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應《新課標》的基礎教育英語教師 職業技能的培養對策

1.重視英語語言知識的學習與語言技能的訓練。英語語言基礎知識包括語音、詞彙、語法等內容,這些是我們必須掌握的,這裡不作詳細說明。語言技能包括聽、說、讀、寫、譯五個方面。知識是語言能力的有機組成部分,是發展語言技能的重要基礎。新《課程標準》要求英語教師要有紮實的英語語言知識,同時要具備聽、說、讀、寫、譯的基本能力。要重視學生的英語知識和聽、說、讀、寫、譯能力的培養和訓練,尤其是聽、說能力的培養。

2.加強學習文化知識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新《課程標準》對教師的多文化素養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讓學生了解異域文化,要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教師首先必須要有這方面的知識與意識。作為一名英語教師,如果不瞭解與英語相關的異域文化,不但在課堂中會遇到很多困難,更無法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文化知識、文化意識及跨文化交際能力是英語教師必備的專業素質。我們要通過多種途徑培養學生對英美文化的敏感性和洞察力,在增強英語語感的同時,提高英美文化感。

3.注重學生英語教學法的掌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起主導作用。有人說教師就好比演員,講臺則是教師施展才華的場所。但是教師不同於演員,演員是將自己展現給觀眾,而教師卻必須用各種方法、技巧把自己的知識傳授給他的學生,這就要求教師掌握一定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技能。新課程標準下的英語教學對英語教師的綜合素質,尤其是課堂組織能力、表達能力、教學方法和教學技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學會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在英語教學中,能使學生對所學的內容一目瞭然,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發展聯想思維,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真正成為信息加工的主體和知識結構的主動構建者。它的最大特點是直觀、生動、逼真,能化靜態為動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動態的事物比靜態的事物更能刺激學生的感官,引起學生的注意,它還能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延伸和拓展教學內容,通過圖像、聲音、色彩和動畫傳遞教學信息,使學習內容變得易理解和掌握,培養並發展學生獲取信息、分析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