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什麼時候重回新一線城市?

ZCV21C


新一線城市的評比是近些年才推出的評比榜單,該榜單標準依託商業資源集聚度、城市樞紐性、城市人活躍度、生活方式多樣性和未來可塑性五大指標來進行評分。在2018年的15個新一線城市排行榜中,排名依次為成都、杭州、重慶、武漢、蘇州、西安、天津、南京、鄭州、長沙、瀋陽、青島、寧波、東莞、無錫。

是的,新一線城市中並沒有濟南,青島排在了新一線城市的第12位。

在這個榜單中,濟南屬於二線城市。排在了二線城市的第8位。

其實,在2013年的評比中,濟南曾經排在新一線城市的第15位,算是小小露臉了一次。

但是,之後的幾次評比中,濟南便再也沒有入圍。

新一線城市,是第一財經·新一線城市研究所依據品牌商業數據、互聯網公司的用戶行為數據及數據機構的城市大數據對中國338個地級以上城市排名而出,又叫是中國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評價的維度是關於商業指標數據與城市活力的相關數據。

濟南在商業資源集聚度、城市人活躍度、生活方式多樣性上明顯不如上榜的15個新一線城市。

濟南從來不是一個以購物而聞名的城市,也沒有像其他新一線城市中有一個絕對的商業中心,濟南也不是一個移民城市,在城市的吸引力上做的不夠,城市魅力在山東不如青島,經常會被拿來與煙臺對比,這樣略顯尷尬的省會身份在全國其他省份也是少見。

不過,這個新一線城市並不能算是官方的數據對比,對比得維度也不夠廣。

還有一個被廣知的榜單叫“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這個榜單由佔比61.8%的經濟指標(由GDP和居民儲蓄兩部分構成),和佔比38.2%的非經濟指標(由科教、文化、衛生、生態環境四部分構成)綜合而成,數據來源於國家統計局。

在這個榜單中,濟南位居第18位,力壓瀋陽、寧波、東莞這些新一線城市,這得益於濟南的軟經濟指標,也就是非經濟指標,這個指標的排名,濟南高居全國第6。

所以,答主想說,濟南這幾年的CBD建設、軌交的建設、創城都是城市快速進步的呈現,答主也相信,不出幾年,濟南也會重回新一線城市的榜單的。


濟南時報


由此可見,濟南距離新一線城市的門檻僅僅一步之遙。由此說明濟南是基本具備新一線城市資格的。在最新的《城市分級全榜單》中,鄭州、寧波等市均已如列,結合這一因素可以確定的是:濟南具有極大的可能性入選新一屆的新一線城市排行榜。

預計在2018-2019年度,濟南或將入選新一線城市榜單。就此,山東省有望三座城市同時上榜,分別是青島、煙臺和濟南。


民間查訪專員


這種狗屁虛名有什麼好爭的……就算濟南在某些榜單中超過北上廣深、成為超級一線城市又怎麼樣?那濟南難道會上天?還是那些一直別有用心、閒的蛋撻、只知道意淫的蠢貨會激動到高潮、上天?

發展經濟這事,從來都只有腳踏實地、揚長避短、查缺補漏、關注民生……成天嘰歪城市排名、一線二線、某某中心的,基本上不是閒的蛋疼的蠢貨,就是別有用心的一小撮人(比如賣房子的)。

拜託大家清醒一點,對濟南的發展有點耐心,一個在省內的GDP都只能排到第三的省會,有什麼臉去爭什麼新一線……

再說了,這個新一線是靠這種狗屁不是的排名就能公認的?各種排行榜此起彼伏,有問過濟南市民的感受嗎?堵得要死、房價貴得要死、職工平均收入又怎麼樣呢?自然環境和生存環境又怎麼樣呢?這些關係到國計民生的核心問題不去關注,你們真是閒的蛋疼。去關注這些虛頭巴腦、不知所云、狗屁不是的新一線……


搬不動的小強


不久的將來濟南就能進入新一線城市。

但是我要更正問答標題的一個錯誤,濟南以前也並未是新一線城市,何來重回一線城市之說?這個所謂新一線城市是這兩年財經媒體又新創造的一個城市劃線等級,原來並沒有新一線城市之說,其實新一線就是二線強或者叫最多做準一線。共評出了15座新一線城市,加上4個一線城市,共計19個一線和新一線城市,試問一個國家可能存在這麼多的一線城市嗎?都是一線城市那說明一線城市也就沒有價值了。濟南在最強的時候曾經相當於今天二線強的水平,當然那個時候還沒有城市分線的概念,更沒有新一線城市。

