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一家亲丨“她是我的姐姐,我的家人”

“快来尝尝这又软又香的油馕……”8月14日,王俊艳站在刚刚开张的热衣木打馕店门口大声吆喝着,而店里,维吾尔族店主热依木阿洪·克里木则一边忙碌着,一边向来往的顾客介绍王俊艳,“她是我的姐姐,我的家人。”

图为王俊艳(右一)在北屯市的图书馆里,向玛丽(左一)和她11岁的儿子介绍图书,以提高他们的普通话水平(蒋新珍 摄)。

热依木阿洪·克里木的汉族姐姐王俊艳,今年43岁,是十师北屯市军垦街道办的一名干部。2016年,在“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中,两人结为亲戚。

热依木阿洪·克里木一直记得王俊艳当初翻阅自己的资料后那发红的眼角,当时他就想,这是一个心地善良的姐姐。那年,热依木阿洪·克里木一家生活十分困难:住的是廉租房,房款是借的,他四处打工,干一些清理羊圈、割草之类的杂活,收入很低,只能勉强维持生活。妻子玛丽卡木·巴海身体不好,左耳因受伤致聋,并患有间歇性失忆症,发起病来就砸物打人。

结为亲戚的第一天,王俊艳买了羊腿、牛肉、水果、大米等走上门。热依木阿洪·克里木回忆说:“姐姐第一次来家里时,老婆正在发病期,我没法在外务工挣钱,家里连买菜的钱都没有,一片狼藉……”热依木阿洪·克里木的家庭情况深深刺痛了王俊艳,她决心要帮助他一家。

首先,王俊艳帮助热依木阿洪·克里木一家人落实了低保待遇,保障了他们的基本生活。然后,为了让热依木阿洪·克里木能更好地照顾家人,王俊艳当机立断借钱帮助他,在北屯市选好地段开起一家打馕店。光是办理打馕店的相关证件,王俊艳就带着弟弟辗转工商局、卫生防疫站、派出所等单位跑了1个多月。小店开张时,王俊艳又早早买了2000响鞭炮庆祝,并围着围裙帮弟弟和面。开张第一天,她通过微信朋友圈就卖了120个馕。

看着第一天的收入,热依木阿洪·克里木像沉浸在梦里……

热依木阿洪·克里木的妻子玛丽卡木·巴海更是对王俊艳赤诚的情谊刻骨铭心:她发病期间,是王俊艳的拥抱、抚摸,让她有了安全感,也是王俊艳领着她到处求医问药。

在王俊艳的帮助下,玛丽卡木·巴海的身体慢慢好了起来,还怀上了二胎。王俊艳知道后更是时刻悬着心,连忙教给玛丽卡木·巴海孕妇需要注意的事项,并发动周围居民捐衣物,还自己动手洗后送来……

热依木阿洪·克里木11岁的儿子卡卡·热依木阿洪对王俊艳的称呼是“大妈”。3年前,卡卡·热依木阿洪还是一个自卑怯弱到近乎自闭的孩子,甚至因为心情抑郁患有罕见的儿童乳腺增生病。后来,王俊艳几乎每晚都要来陪他写作业,还给他买来衣服鞋子,孩子变得开朗起来,连学校填写的家庭联系人都是王俊艳的名字……

王俊艳和亲戚外出游玩(樊晓丽 提供)。

“热依木阿洪·克里木家的幸福生活,离不开军垦街道办所有干部的帮助支持,是大家一起帮助他家走出了困境。”王俊艳说,“今后,我还要和弟弟一家人常来常往,珍惜我们之间的情谊。”(兵团日报驻十师记者站 樊晓丽 通讯员 蒋新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