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出发!火箭少女101要如何将“中国新时代女团”进行到底?

8月18日,北京水立方,成团56天的“火箭少女101”发布了首张音乐专辑《撞》,少女们在歌声中正式出发。

如果从1996年国内首个女团“青春美少女”出道开始算起,市场上出现过的女团大大小小超过200个,这其中绝大部分只是昙花一现,甚至还有一种说法,表示中国女团的生命周期走不出“五年魔咒”。

然而,2018年的夏天,《创造101》以总播放量累计50亿,微博话题阅读量147亿的成绩,制造了流量和话题的奇迹,火箭少女101脱颖而出。在接下来的两年期间,她们还要发挥“火箭速度”,从线上节目辐射到线下产业,全面覆盖从音乐、综艺到粉丝运营、商业广告的偶像产业链条。

火箭少女101注定要成为女团甚至是偶像产业中的标杆人物。“逆风翻盘,向阳而生”的背后,中国女团的内涵正在被重新定义,女团的运营模式与行业边界也正在被打破与重塑。

女团市场的鲶鱼效应

2012年上海丝芭传媒率先引入日本式养成偶像模式,SNH48正式出道,也是从这一年开始,内地女团数量逐渐增多,一时间大量娱乐公司不管规模大小,无论主营业务,都着手打造女团。

但绝大部分的女团只是昙花一现,“出道即死亡”,并没有激起太多市场水花;好一点的则撑个三五年,最后也难逃解散命运。

最典型的如欢聚传媒斥资5亿元打造的1931女团,2014年正式亮相,希望借助线上直播+线下公演的模式收割粉丝经济。然而时隔三年,短暂的热闹过后,1931宣布解散。

即便是SNH48,因为鞠婧祎、黄婷婷等个别成员出演影视作品或者参加综艺节目而为更多人所知晓,但知名度依然局限在圈层之内。在上个月结束的第五届SNH48总选,前三名加起来的选票还不到百万,可见放在整个娱乐行业内来看,SNH48的整体影响力依然十分有限。

团起团灭,浮浮沉沉。归根到底,一方面是因为目前市场上的女团大多数缺乏内容基础,变现方式单一,最后往往陷入入不敷出的局面。另一方面,影响力局限,难以突破二次元和宅男圈层。此外,照搬海外体系,运营缺乏创新,也导致了各女团之间的差异化不足。

在这样的背景下,《创造101》实际上就是一场以腾讯视频为中心,联合社交平台、粉丝社区、硬件厂商等各方力量发起的女团“破壁运动”。

“逆风翻盘,向阳而生”的火箭少女101的出道,就像女团市场里的鲶鱼,打破市场停滞已久的格局,将女团文化推向大众圈层,搅动着墨守陈规的行业约束,延展出更多可能。

正如腾讯公司副总裁、企鹅影视CEO孙忠怀所说的: “梦想很难,梦想也不难,在实现梦想的路上,做正确的事情最为关键。”

腾讯公司副总裁、企鹅影视CEO孙忠怀

火箭少女101的诞生即直面中国女团的行业性困境,表露出为中国女团行业模式和边界探索的初心。自《创造101》筹备至火箭少女101成团以来,有鲜花与掌声,也有不解和质疑,而这都是一个行业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女团内涵被重新定义

对于“火箭少女101”这个团名,火箭少女101首席运营、哇唧唧哇娱乐文化总裁龙丹妮在专辑发布会现场给出了解释:“火箭是一个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过程,火箭少女101就代表一种触底反弹的决心,也代表一种燃烧自己不顾一切往前冲的决心。”

实际上,火箭少女101从诞生开始就一直在与青年文化、音乐、未来进行冲撞和对话。其首张专辑的概念也参考了火箭发射的节奏,共包含4首作品,其中3首是舞曲,1首是慢歌。

火箭少女101女团首席运营、哇唧唧哇娱乐文化总裁龙丹妮

首波主打歌《撞》是一首复古摇滚舞曲,拥有80年代的复古摇滚元素,也巧妙地融入了些许电音,节奏明快又带有极强的感染力,就像火箭垂直发射撞破大气层,代表了火箭少女们的冲刺力量,也反映出年轻人多元文化的冲撞、思考的冲撞以及音乐各种价值观的冲撞。

歌曲在上线34小时之内就达到双白金,销量突破两百万元。目前销量已经突破五百万。

《撞》的背后,所呈现出来的年轻、多元、正能量的特征,正是对新时代中国女团的重新定义,也是年轻一代所喜欢与寻找的新时代女性精神领袖的核心内涵。

在孙忠怀看来,比起成为市场的“第一名”,更重要的是“第一个”,火箭少女101是“中国新时代女团”迈出的第一步。

相较之下,此前的国内女团不仅缺少具有影响力的娱乐平台表现的机会,内容制作也跟不上市场需求,作品大多数仅为剧场演出、选举评奖等变现方式而服务。

然而《撞》从风格、创意到意义上,都让人对女团作品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它不仅仅是作品载体,也是火箭少女101的精神载体,承托着火箭少女101最核心的价值观。

新时代语境下的女团运营之道

《创造101》成功走出饭圈,成为引发大众话题的文化现象,但作为首支由女团创始人共同创造的女团,火箭少女101的事业才刚刚开始。

实际上,借鉴海外女团的剧场公演、握手会、年度选举等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新一代女团的发展。想要打破此前女团“出道即死亡”的魔咒,就必须结合新时代的中国语境,摸索出本土化的女团运营之道。

发布会上,火箭少女101未来两年的运营计划首次浮出水面,彰显了其从线上节目辐射线下产业的“火箭速度”。

未来两年,火箭少女101将以音乐、演出、团综为支柱,实现偶像产业的全域覆盖。两年活动期内,火箭少女101将发布20余支音乐作品,其中包括音频、视频、节目,以及小组作品和个人Solo。

同时火箭少女101还会推出10场以上Fans Meeting以及打造专属团综,包括101期轻团综以及两季大团综,未来也会推出整个火箭少女101的飞行演唱会。

另外,虽然火箭少女101的出道比起其他女团更受瞩目,但想要将手中的这副牌打好,还需从长远考虑,走出差异化运营的产业路径。

龙丹妮表示,除了团体活动以外,火箭少女101的女孩们会被分成不同的组,也会被分成不同的个体,与音乐综艺、影视商务等多维度展开合作。

“我们把火箭少女101的受众,不光是推广到现在的圈子里,而要推广到更多年龄的圈层,更多互联网的圈层,在不同的圈层里希望每一个火箭少女101的女孩有特别好的个人发展”。

如此看来,火箭少女101本身的品牌将会深化每一个女孩个体价值的挖掘,而女孩们个人的发展又可以反哺火箭少女101本身品牌的发展,互相成就,相得益彰。

火箭少女101在《撞》中唱道:“我在不定义的世界加速狂奔,横冲直撞,所有挑剔眼光,瞄准梦想发的光,碰撞”。

从101人到11人,从一档综艺节目到一种社会现象,从对外貌的审视到对精神与能力的探讨,从对行业边界的打破到多元化价值观的碰撞,时代因《创造101》和火箭少女101而重新被刷新,被定义。

火箭少女101注定要成为女团甚至是偶像产业中的标杆人物。如今,她们的梦想,正式启航。

作者 | 徐默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