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灵王子”奥兰多的“五元”佛教人生

【导语:他曾是无数人心中永远的“精灵王子”,金发碧眼、颜值爆表、武艺高超、举止优雅、长生不老,他就是风靡全球的好莱坞人气巨星——奥兰多•布鲁姆。】

提到奥兰多•布鲁姆可能很多人有些陌生,但如果提到《魔戒》中的“精灵王子”,则是不少迷妹心中的完美男神。

我们常说“人无完人”,奥兰多•布鲁姆饰演的莱格拉斯却推翻了这句话。他的美,足以令人忘忧;他的出现,总是那么的刚刚好;他的武艺,可以说是傲视群雄,射箭百发百中,姿势更是潇洒得无与伦比;无论何时出现,都是那么的优雅干净。可谓是精灵版的“白月光”呀!

他不仅是金发披肩、手执弓箭的小精灵,还是深情款款的特洛伊王子,对着镜头放电的性感靓仔。

他是好莱坞的人气巨星,饰演了无数各式角色。但在他的生命中,却有个举足轻重的角色——佛教徒,这让很多人好奇,也为他增添了不少神秘感。他皈依佛教的仪式曾被英国《镜报》公开大幅报道,推上当日头条,让西方世界对佛教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戏剧般无奈的生活

奥兰多在影视作品中呈现过很多完美形象,生活却总是在关键时刻跟他开玩笑,如他所钟爱的戏剧般,观众永远猜不透剧情的走向。

他的父亲是反种族主义活动家、小说作家,在他四岁时去世。之后,母亲独自一人辛苦抚养他和姐姐长大。13岁时,母亲却告诉他,时常在家出现的,对他颇多照顾的叔叔是他的父亲,他慢慢接受了这个“美妙的转折”。

儿时的他,可不是个万人迷,是个贪吃的胖仔,还有些许莫名其妙的喜感,总是不停吃饼干和巧克力。有中度读写障碍的他,似乎希望借此转移他被同学嘲笑、孤僻的感伤。是母亲和姐姐发现了他的表演才能、他对表演的热情,极力促成了他的演艺事业。姐姐推荐他参加学校表演,奥兰多因此获得奖学金,有机会去伦敦学习正规的戏剧表演。

少年时的奥兰多,酷爱运动、冒险,曾在运动中骨折三次,其中一次是背部骨折。医生判断他可能永远无法走路了,整整四天,他陷入了无尽痛苦与恐慌中。但最终他还是站了起来,可以走路,还可以骑在马上扮演小精灵,继续热爱疯狂的运动,蹦极、冲浪、滑雪,成为全世界影迷的偶像。

面对生命对他的种种磨砺,奥兰多说,他不是一个会坐在树下读小说的人,而是个能认清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所有事情的人。“例如女朋友甩了你、大堆账单讨上门、你的母亲说她受不了了……这些都是你必须面对的,只有这样你才会成长,才能知道怎么利用这些渴望和恐惧,继续前进。”

以一颗平常心来面对生命的无常,这颗心也是需要训练的。他说,是学佛给他无限力量面对人生挑战。除了在拍片现场或是别的公众场所出现的时候,总是佩戴佛珠。还在家中收藏着皈依师赠与的佛像卷轴,用木制的神翕供奉着,周围点满蜡烛,每日阅读佛经,以示虔诚。

“老二”哲学

在奥兰多成名的璀璨星途中,诧异的发现,造就奥兰多红红火火的好莱坞事业的都不是主角。但是奥兰多出色的演绎,姣好的外形,他的风头常常盖过了主要角色,一度成为好莱坞炙手可热的人气巨星。

但是耀眼的星光也有失去力量的时候。成名后的奥兰多,终于有了担纲主演的机会,但是这些影片却接连的失败,这让好莱坞开始质疑奥兰多的实力。有电影人认为奥兰多只是一个花瓶,除《魔戒》中的精灵王子之外的影片里,奥兰多无论是扮演古代铁匠还是现代小生,没有一个角色能再让人眼前一亮了。或许是出道9年拍了14部电影如此密集,就算再有才华的演员也会被榨干。

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作为“老二”出演的电影确实有不错的号召力。无论是靠“脸蛋”吃饭的精灵王子、胆怯懦弱的二王子或者船长的好友,他的表演都很出彩,有媒体人戏称这或许就是他天生的“老二”命所决定的。

生活中,他是一个“科技恐惧症”患者,不愿接触现代媒体,包括不看报纸、杂志、电视,更别提玩电脑和网络了。他感兴趣是雕塑、喜剧等艺术方面的事。他说:“锻炼你头脑中不同的创造领域很重要”。

或许在入行初期,他还 留恋好莱坞的名气,想要屹立在好莱坞影视界的巅峰。如今的他,享受从“老二”做起,做自己的主人,更欢喜内心的富足。

为慈善项目代言

出于对环境的关爱和动物的保护,他的饮食基本上是低热量素食,也就是“五元素饮食”——低血糖指数食物,蛋白质,纤维,健康脂肪和无糖饮料。他从不穿皮质的衣服而且积极投身于对抗全球变暖的活动当中,以身作则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他默默地沉浸在对生命的尊重和呵护中,低调地投入到慈善和环保事业中,没有大量媒体报道,没有很多影像记录。他为若干的慈善项目代言,两次来到尼泊尔的穷困山区,因为对尼泊尔儿童福利和洁净水资源项目的付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任命他为亲善大使。就算是到莫斯科参加商业活动,也不忘到当地的儿童福利院看望孩子们。

在人生的不惑之年,奥兰多的智慧持续增长,来自中国的那句台词“what man is a man who does not make the world better”(大丈夫,当造福苍生)成了是他人生信条之一,真诚地去对待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对待这个星球的生命,或许比之在影坛的艰苦奋斗,更能让他幸福吧。

在事业上,他回归最初的选择,出演舞台剧,寻找真正的内心的自在,在简单微小的乐趣中找到喜乐。他开设制片公司,尝试在影视作品中的多种可能性,演绎独属于他自己的戏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