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一次俘獲匈奴20萬人,戰功直追霍去病,爲何至今評價不高?

在兩漢歷史上,北部邊境始終存在一個勁敵,它的名字叫“匈奴”。

西漢初年,漢高祖劉邦率30餘萬大軍親征匈奴,遭遇“白登之圍”,無奈屈辱求和。

文、景兩朝雖奉行所謂的“和親”政策,送女人送財物,但匈奴仍然經常騷擾邊境,殺掠漢民,對漢朝形成巨大威脅。

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即位後,傾舉國之力,派衛青、霍去病率軍深入大漠,經歷大戰十餘場,連戰連勝,終於將匈奴遠逐漠北,解除了邊境危機。

然而,遭受沉重打擊的匈奴對漢朝邊境的騷擾從未停止,只是規模大小的問題。

漢宣帝時期,匈奴分裂為南北二部。南匈奴歸附漢朝,留下了“昭君出塞”的千古佳話。

然而,桀驁不馴的北匈奴仍讓漢朝頭疼不已,直到東漢和帝時期,一位將星的橫空出世,才徹底解決了北匈奴的問題。

這個人的名字叫竇憲。

霍去病的“封狼居胥”,竇憲的“燕然勒功”,儼然成為戰史上的兩座高峰,激勵了無數熱血男兒投身沙場,建功立業。

然而,歷來對竇憲的歷史評價並不高,這是為什麼呢?

竇憲的曾祖父是東漢開國功臣竇融,祖父竇穆、父親竇勳和叔叔竇固都娶了公主為妻,竇家成為當時最有權勢的外戚。但好景不長,漢明帝永平五年(62年),竇融死後不久,悲劇降臨了。

這一年,竇穆、竇勳因罪下獄,被拷問至死。此事給了少年竇憲莫大的刺激,他後來的一系列乖戾行為,都與之相關。

漢明帝劉莊死後,漢章帝劉炟即位,竇憲的妹妹成了皇后。有了這個大靠山,竇家自然東山再起。竇憲很快就官至虎賁中郎將,開始了他“京城第一惡少”的種種表演:

他霸佔皇帝妹妹沁水公主的莊園,公主敢怒不敢言。章帝知道後很憤怒,責問竇憲是不是想學趙高“指鹿為馬”,但也只是令他歸還莊園而已。

幾年後漢章帝英年早逝,年幼的漢和帝劉肇登基,竇太后垂簾聽政,竇憲大權在握,更加肆無忌憚,為所欲為。此時竇勳一案的主審官韓紆已死,他就派人殺了韓紆兒子,割下腦袋,獻祭於亡父墳前。

此事傳揚出去,朝野人士為之側目,但有太后護著,沒人敢為難竇憲。但竇憲接下來又幹了一件事:他把來京弔唁章帝、跟竇太后關係曖昧的都鄉侯劉暢暗殺了,然後嫁禍給劉暢的弟弟利侯劉剛,對劉剛嚴刑拷問。然而,滿朝公卿不是傻瓜,很快真相大白。

劉暢、劉剛可不是一般人,他們是劉秀兄長劉縯的後代,劉氏皇族自然不依不饒,滿朝文武也實在看不下去了,一時間喊殺聲四起。竇太后又氣又急,迫於輿論壓力,只好把竇憲關了起來,放出話去要大義滅親。

但畢竟是親哥哥,怎麼捨得殺掉?恰好此時,南匈奴上書,提議趁北匈奴鬧饑荒,聯合出兵北匈奴。竇憲抓住這根救命稻草,表示願領兵出征。竇太后當即釋放竇憲,封為車騎將軍,擇日北伐。

此令一出,朝野譁然。此前竇憲不過是警衛團團長,也沒打過仗,現在居然要當北伐總司令,深入大漠幾千裡,沒開玩笑吧?況且,他還是個戴罪之身。

永元元年(89年)夏,迎著質疑與謾罵的聲音,竇憲踏上了征程。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這位軍事菜鳥展現了驚人的軍事天賦,出塞三千餘里,取得豐碩戰果,俘獲招降的匈奴人達20餘萬,繳獲牲畜100多萬頭,史載“竇憲率羌胡邊雜之師,一舉而空朔庭”(《後漢書·竇憲傳》)。大勝之後,竇憲登上燕然山,刻石立威,史稱“燕然勒功”!

永元三年(91年),竇憲再派部將耿夔出塞五千餘里,一舉蕩平了北匈奴。

立下蓋世奇功的竇憲回到了洛陽,依然是那副老做派:飛揚跋扈,一手遮天!

在戰場上能準確判斷敵情的他,並沒有意識到危險的步步逼近。

永元四年(92年)六月二十三日,變故突然發生。被竇憲視為“小兒”的漢和帝突然封鎖洛陽城,收捕竇憲黨羽,下令竇憲返回封國,隨即賜死。此時,距他的“燕然勒功”不過兩年的時間。

縱觀竇憲一生,他有兩張鮮明的面孔,一張是惡貫滿盈的亂臣,一張是縱橫沙場的英雄。對歷史而言,這兩張面孔都是真實的。“亂臣”竇憲的死是罪有應得,但我們崇拜“英雄”竇憲,永遠銘記他的蓋世功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