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玉祥爲什麼要殺徐書錚?

微笑轉身不見你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表面上,忠貞不二馮玉祥是陸建章的內侄女婿,而徐樹錚不經審判槍殺了俘虜的陸建章。

這樣一來,馮玉祥自然和徐樹錚有仇。

但作為政治家,私人恩怨相比政治利益,是不值得一提的。別說死的只是老婆的親戚,就算死的是親爹也不見得會去報仇。

馮玉祥之所幹掉徐樹錚,完全是出於政治考量。

當時皖系軍閥其實就是段祺瑞和徐樹錚為核心。其中段祺瑞是名義的領袖,玩玩政治而已,具體軍事和政務都依靠“小徐”也就是能力超群的徐樹錚去辦。

雖然皖系軍閥在直皖戰爭中慘敗,畢竟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仍然有極大的實力。

當時段祺瑞擔任臨時政府的臨時執政,雖沒什麼實權,畢竟是名義上的國家元首,有很強的政治影響力。

只是段祺瑞自己孤掌難鳴,當時徐樹錚在江浙戰爭失敗後,被迫流亡歐洲,正準備回國。

馮玉祥認為,目前段祺瑞是在他的牽制下難有作為。一旦性格暴戾、能力超群的徐樹錚回來,皖系軍閥就有可能東山再起,直接威脅到馮玉祥的力量。

於是,一不做二不休,將段祺瑞的左膀右臂殺掉,這就出現了槍殺徐樹錚的事情。

其實,段祺瑞早就預感到馮玉祥會下手,讓小徐不要來北京。

但徐樹錚這人一輩子暴烈囂張,不把別人放在眼裡,根本不怕馮玉祥可能的威脅。

結果,火車剛到廊坊,徐樹錚就被馮玉祥部下張之江五花大綁,拖到野外槍斃了。

做人,還是要低調一些啊!

需要說明的是,徐樹錚雖是個狂妄自大的軍閥,對國際民族還是有巨大貢獻的。

徐樹錚,是100多年內,唯一一個收復外蒙古的中國將領。


薩沙


先說結論,馮玉祥殺徐樹錚,一般認為是為恩人+老師+親戚陸建章報仇,其實沒那麼簡單。另外,需要澄清的是,馮是陸的內侄女婿(陸的一個養女嫁給馮),但兩人待一起時間不多,所以馮和陸其實並非坊間流傳的外甥那種血緣關係。

徐樹錚何許人也?



皖系的臺柱子,段祺瑞的首席智囊,收復外蒙古的民族英雄,著名的小扇子將軍。 此人是一個兩面性很強的人物。一方面,他精明睿智,足智多謀,愛國擁段,曾統率一旅孤軍,千里挺進,不發一槍一彈,收復外蒙失地。另一方面,他心胸狹窄,氣量極小,剛愎自用,不聽勸諫,為一己之私,絲毫不顧及他人感受,而且還驕橫猖狂,目中無人。 或許,他寫的詩就很能說明自己的個性:“購我頭顱十萬金,真能忌我亦知音。”花十萬金買我小徐腦袋的人,才是我真正的知音。他就是這麼一個狂到沒邊的人。

他和老馮又是怎麼結仇的呢?



原來,曾經的陝西督軍陸建章是馮玉祥的老師和恩人,對馮玉祥的發展起過巨大的作用,兩人還有親戚關係。可是這麼一個人,卻被徐樹錚用暗殺的方式給幹掉了。表面上看,馮玉祥為恩師報仇,一點問題也沒有,還有情有義,可是,事實真的如此嗎?

陸建章被殺7年來(陸於1918年被徐樹錚槍殺,徐樹錚1925年被馮玉祥槍殺),馮玉祥除了口頭抗議過幾次,並沒有什麼真正舉動。第二次直奉大戰後,馮與張作霖合作,推翻了直系江山,共同控制北京政府,馮玉祥提出由孫中山北上,共商國事。張作霖則希望由段祺瑞出面,主持大局。馮、張之間矛盾重重,而小徐恰恰是段祺瑞的心腹,幾乎可以當老段的半個家。要說馮殺害小徐僅僅是報仇,恐怕真沒這麼簡單。

另外,蘇聯最恨徐樹錚,外蒙古就是蘇聯人策劃陰謀獨立的,卻被小徐出兵收復了。馮在殺害小徐不到三個月之後,就去了蘇聯考察,回來以後帶來了大批武器援助和盧布。雖說馮得到蘇聯的支持可能有許多的因素,但僅僅從時間節點上來分析,小徐有沒有可能是馮獻上的投名狀呢?

