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半年報收官:31%企業利潤同比上漲翻倍

房企半年報發佈已經接近尾聲,從數據上看,房地產行業迎來財務數據最好的半年。數據顯示,在已經發布年報的126家A股上市房企中,淨利潤同比翻倍的企業佔到39家,佔比高達31%。

其中,包括世榮兆業、中交地產、國創高新、我愛我家、萬通地產、長春經開、廣宇發展、合肥城建、中洲控股、首開股份、廣宇集團、新光圓成、中糧地產、浙江廣廈、光明地產、陽光城以及新湖中寶這17家企業上半年淨利潤漲幅高達200%。

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首席分析師張波指出,利潤上漲部分因素和會計計算方式有關,由於房地產採取預售制度,銷售收入反映到報表上具有一定滯後性,當前利潤上漲更多反映的是前期市場銷售情況。前期尤其是2017年房地產項目在今年上半年進行銷售結轉收入,對2018年房企年中報產生一定影響。

張波認為,調控背景之下,房企利潤上漲並不奇怪。行業的集中度不斷提升也導致頭部房企的利潤上升明顯,碧桂園、恆大、萬科、保利等頭部房企的淨利潤都得到明顯提升,其中碧桂園的淨利潤接近翻番。利潤上升也和房企的加塊週轉有關,受融資不斷收緊影響,為了應對資金成本不斷上漲、現金流短缺等問題,房企非常重視回款速度,尤其是在銷售環節的現金迴流。

“過去有一種說法,即房地產行業暴利時代過去了。但這兩年一個新變化是,很多中小城市房價起來了,很多都是翻倍上漲,所以銷售方面的表現非常好。做個最簡單的對比,這幾年很多城市房價至少上漲了3000元以上,這部分其實都帶來很大的利潤。很多佈局中小城市的房企,類似全國型和區域型的,其實都享受了這一波紅利。另外,房地產營銷的成本是降低的,現在基本上不愁客戶,所以從營銷成本開支來算,有部分費用是完全可以壓縮。”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大趨勢看,房地產市場仍有空間,但也有負面因素。限價等政策會適當壓縮此類盈利內容的。

從未來看,張波認為,2018年房企利潤上漲還或將持續,尤其是龍頭房企的利潤上漲的動力依然較強。不過,2018年下半年,房企日子並不好過,國家對於房地產行業的調控力度不會放鬆,房地產行業的融資監管依然趨緊。作為資金密集型行業,房企資金成本壓力依然很大。因此,張波判斷,下半年房企推盤會更加積極,高週轉依然會是眾多房企不得不採用方式。

他指出,“行業分化持續,中小房企未來的利潤下行壓力會明顯增大。由於資金壓力的影響,銀行表內資金依然會優先給予‘名單內’房企,而這類房企往往就是品牌房企,排名靠後的房企很難獲得銀行的開發貸款支持,更多中小房企不得不通過承擔更高資金成本方式獲得資金,高企的融資成本或將帶來房企借款利息等財務費用明顯增長,同樣會影響到房企淨利潤水平。”

融創中國董事長孫宏斌也在業績會上表示,未來房企分化會非常嚴重。他表示,“當前房企比較焦慮,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佈局問題。如果房企佈局了四五線城市,但現在市場又冷得比較快,開發商的壓力可能就比較大;二是限價問題。限價以後,開發商去年買的地或前年買的地,按照限價賣的話是虧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