汙水處理、垃圾焚燒等具備運營條件的項目

第二.環保產業基金投資環保類ppp項目

PPP模式產業基金是指以產業基金形式直接或間接投資PPP項目的一種基金。適用於這類環保ppp項目一般會與地方達成特許經營,並在基金續存期屆滿時通過約定回購、份額出讓或資本市場變現來實現社會資本的推出。

該模式核心是以私募股權的方式投資PPP項目。通過發行基金,將投資者的資金結合起來,為環保產品提供資金和管理支持,並在適當時機抽回資本。

通常而言,由環保產業基金投資的項目一般財政資金佔比不會很高。這是因為產業基金屬於股權投資範疇,財政資金需要避嫌。但是環保產業基金本身能夠充分體現政府扶持環保產業發展的政策方向,發揮政策優勢,並且政府信用背書能夠為環保產業基金增信。

兩廂對比來看,一般ppp項目融資更加適用於基礎設施建設一類環保ppp項目;而環保基金則更多適用於解決ppp項目資金斷裂鏈問題。但是由於基金運作的侷限性,基金只能投資概念期間的企業。

我國的環保ppp項目已經引起監管層足夠的重視,今後在環保類ppp項目中,地方也會根據不同特點的環保項目可以採用不同的PPP模式,值得稱道的是,ppp模式的引入,將社會資本與環保工程聯繫到了一起,是公共服務項目中一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