言歸正傳,濟南現在畢竟是東部經濟大省的省會,雖然這些年發展緩慢,但還在二線中的水平上。曾經的濟南也是七大軍區之一的濟南軍區;十八個特路局之一的濟南鐵路局;人民銀行九大支行之一濟南銀行的所在地,濟南一直被中央視為區域性中心城市。這些年山東走的均衡發展的模式,並未大力發展省會經濟,這使濟南在全省經濟總量中的佔比只有不到10%,成為全國28個省區中省會(首府)佔比度最低的一座城市。濟南以自己的大度成就了山東眾多兄弟城市的發展,全國百強地級市中山東以15座高居榜首。

但是,濟南已經意識到這種發展模式似乎已經跟不上形勢了。環顧四望,周圍鄰省已經再不是當年的城市格局。南部鄰省江蘇10年來經濟發展突飛猛進,2017年已經有三座城市GDP突破萬億大關。另外兩個鄰省河南和安徽的省會鄭州與合肥,原來根本不和濟南一個量級,但現在合肥這個地級市省會,表現不俗,經濟已經和濟南持平,今後還有超越濟南之勢。鄭州更是了得,不但在經濟上已大幅超越濟南,而且已被定位國家中心城市,在交通上已經成為了米字型高鐵樞紐,濟南西邊的聊城已列入鄭州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濟南曾經的勢均力敵的對手杭州、南京等早已是萬億俱樂部成員之一了,把濟南甩出了兩條街。省會南京原來也和濟南一樣,省內老三,但現在已經反超無錫位居第二。



不但是省會的強勢崛起,濟南還面臨鄰省地級市咄咄逼人的發展氣勢,與山東近鄰的徐州目前已接近濟南的經濟水平,還被國家列為了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將山東南部都劃入了自己的勢力範圍。而省內也是三足鼎立,青島一直在經濟上高高在上,使濟南只能望其項背,而曾經的小弟煙臺也已逾越濟南。濟南已經感受到了空前的發展壓力,體會到來自周邊城市擠壓。

山東經濟群山無峰,無特大城市帶動輻射的局面或許將要有所變化。衰落的濟南羨慕已經壯大的成都、武漢等省會城市,高呼要舉全省之力實施“省會戰略”。在這樣一個強者恆強,贏者通吃的城市競爭格局下,突出一箇中心城市的引領作用會起到托起全省經濟快速發展的效果。而以山東經濟大省的地位,將會比內陸省份擁有更多的資源,重點發展省會經濟也會收到更好的效果,假以時日,進入新一線城市完全可能。但作為山東省內其他的兄弟城市,面對濟南在爭取省內更多資源的狀態下,其心理的矛盾可想而知。


各位看官,寫文章不易,您覺得還行就請點

贊留言,留言我會盡力回覆。更多文章請點擊關注,謝謝!



2018年中國城市魅力排行榜發佈,北上廣深屬於一線城市,15個新一線城市依次是成都、杭州、重慶、武漢、蘇州、西安、天津、南京、鄭州、長沙、瀋陽、青島、寧波、東莞和無錫。

對於濟南來講,落選新一線城市是意料之中的,濟南的發展已經明顯落後鄭州、長沙等同級別城市。

濟南要在激烈的城市競爭中躋身新一線城市,要從經濟、教育、城市建設等方面實現跨越式發展。

一、濟南的經濟要完成傳統產業升級,順利實現新舊動能轉換。濟南作為山東省省會城市,濟南的經濟是山東省“大象經濟”的縮影,然而這種大象經濟創新能力不足、缺乏活力、可持續發展後勁不足的弊端日益顯現,所以國家實施新舊動能轉換工程將山東省列為先行區,對於濟南來講,抓住新舊動能轉換這個機遇,順利實現產業升級。

二、濟南要加快城市建設,濟南的城市建設已經遠遠落後於鄭州等城市,比如地鐵。濟南在城市化建設的過程之中,有一個關鍵步驟,就是堅定不移的實施北跨戰略,濟南長期堅持東西縱身發展的戰略,然而這種狹長地形的發展的弊端日益顯現,比如堵車,如果濟南真正能夠實現北跨,對於濟南的長期發展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三、濟南在其發展過程中,一定要重視教育資源的人才轉換問題,濟南一直是山東省教育資源最為豐富的城市,對於濟南來講,高校教育資源是濟南能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最關鍵的人力因素。


