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游评测」《劳资的长假》:明知是梦,有时候还是要咬着牙去幻想一下

这是一个画风清奇的RPG游戏,甚至不能用简陋来形容。但若将能简洁做到极致,也未免不能自成一派圈地自萌。

我,就是被这种风格吸引住的玩家之一。

简笔勾勒的画面

故事讲述的却是一个3年级的小学生,随父母回老家过5天长假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没有什么毁灭世界的超能力,有的只是一群熊孩子玩闹。作者是谢 拉·卡姗娜。翻了翻评论圈似乎这是一位很有名的人,大量粉丝在下面留言为拉姐打call。

出于好奇,笔者去百度了一下作者的资料,发现他有一部被称作传奇级的RPG游戏——《OZ大乱斗》,该作不但免费,而且不断在更新,获得了极大量的粉丝。游戏的时间超150个小时,也是66RPG(科普:66rpg是RM游戏国内爱好者交流的网站)历史上人气最高的游戏之一。

笔者虽然没有玩过这部作品,但是从吾辈的游戏精神来说,一位游戏作者多年连续更新一部免费作品,无论其品质如何,精神是值得我们敬佩的。他说,作为免费同人游戏,玩家的支持是他们唯一的动力。我想,但凡是走上了社会的人,听到这句话都明白,这是咬着牙说的吧。

oz大乱斗游戏宣传图

说回本文的主角——《劳资的长假》,这是一部简约而不简单的RPG。简单是真简单,若非能接受这种风格,画面看上去就是随意涂鸦之作,人物甚至没有绘制面部。(游戏所有地图,道具与立绘,全部由作者一个人用纯鼠标绘制)

系统UI一目了然,仅有任务、道具、队伍、系统四个选项。我非常想吐槽一下安排的键位:Q、X、E、S,根据首字母进行设定按键当然没什么问题啦,但是每次都要找寻一番,是真的很难按啊!

很“风格”化的美术

如果你是一位80、90后,我想你打开这个游戏一定会会心一笑,你的眼前能浮现出很多曾经经历过的故事也说不定。台词、人设、场景中物品的陈列都充满着回忆,小时候的味道非常浓厚。

这可能是,只有我们才有的国产童年吧。(道具文案写的很用心,甚至每次要读到其效果都需要费一番功夫)

现在还有卖的麦笠素

当年非常火爆的健力宝

打开队伍界面,会发现可解锁的战斗的角色多达16个,都是由在长假里认识的小伙伴组成。从名字来看更像是作者的回忆录,我猜想那些人都是作者现实里的朋友,把自己的故事作为蓝本写出来化作游戏,别提有多有趣了。

我曾经做过类似的事,朋友们玩得都很开心,我做的也很满足,虽然没有发布出来,我也将那个作品保留下来作为我永久的回忆。

队伍界面

可选人物与技能介绍

一个RPG游戏,总是与剧情和战斗相辅相承。关于战斗,本作摒弃了打怪升级,而是换作一套基于队伍配合的系统,人物的提升仅仅依托找寻隐藏收集物提升基础属性。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符合作品主题的,但另一方面却又是极其枯燥的。每个娃技能都是固定的,刚开始还有新鲜感,但战斗起来异常枯燥且毫无策略性。所幸作者加入了五种难度模式,让我这种无法沉浸战斗的玩家快速平推,快乐体验游戏。

主角可以选择职业

该说不说,战斗系统设计的好像是有一点问题。作者虽然提示了,出手速度与玩家队伍的敏捷有关,但我还是不能接受对手一回合3动、4动甚至5动啊!!!

大家可以看到左上角的CP战斗行动条,我感觉这玩意似乎是个摆设,无论我怎么配队,对手跑起来就像飞一样,我方就像爬的,真的打起来有点难受,所以才有了上文的无法沉浸一说。

平A、技能和被动

当我玩上了一会想退出游戏的时候,我看到了系统界面。我很尽力在理解作者延续这种风格的做派,但是拼音+错别字什么的并没有觉得很有趣,相反让刚接受画风的我觉得这游戏非常的“随意”,对,不是刻意是随意,大家能理解我的这个想法吗?

凌乱的菜单界面

《劳资的长假》目前我玩过了前两章,现在想来还是能继续玩下去,因为我还是对后续发展比较有兴趣的。其实这个游戏真的很粉丝向,像我这种路人如果不是被提起来一点兴趣根本玩不下去,作为一款商业游戏,可以吐槽的点太多太多。所幸我是感性的,所以我个人很喜欢这个作品。

作者的一句话让我觉得它有灵魂:

小时候总是想着长大,长大后才明白为什么当初大人们会笑着看孩子们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