今天,小徐也好,老馮也好,都已作古,我們無從知道那時那刻,馮為什麼起了殺心。所有的一切,都只能是猜測。

1.丁中江:《北洋軍閥史話》

2.馮玉祥:《我的生活》

“許述工作室”核心成員查佳峰主答


腦洞大開的歷史


馮玉祥為什麼要殺徐樹錚?一言以蔽之,就是為姻親和上司陸建章報仇。

首先介紹一下徐樹錚其人。

皖系大將徐樹錚

徐樹錚是北洋高級將領,曾任陸軍部次長和國務院秘書長等重要職務,為了與北洋元老徐世昌相區別,後人稱之為“小徐”,而稱呼徐世昌為“老徐”。徐樹錚是北洋元老、長期執掌北京政府實權的段祺瑞心腹,徐樹錚為人聰明,善詩文,長崑曲,是個三國時期周郎般的風流人物,段祺瑞對其深信不疑,他對老段也是忠心耿耿。徐樹錚為人及其複雜,曾帶兵收復外蒙,這是他的一個重要貢獻,但也曾組織安福國會,這是其一生之汙點。1920年代中期,徐樹錚在河北廊坊被馮玉祥派人槍殺。

馮玉祥為什麼殺死徐樹錚,這還要從陸建章說起。

北洋時期的馮玉祥

陸建章也是北洋元老級人物,從小站練兵時期就追隨袁世凱,民國後擔任北京政府軍政執法處處長,濫殺無辜,被稱為陸屠夫。袁世凱死後,陸建章投到直系馮國璋門下,袁世凱死後,陸一度又投靠“辮子軍”首領張勳。1917年馮國璋代理大總統,鼓動馮玉祥等人反對皖系首腦段祺瑞對南方用兵,引起段祺瑞等人的仇視。1918年6月14日,徐樹錚在天津中州會館將陸建章誘殺。徐氏此舉在北洋政府引起震動,因為他們雖然分屬不同派系,但終究都是北洋袍澤,一般不會趕盡殺絕,段祺瑞對徐樹錚誘殺陸建章也不滿意。

(徐樹錚之女是著名語言學家李方桂夫人徐櫻,這是她專門為父親重修的墳墓,如今已破敗不堪)

陸建章是馮玉祥的老上司,對馮有提攜之恩,並且馮玉祥原配夫人是陸建章的內侄女,陸建章是馮的長輩。鑑於這層關係,當1925年12月30日徐樹錚乘火車離京時,馮玉祥部下在廊坊時將其槍殺,為陸建章報了一箭之仇。


民國年間那些事


民國北洋軍閥徐樹錚,是 皖系軍閥段祺瑞的智囊,任段祺瑞政府陸軍部次長,曾收復外蒙,維護國家統一。這應該是徐書錚一生最大的歷史功績。民國十四年,徐樹錚考察歐美、日本回國。專車行至廊坊,被馮玉祥指使部下張之江挾持而去,隨著一聲槍響,一代梟雄,竟曝屍荒野,終年四十六。至於馮玉祥為什麼要殺徐書錚。對公對私於馮玉祥和徐書錚都勢若水火。

【皖系大將徐書錚】

公仇:袁世凱死後,北洋軍閥就分成三個系就是直系,皖系,奉系。直系以馮國璋為首掌握江蘇、江西、湖北、直隸等省的地盤。.皖系是以段祺瑞為首的軍閥集團.掌握了安徽、山東、浙江、福建等省的地。至於奉系軍閥張作霖一直盤踞關外。可以說關內的鬥爭就是直系和皖系輪流坐莊。以段祺瑞為首的皖系軍閥和以吳佩孚、曹錕為首的直係軍閥,為爭奪北京政府統治權曾屢屢爆發戰爭。徐樹錚是北洋皖系軍閥段祺瑞最為信賴的股肱之臣。段祺瑞視其如己出,為了推薦他,甚至不惜當面與袁世凱翻臉。馮玉祥又是直系吳佩孚、曹錕的悍將。所以馮玉祥殺徐書錚是直系皖係爭權奪利的結果。

【直系大將馮玉祥】

私仇:馮玉祥從軍當時的協統陸建章對馮玉祥很器重。陸建章有位由他撫養長大的內侄女劉德貞,便許配給馮玉祥,這樣一來,馮玉祥便成了陸建章的內侄婿,以後馮玉祥得到了陸建章的提拔和幫助。可以說陸建章對馮玉祥有知遇之恩,提攜之恩,況且兩人還是親戚關係。當時直皖兩系軍閥鬥爭激烈,陸建章身為皖人,卻身居直系,屢次策反皖系將領反叛段祺瑞,徐樹錚在天津先斬後奏,以《懲治盜匪法》為由,槍斃了陸建章。所以馮玉祥殺徐書錚也可以看成公報私仇。


睜眼看西安


馮玉祥指使別人殺害徐樹錚是民國時期比較有影響力的案件,絲毫不遜色於宋教仁被刺案,1925年12月30日,北洋軍閥中皖系大佬徐樹錚在從北京到天津的途中,被馮玉祥派人劫持下火車,在廊坊車站槍殺,那麼馮玉祥為何要殺徐樹錚呢?

