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康养石柱”白皮书》震撼发布

去年,石柱通过举办首届康养大会,发出了石柱大力发展康养产业的强音,全方位多角度地推介和展示了石柱的康养优势,在充分吸收和运用大会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有力助推了康养产业和康养经济发展。


​​

2017年,实现“大康养”经济增加值74.8亿元,占GDP比重达到46.1%;今年上半年,实现“大康养”经济增加值37.9亿元、同比增长10.4%,占GDP比重达到47.2%,康养产业正在成为石柱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第一牵引产业,康养经济正在成为石柱发展的特色和名片。

与此同时,康养产业的持续发展,对康养经济顶层设计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需求。为进一步突出康养产业发展优势和特色,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助推“康养石柱”建设再上新台阶,石柱在大力推动康养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组织国内康养研究领域有关专家、学者,结合石柱实际,不断加强对“康养石柱”产业体系、标准体系、指标体系的探索、研究和应用实践,并经多次讨论斟酌、修改完善,最终形成了《2018“康养石柱”白皮书》。《2018“康养石柱”白皮书》包括“康养石柱”产业体系、标准体系、指标体系、旅游环境质量监测分析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康养石柱”产业体系。依托石柱县独特的康养资源禀赋和绿色发展优势,制定观养、疗养、食养、文养、动养、住养以及康养制造“6+1”大康养产业体系,努力把康养产业培育成为石柱战略性支柱产业,把石柱打造为全市乃至全国康养产业发展试验区。

(二)“康养石柱”标准体系。康养石柱标准体系,是在梳理分析国内外康养产业标准化发展现状和特征的基础上,结合石柱康养产业发展实际,总结提炼石柱在康养产业发展中探索积累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成果,并经各个领域的专家研讨、审核,形成的一套系统、清晰、特色鲜明、便于操作的工作规范。

康养石柱标准体系以通用基础标准+“六养”标准体系为基本构架,包括7个大项、24个中项、73个小项,涵盖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产品开发、赛事活动、服务规范、人才培养等具体内容。

(三)“康养石柱”指标体系。分为康养经济指标和康养发展指标两大类,分别设置了2018年、2021年目标值。

1.康养经济指标。由7项具体指标组成。其中:2018年、2021年“大康养”经济增加值绝对值分别达到86亿元、125亿元,分别占GDP47.5%、50%;旅游业增加值绝对值分别达到20亿元、37.5亿元,分别占GDP11%、15%;文化产业增加值绝对值分别达到3.1亿元、7.5亿元,分别占GDP1.7%、3%;有机农业和生态养殖业产值绝对值分别达到2.45亿元、6.5亿元,分别占农业总产值6.5%、10%;县外游客消费额绝对值分别达到54.5亿元、112.8亿元,分别占全县旅游综合收入92%、94%;康养项目投资分别达到12.8亿元、16亿元,分别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10%、12%;旅游地产销售额分别达到5.5亿元、25亿元,分别占全县商品房销售额23.5%、27%。

2.康养产业发展指标。由7大类40项具体指标组成,包括绿色生态类指标8项、观养类指标4项、住养类指标7项、动养类指标6项、文养类指标5项、食养类指标7项、疗养类指标7项。

(四)旅游环境质量监测分析。对全县环境空气现状、声环境现状、地表水环境现状、溶洞水环境现状、土壤环境现状、食用农产品安全现状进行了科学分析,并形成了结论。其中,空气质量达到环境空气功能区一类区的标准(一类区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负氧离子浓度均值达每立方厘米3000个以上;声环境质量达到0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0类声环境功能区指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地表水水质达到I类水体水质要求(I类水体水质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据介绍,编纂和发布《2018“康养石柱”白皮书》,旨在为发展康养产业、打造康养经济、建设“康养石柱”提供基本遵循。下一步,石柱将按照“高质量、供给侧、智能化”的要求,在进一步完善康养产业体系、标准体系、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加快成果转化和实践应用,推动产业拓展、链条延伸、跨界融合,大力培育“康养+”经济新增长点,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2018“康养石柱”白皮书》的发布实施,标志着石柱在“转型康养、绿色崛起”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