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一天缩水近40亿,东阿阿胶怎么了?

东阿阿胶被称为“药中茅台”,所以股价也备受投资者的关注,从2006年年初的5.4元左右一路上涨至今年年初的68元左右,但是之后股价却持续下跌,昨日更是不到5分钟即触及跌停,一度拉起后在低位徘徊,截至收盘仍以跌停报收,总市值也大幅缩水至347亿元。

东阿阿胶主要从事阿胶及阿胶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是中国最大的阿胶企业,是阿胶行业标准的制定者。 该公司主要产品:阿胶与人参、鹿茸并称“滋补三宝”,是传承3000多年的滋补类名贵中药材。

业绩

不及预期

业内人士表示一季报不及预期是滋补老龙头东阿阿胶股价大跌的主要原因。

4月27日晚间,东阿阿胶公告2018年一季报,实现营业收入16.96亿元,同比增长1.17%;:归母净利润6.09亿元,同比增长0.8%;扣非净利润5.97亿元,同比增长2.02%。今年一季度东阿阿胶营收与净利同比并没有下滑,但也没有多少增长。

此外,一季度末应收票据达11.06亿元,较去年年底增长一倍,主要是销售收到的银行承兑汇票回款尚未到期影响。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88亿元,主要是本期支付税金增加及代收代付业务减少。

这样的财报让机构人士大呼意外。毕竟去年四季度公司收入为28.91亿元,同比增长23.96%,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7.98亿元,同比增长27.33%。而且东阿阿胶近十年平均净利润同比增长26.59%。

分析人士认为,今年以来市场关注焦点是以科技为主导的公司,去年获大机构青睐的传统白马股在逐渐降温,东阿阿胶重挫跌停,不是偶然现象,也不是最后一个,市场风格正在进行切换。

水煮

驴皮与阿胶无效论的质疑

春节期间,国家卫计委“全国卫生12320”卫生公益热线官方微博在发布的一则标题为“过年不值得买之阿胶”的微博中将阿胶称为“水煮驴皮”,再次将阿胶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不过,该微博很快被删除,只是东阿阿胶就此再成为争论的中心。

东阿阿胶一直在宣传其有各种神奇疗效,包括补血、止血、养颜、安胎、抗疲劳、抗癌,但所用原料的驴皮属于胶原蛋白,并没有所谓神乎其神的疗效。

涨价

策略恐怕难以为继

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以来,东阿阿胶的产品频频开启涨价模式,却很难遮掩东阿阿胶销量下滑的现状。

公开资料显示,2010年至2017年,产品共提价11次。其中2016年东阿阿胶提升出厂价格14%,2015年提价幅度为15%,2014年经历两次提价,分别为19%、53%,2013年提价幅度至少在30%以上,2012年提价30%,2011年提价高达60%,而2010年当年提价三次,分别为20%、5%、10%。

2011年至2017年,公司的销售毛利率分别为66.17%、73.65%、63.48%、65.54%、64.61%、66.95%、65.05%,毛利率波动并不十分明显。但同期净利率有较大幅度波动。同期,公司的净利率依次为31.54%、34.47%、30.37%、34.23%、30.05%、29.37%、27.73%,2017年较高峰年度相差近7个百分点。

东阿阿胶管理层人士表示,虽然普遍消费者认为东阿阿胶已经很高了,但除去原材料价格提升(驴皮价格提升)以及通货膨胀等因素影响,东阿阿胶当前的价格并没有过度上调,他认为企业变动幅度较小的毛利率为“价格并未过度上调”的依据。

广告

费5.13亿元是研发支出2.28倍

医药行业广告轰炸模式引发公众视觉疲劳和舆论界批评,尽管公司去年研发支出为2.25亿元同比增长34%,但与去年广告费5.13亿元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广告费用是研发支出2.28倍, 2017年1-12月实现营业收入73.72亿元,同比增长16.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44亿元,同比增长10.36%,净利润增速仅达到“两位数”的边。

深股

通大幅抛售

尽管一季度业绩并未出现明显增长,不过东阿阿胶前十大股东中不少仍然选择增持。其中,深股通席位一季度增持1516万股至4947万股,占比达7.56%,截至4月27日深股通席位仍持有东阿阿胶4865万股,占比7.43%;此外,证金公司在一季度也有增持,持股数量为1855.26万股,占比2.84%。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证金公司位列东阿阿胶第四大流通股股东,且持股数量较2017年末有所上升。2017年年末,证金公司持有东阿阿胶1573.42万股股份,占流通股比例为2.406%;今年一季度末,证金公司持股数量为1855.26万股,占流通股比例为2.837%,增持281.84万股。

不过,从昨日龙虎榜交易数据来看,深股通席位出现大幅出货的情形。昨日盘后数据显示,深股通买入东阿阿胶988万元,同时卖出1.69亿元,净卖出1.59亿元。另外,机构席位也呈现净卖出态势。其中,三家机构席位合计卖出7343万元,两家机构席位合计买入2819万元。

专家

评论

知名经济学者、财经评论家郭凡礼:东阿阿胶的提价是为了保证盈利。从近几年的数据看,东阿阿胶不停涨价,但是盈利幅度却保持不变,市场份额不断缩减。从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来看,东阿阿胶的销量增长正在减速,市场难以扩大。为保证今年净利做到和前两年一样增幅在10%以上,在销售量难以增长的情况下,东阿阿胶能做的只有涨价。从2005年东阿阿胶持续推进聚焦主业和价值回归战略以来,东阿阿胶销售收入上涨了5倍,而净利润则从2005年的1.14亿元增长了14倍。目前东阿阿胶每涨价30%仅会流失10%的客户,因此,涨价会为东阿阿胶带来更多的利润。

医疗战略咨询公司LatitudeHealth合伙人赵衡:东阿阿胶前三季度净利增长仅为1.7%,代表公司净利增长已经出现乏力。在销量下滑的情况下,东阿阿胶要维持公司整体营收和利润增长只能通过提价的方式。由于饮食方式发生改变,现在消费者体质和以前有所不同,阿胶市场很难再有较高的增长空间。这种情况下,东阿阿胶持续提价将对公司未来市场可能产生一定影响。

中国食品产业评论员朱丹蓬:目前的东阿阿胶有点黔驴技穷的感觉。在可创新空间不大、新品推广不成功的情况下,提价是东阿阿胶保持营收净利双增长的方式。不过,频繁的提价会让消费者反感,现在市场上可选择的产品较多,持续提价会让一部分消费者放弃购买东阿阿胶产品。

——END——

选自“外盘易(ID:Waipanyi_com)”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盈亏承诺;期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