很多人都給出大致相同的答案,並且從公私兩個方面給出瞭解答,本回答要從另外一個角度給出解釋,希望大家能夠認真對待並且思考這段歷史!我是史論縱橫,如果你認為我分析的有道理,歡迎關注!

馮玉祥與徐樹錚的私仇與公恨

私仇的話,就是徐樹錚1918年槍殺了直係軍閥陸建章,而陸建章既是馮玉祥的上司,也是馮玉祥的舅舅,在廊坊車站的時候,馮玉祥安排的就是陸建章的兒子,來完成刺殺的,真是殺舅之仇七年不晚。

公恨的話,很多人說馮玉祥是直係軍閥,而徐樹錚是皖系軍閥,當時徐樹錚要聯合孫傳芳和張作霖共同打擊馮玉祥,所以,才遭到馮玉祥的殺害。

我肯定是不完全同意上面的說法,於私來說,瞭解馮玉祥的人都知道,馮玉祥雖然被稱為愛國將領,但是其為人不敢恭維,從政從軍以來多次倒戈,於朋友于領導於恩人都是薄情寡義之人,當然這可以理解為為了信仰,但是這樣一個為了信仰之人會為了殺舅之仇隱忍了七年?所謂藉助陸建章兒子之手,在我看來不過是借刀殺人而已。

於公來說,馮玉祥也不可能是為了直系,殺害徐樹錚的時間是1925年底,直皖之間的矛盾在1920年的直皖大家就已經解決的差不多了,而且在1924年9月的第二次直奉大戰期間,馮玉祥陣前倒戈,回京發動“北京政變”囚禁了直系首領曹錕,並且邀孫中山北上,請段祺瑞擔任臨時執政。

當時的馮玉祥已經不是直系的人了,是一個反直系的存在,而皖系的段祺瑞也作為他的傀儡,受其支配,所以,馮玉祥不可能因為直系而殺害皖系的徐樹錚。

馮玉祥殺害徐樹錚的真正原因

徐樹錚今年來被人追捧,是一種對以前收回中國領土的人的一種肯定,比如岳飛北伐、鄭成功收復臺灣,徐樹錚收復的是外蒙,因此,徐樹錚也被稱為民族英雄。

徐樹錚早年留學日本和奉系的楊宇霆在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是同學,而段祺瑞和張作霖都是日本支持的政權,這一點和馮玉祥就有著本質的區別,馮玉祥表面看沒有列強的支持,其實馮玉祥和孫中山都是蘇聯支持下的軍閥或者政權。

蘇聯和中國當時的核心利益問題,有中東路問題和外蒙獨立問題,遠東問題就不說了,張學良因為中東路和蘇聯發生過沖突,建國後還發生了珍寶島戰役。現在就來說一說外蒙問題,北洋軍閥無論是皖系的段祺瑞(日本支持)、奉系的張作霖(日本支持)還是直系曹錕、吳佩孚(英美支持)都不承認外蒙獨立。尤其是徐樹錚在1919年的時候還派兵收復了外蒙,此後,張作霖也染指外蒙。(當然馮玉祥在1925年11月也策動郭松齡反奉)

那麼,當時誰同意外蒙獨立呢?孫中山 孫中山 孫中山,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為了獲得蘇聯的支持,孫文同飛越有一個聯合宣言,就是孫中山全盤承認蘇聯的在華權益,直接承認了外蒙獨立和中東路,蘇聯大力扶持孫中山的廣州國民政府,幫助國民黨建設黃埔軍校,並且提供北伐需要的武器彈藥,這就是你看到的北伐軍勢如破竹的原因。

馮玉祥在北京政變後,乾的第一件事就是邀請孫中山北上“商討國事”,徐樹錚號召孫傳芳和張作霖停戰,一同對付有“赤色”嫌疑的馮玉祥,而且在對待南方問題上,徐樹錚是北洋政府中一直堅持武力統一南方的人。

雖然沒有直接證據顯示馮玉祥要投靠蘇聯,但是得到情報的馮玉祥殺了徐樹錚,後來在直系和奉系的打擊上,馮玉祥宣告下野。注意看時間節點,1925年年底殺害徐樹錚後,1926年3月辭職後直接到蘇聯考察,5月加入國民黨,7月在李大釗電請下回國,8月到達廣州國民政府被任命為國民政府委員,9月在內蒙古五原誓師,1927年就拉起了將近40萬人的隊伍,你認為馮玉祥在蘇聯的這幾個月都考察了什麼?

