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宫略》:小人物逆袭+女性意识觉醒的杰作

N年不追剧的我,老泪纵横一集不落地追完了《延禧宫略》,仍觉得意犹未尽,同时在思考这部戏受欢迎的原因。毫无疑问这是一部诚意满满的作品,服装道具精良考究,演员整体表现到位,甚至很多配角都很出彩,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人物性格立体丰满……但在国产剧整体水准越来越高的今天,这部剧仍达到了古装宫斗剧的巅峰,某些地方比《甄嬛传》和《金枝欲孽》都有过之。

1. 小人物逆袭成功,满满的正能量

以往的影视剧或者小说中也有小人物逆袭的,但这些小人物并不是真的“小人物”,而是有大人物背书,要么是皇上王爷流落民间的子女,要么祖上是纯正的贵族血统只是家道中落等等。而魏璎珞从头到底都是彻彻底底的小人物,包衣奴才出身,从普通宫女做起,最终做到皇贵妃位同副后。

在社会阶层日益固化的今天,在普通人上升通道越来越窄的今天,在拼爹拼妈拼爷爷拼奶奶的今天,普通阶层想要体面地实现阶层跨越越来越难,要么智商超群依靠知识改变命运,要么肯下苦工依靠努力达到成功,除此之外别无他路。

魏璎珞依靠出众的美丽、机敏、才华、努力, 一步步上升,演绎了宫廷版的小人物升职记,达到了人们心理上的“爽点”,人们看魏璎珞身上看到了改变命运的希望。现实生活中,大家最多在心里YY骂骂老板SB,或者在网上对不公平现象口诛笔伐。剧中看魏璎珞手撕高贵妃,赐死一等公爵夫人尔晴,甚至直到最后也没放过皇帝的亲弟弟和亲王,简直有点同情起这些反派了。

2. 女性意识的彻底觉醒

很多言情戏的套路是:

男猪脚爱我男配角也爱我所有男人都爱我所有男人都只爱我所有都只爱我的男人都是高帅富

怎一个爽字了得?!

最终女猪脚多半会小鸟依人地和某人白头偕老,或者纠缠于两个男人之间无法自拔,这辈子除了感情其他都是小事。

但《延禧宫略》高明地打破了这种俗套,不得不承认于妈还真是有两把刷子。

关注自我是女性意识崛起的第一步

魏璎珞目标清晰,进宫的目的就是为姐姐报仇,随后又加上了为胜似姐姐的富察皇后报仇,这一目标直到生命的最后都没改变。

当上贵妃后和皇后的斗争告一段落,魏璎珞也并没有把注意力全部放到孩子或者皇帝身上,而是每天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

继后最后质问皇帝:“这个女人只爱自己,皇上你为何还这么爱她?”我想说,正是因为这样皇帝才爱她,因为她有自我。爱自己是必须的,连自己都不爱还指望别人爱你?爱自己不等于不爱别人,而是会爱自己才有能力更好地爱别人。

现实生活中很多女性一旦谈恋爱结婚生子,生活中就只剩下了家庭和感情的一方小天地,对工作和提升自我都不上心,甚至懒得梳妆打扮。很多男人婚后也是各种油腻,抽烟喝酒啤酒肚,自己都不忍心看镜子,就别要求其他人爱你喜欢你了。

抛弃幻想接受现实是女性意识觉醒的第二步

魏璎珞从没想过依靠别人帮自己报仇,即使是爱她如生命的皇帝和傅恒,看得最爽的桥段是她以一个宫女的身份让很多恶人得到了惩罚,当然,她借助了皇帝皇后甚至其他人的力量,但在心理上,完全没有依赖和依靠。

意识到自己和傅恒之间绝无可能的时候,魏璎珞没有哭哭啼啼怨天忧人一蹶不振,她接受和傅恒成为知己的结局,君子之交淡如水。她也接受皇帝身边莺莺燕燕不止一个女人,不要求专宠。被皇帝猜忌冷落时表现平静,写字画画教宫女太监识字为趣她不逼迫皇帝给予皇后头衔,甘愿在皇贵妃的位子上一坐就是10年直至去世。情绪最激动的时候反而是因为亲情和友情,例如明玉死的时候,而非爱情。

她身上有大开大合大女主的气场,而不是小女儿的曲折心肠。

勇敢做自己是女性意识觉醒的第三步

魏璎珞的魅力之一是不卑不亢,无论是对皇帝还是其他人,从不因为自己的出身和教养感到自卑,非但如此,还嘲笑皇帝是俗人一个,也没被皇帝洗脑迎合皇帝,而是依据自己的喜好来。

即使是在现代社会,女性如果意志薄弱一些仍很容易被洗脑,社会和舆论对女人有太多条条框框的要求,既要貌美如花又要赚钱养家,还有N项全能上得厅堂下得厨房,也不知道是找老婆还是找神仙。

如果一个女人自己对自己要求高一些我觉得无可厚非,但如果作为老公或者男朋友也这么要求另一半,那就很扯了。而现实生活中真的有不少直男这么想,还抨击另一半不求上进等等。而很多女人容易被洗脑,然后被打击得越来越没自信。

改变别人的想法很困难,但女性朋友们至少应该保持清醒不要被轻易洗脑。如果另一半这么说,可以反问他,他是否提供了房子N套车N辆,同时英俊潇洒温柔体贴器大活好?如果不是就请闭嘴吧。

最后总结,《延禧宫略》是社会环境下深刻洞察大众心理的时代产物,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