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商品可以贴,人就算了吧

老舍曾经说过:人在江湖混,什么最重要?不是人品,不是关系,是分寸。在当代社会中,为什么会有人急着给别人贴标签呢?很多时候,某种“标签”语言的流行,其实就是一面社会的透视镜,折射出当下人们对身边的人和事的态度。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首先,你要知道你是谁;其次,你要能准确定位在别人心中你是谁;最后,你再决定,你需要做些什么。在我看来,贴标签具有双向性。我们在小学时,也常听老师说: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那些赞美性质的标签,更是为很多逆袭的人生,开启了第一扇窗。

但是,与此同时,急着给人贴标签却是交友的一大障碍。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凭借着自己的主观意识去猜想那些刚认识了几天的人,亦或是不认识的人,在我身边,这种情况并不少见。现实中,无论是和谁相处,即使是关系好的朋友,也要有个“度”,你既然了解了对方的缺点,就应该站在朋友的角度去包容它,而不是明知对方哪有伤,还去刺痛。

因为你不知道,可能这样的无心,使得对方信心受挫,而你无形之中也丢失了本有善良。

步入社会,这样的例子可能随处可见,当听到身边有一个人说:这个人的人品不好,开始你可能觉得没什么,但是好几个人都说这个人的人品不好,那么,你内心深处便会产生一个想法:不能相信他,他人品不好。如果理解别人的方式就是贴标签,那还是不要理解的好。

所以,当有人给他贴上这个标签的时候,即便他的人品好,但是这句话,对他的工作,甚至生活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现在频发的一些校园的霸凌现象很多都是给人乱贴标签,然后跟风造成的。

抛开所有的外界因素,真正的朋友应该是这样的: 永远都能做彼此往下坠时向上拉的那股力量,坦诚相待也会有个人总是包容自己那些并不可爱的时刻。

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是立体的,有优点便会有缺点,因为人本身就是矛盾的,但是,我们可以端正自己的生活态度,掌握应有的分寸感。

不要轻易的给别人贴上那些完全不相符的标签,在没有真实的了解别人以前,也不要轻易相信他人身上的标签,那样,你就会发现,你拥有的远比你失去的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