所以,馮玉祥殺害徐樹錚不僅是私仇公恨,更有複雜多端的外國列強的參與,徐樹錚更像是一個馮玉祥想要入夥的投名狀,在策劃了郭松齡反奉,殺害了徐樹錚之後,隨即馮玉祥就迎來了自己的巔峰。

我是史論縱橫,如果你認為我分析的有道理,歡迎關注!


史論縱橫


一會說為何殺他,先說徐樹錚乾的事吧,徐樹錚大才,不假…但是有人覺得他是個禍根,殺了也該,這是為什麼呢?本來外蒙古已經被懷柔了,徐故意把人家逼反,然後再去光復!(反觀陳毅比徐樹錚的搞法更為溫和)這樣的徐樹錚是民族英雄還是民族禍根?雖然兩種搞法的結局未必會不一致,各有利弊,最終結局還是外蒙獨立,誰讓當時國家那個鬼樣子…但是很多人還是鄙視徐樹錚這麼玩。



再多說幾句不想幹的,俄國人之所以弄不下東北,是因為有日本人掣肘,之所以弄不下新疆,除了有英國人的勢力外,最關鍵是新疆勢力太龐雜,它也吞不下。麥斯武德,堯樂博斯那幫維族精英都是反俄的,哪怕是烏斯滿的哈薩克人也不喜歡俄人。而新疆境內的那批歸化族(俄羅斯族)本來大多數就是白俄,當然不否認也有蘇聯勢力的滲透,但白俄本身就對蘇聯比較恐懼。


徐樹錚照片

徐樹錚(1880年—1925年),中國近代史上的政治,軍事人物,北洋軍閥皖系名將。江蘇蕭縣(今屬安徽)人,因區別於同時期的另一政治人物徐世昌,人稱“小徐”。


馮玉祥照片

再來說說馮玉祥為何殺他,公私原因都有吧。替舅舅報仇的名義啊,徐樹錚殺了馮玉祥的親戚陸建章。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所以馮殺徐樹錚的時候,一個擋箭牌就是把陸的兒子拉出了。何況,馮玉祥和徐樹錚還有公仇…公仇➕私恨一起,終於下手斃了徐樹錚。


李三萬的三萬裡


先說徐樹錚殺陸建章,陸建章是小站時期的協統後任北洋第7師師長。徐樹錚殺陸建章的舉動是違背北洋軍閥團體袍澤之義的。不管今天因為阻止了外蒙獨立有人把他推到民族英雄的地位,他的舉動絕不會是段祺瑞授意,他在張作霖入關調和直皖時也曾陰謀扣留張作霖,張覺察後化妝逃跑。可見徐在政治手段上集陰謀暗殺暴力一體!在說馮玉祥是陸建章的外甥女婿,在灤州起義獲罪北陸建章救了一命,後來保舉左路補備軍團長升16混成旅長!陸建章因政見不同被後輩徐樹錚從身後開槍殺死在車站閱臺,馮玉祥痛恨在徐樹錚擔任段祺瑞政府陸軍次長時的種種打壓,和恩人的被殺,所以在廊坊組織扣留了由北京去往天津的徐樹錚,並由陸建章的兒子陸成武出面槍斃了徐樹錚並在京津登報為父報仇甘受法辦。


一葉小舟風雨渡


原本,北洋主幹就是直皖兩大軍閥體系,奉系算是旁支。所以老一輩的北洋軍閥,比如馮國璋、段祺瑞、張作霖、曹錕等人都遵守一條不成文的規矩。

戰場上真刀真槍被打死那是命,但絕不能對一個軍營中分出來的兄弟下死手。打仗輸了,就爽快交出軍隊地盤,宣佈下野就不能追究。別說將軍以上的軍官,普通俘虜也不能殺。

這個約定事實上也被全國軍閥大體遵守。比如四川軍閥混戰二十年,上午是兄弟,下午就開戰,晚上又講和,一起吃飯聽戲。

不過,年輕氣盛的徐樹錚做得出格了。他用陸軍部名義召集陸建章開會,讓警衛在背後將其槍殺,而陸建章是馮玉祥舅舅。1925年徐樹錚坐火車南下,馮玉祥指示張之江率部攔截並將其殺害再將陸建章兒子請來,宣稱是報仇殺了徐樹錚。對此,段祺瑞卻無話可說。

類似的,還有孫傳芳。

1925年,孫傳芳俘虜奉軍軍長施從濱,將其斬首曝屍三日。1935年,施從濱之女施劍翹於天津佛堂三槍擊斃隱居的孫傳芳,並留在現場等候警察。消息傳出,民意非常同情施劍翹,大批名人求情,最後輕判7年。而施劍翹於1936年底得到特赦,後投身抗戰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