財經小科


濟南重回新一線看似近在咫尺,實際卻並不容易。濟南現在的問題是發展方向和宏觀規劃缺乏自信和放下身段的決心。

看看這幾年躋身新一線的城市東莞和無錫,此前都是單純的經濟強市,並非綜合強市,比起濟南這個副省級老大哥,除了經濟以外幾乎沒什麼領先之處,但這幾年人家通過財富的積累快速發展其他領域,其平衡程度正在高速發展。

再看看被擠出新一線濟南和大連,都是老牌綜合強市,但現在卻因為經濟發展滯後,被地級市小兄弟擠到了二線。雖說這對於城市本身而言並沒有什麼實質影響,可是人氣卻發生了悄然的變化,對整個城市的自信心也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打擊。

濟南區位優勢並不差,幾乎是華北華東交匯處的最大交通樞紐,同時背靠山東這個人口大省,周圍也沒什麼可以和濟南競爭的城市,作為第三經濟大省省會,理論來說經濟發展不該如此遲鈍。

濟南已經很多年沒有出現新的業內領軍品牌了,反而一些新興強市湧現出了大批上市企業和著名品牌,個人認為這是滿足感和欠缺感激烈碰撞所產生的差距。時至今日,濟南是時候該放下身段,去學習學習那些新興城市的成功模式了,過去的成功與機遇僅僅是過去,未來要靠新鮮血液去和其他強市競爭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重新打造城市形象,大力扶植小微企業,尤其新興行業的品牌觀、價值觀一定要明確定位。加大市區旅遊資源建設,重振旅遊名城昔日雄風。用旅遊拉動人氣,用經濟提振士氣,換一個年輕的心態和與時俱進的眼光去發展,以一個更高定位的發展目標和姿態去展望宏觀規劃,這才是濟南所需要做的!


子夜的風


濟南素有“天下泉城”、“世界泉水之都”的美譽,有著2700餘年的歷史,是象徵中華文明重要起源的史前文明——龍山文化發祥地和發現地。在這裡可以感受到老舍筆下冬天的“溫晴”,可以看到“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景,更有那“大明湖畔夏雨荷”的纏綿悱惻讓人心腸百轉。

濟南的經濟發展和影響力長期不如省內的青島,只有大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擴大影響力,才能夠回到新一線城市。


西凌詩社


如果單純從城區角度考慮,濟南的發展絕對比很多所謂的一線城市要好太多。收入水平和經濟實力,都是非常強的,尤其是自身經濟發展動力,不是依靠吸引投資,完全是自身城市經濟發展。我覺得這是很可貴的一點。

但是,如果以地區來說,濟南下轄地區面積和數量即使在山東省也是比較小的,而切質量差。濟陽,商河,平陰,都拖了濟南的後腿。主要原因這些縣本身就距離濟南位置較遠,很難被濟南經濟帶動。反而德州的齊河,因為受濟南經濟影響,成為德州經濟支柱。去掉商河,平陰,並如齊河,濟南的經濟水平會大幅提高。


何謂2


或許千百年前,濟南曾經是過一線城市。或許從古至今濟南從來都是個鄉村。無規矩不成方圓,在濟南生活的普通百姓要熱愛濟南,不要亂扔垃圾,不要隨地吐痰,吐口香糖。不要逆行,不要闖紅綠燈。濟南的領導們要有遠見,引進綠色產業,發展特色產業。我其實並不關心濟南什麼時候能成為一線城市,我關心的是濟南什麼時候能成為乾淨,美麗,整潔的城市。我小時候還能在濟南看到彩虹,而我的孩子只能在別的城市看到彩虹。


當哈


濟南地處山東省西部,古代名城,歷史悠久!周圍群山連綿不絕,易手難攻,在古代為剝削階級發揮了重要作用。 問題是濟南什麼時候重回一線城市?

濟南從來沒有進入過一線城市!濟南的國民生產總值是全省第三,城市規模全省第五!全國排名比起其他省會城市非常落後,所以從來沒有一線城市之說!

淺談山東省的經濟地位已被江蘇超越,發展之路任重道遠!究其根本原因就是一個西部省會城市的原因,決策的失誤造成嚴重影響 。省級政策對濟南的傾斜!反觀江蘇的思想觀念,發展是目的,不管你是不是省會,不會干預。

如果再把財政投入到魯西地區,那樣山東為政者才是最大的敗筆!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百分之六十多是沿海地區超出的,如果再不重視沿海發展,那才是最大的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