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
桂林不但有好山水,還有很多歷史名人,不信請看僅僅是近現代以來,桂林就名人輩出,下面介紹八個:
1.唐景崧(1841-1903),灌陽人。1884年中法戰爭後到臺灣任職,從臺灣道到布政使再到署理臺灣巡撫。甲午戰爭後清廷棄割臺灣給日本,唐景崧被軍民推為“臺灣共🈴國大總統”,領導抗日。晚年醉心戲曲改革,首創桂劇。
2.李宗仁(1891-1969),臨桂人。民國新桂系首領,政治家,曾任中華民國副總統、代總統,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北伐名將、抗日名將,1949年去美國,1965年葉落歸根返回大陸。
3.白崇禧(1893-1966),臨桂人。民國時期新桂系首領。北伐名將、抗日名將,軍事家,人稱“小諸葛”。曾任國民政府國防部長、華中軍政長官等要職,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1949年去臺灣。
4.馬君武(1881-1940),桂林人,生於恭城。留學日本和德國,是中國取得工科博士第一人。追隨孫中山先生,任總統府秘書長等。學識淵博,精通多種外語。
5.梁漱溟(1893-1988),桂林人。國學大師,享譽國內外的學者,哲學家、教育家,被稱為中國“最後一個大儒”,發表了大將有影響的著作。曾任全國政協常委。
6.張淦(1897-1959),桂林人。國軍陸軍中將,曾任兵團司令、華中長官公署副長官,1949年在廣西博白被我軍俘虜,關押至功德林戰犯管理所,1959年病逝。
7.石覺(1908-1986),臨桂人。國民革命軍陸軍二級上將。參加過多次對日作戰,做過兵團司令等。1986年病逝於臺北。
8.李天佑(1914-1970),臨桂人。參加了百色起義,抗日戰爭時期參加了平型關大捷。解放戰爭時期在四野,人稱虎將。建國後任廣西軍區司令,廣州軍區第一副司令、代司令,副總參謀長等。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是57名開國上將之一。
文綜史組
大多數都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卻不知道桂林也是一座文化名城。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桂林這方水土上養育而成的桂林山水文化,就是由一種獨特的自然山水環境和人文生態環境所造就的。在古時候,來桂林的文化人,主要是一些到桂林任職的官員,這些官員中也許多還是“貶官”和失意文人。
不過我覺得桂林的歷史名人中,李宗仁這位名人不得不提。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廣西或者在桂林,李宗仁這三個字都絕對是個聲名顯赫的名字,這個名字,出自桂林臨桂鄉下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成為桂林家喻戶曉的人。
李宗仁廣西桂林臨桂人。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中國國民黨“桂系”首領,中華民國首任副總統、代總統。他北伐前致力兩廣統一,不僅是北伐戰爭中有著重要影響的一位人物,也是奠定北伐的基礎,促成北伐的關鍵人物,在北伐戰爭中屢建戰功。抗日戰爭時期,因指揮了著名的臺兒莊戰役而贏得聲譽。是中國現代史上一位極具影響的人物。
桂林新鮮事
我在桂林讀書四年,住在最具文化底蘊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桂林靖江王城裡,之後又在桂林工作兩年,平時對桂林歷史和文化又有點小興趣,所以對桂林歷史名人有一點了解。憑我的瞭解和理解,我覺得桂林籍又有較大影響能稱為桂林名人的有很多人,主要是以下幾位:
1.陳繼昌,桂林臨桂人。生於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狀元。由於陳繼昌抱病應殿試而連中“三元”(解元、會元、狀元)而聲名大振,故有“三元及第”之稱。他是清代200多年中2個連中三元的兩個狀元之一,也是中國科舉史最後一位“三元”狀元。在全國重點保護文物單位桂林靖江王城的城牆上至今尚有為紀念他而刻的“三元及第”幾個大字!他在桂林影響力極大的另一原因,估計也跟他的家族尤其是他爺爺有關,他的家庭是“五代連科”的名門望族,他爺爺陳宏謀是清代雍正王朝進士、乾隆時期著名的清官和宰相!
2.李宗仁(1891年8月13日-1969年1月30日),字德鄰,桂林臨桂人。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中國國民黨“新桂系”首領,中華民國首任副總統、代總統。他是北伐戰爭中有著重要影響的一位人物,北伐前致力兩廣統一,奠定北伐的基礎,促成北伐。他不止在廣西,乃至在全國都有很大的影響力,這跟他曾經作為新桂系頭號首領逼得蔣介石兩次下野,最後還成為中華民國首任副總統、代總統有很大關係!可以說,他是桂林現代影響力最大的政治人物。
3.白崇禧(1893年3月18日——1966年12月2日),字健生,桂林臨桂人,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譽為“小諸葛”。軍閥新桂系代表人物,與李宗仁合稱李白。抗日戰爭爆發後,二人動員廣西的軍隊抗擊日軍,合作指揮多場大戰,屢有勝果。曾獲青天白日勳章、抗戰勝利勳章、英國巴士武士勳章等。後擔任“中華民國國防部長”。個人覺得,他之所以出名,除了因為他的足智多謀而被譽為“小諸葛”之外,另一方面是粘了李宗仁的“光”,能跟與李宗仁合稱為“李白”,其意義和影響都非同一般!
4.馬君武(1881—1940),廣西桂林人,中國近代獲得德國工學博士第一人、政治活動家、教育家。大夏大學(今華東師範大學)、廣西大學的創建人和首任校長。1902年留日期間結識孫中山,1905年參與組建中國同盟會,是中國同盟會章程八位起草人之一,《民報》的主要撰稿人。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後,參與起草《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及《臨時政府組織大綱》,旋即擔任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實業部次長,後又擔任孫中山革命政府秘書長、廣西省省長,北洋政府司法總長、教育總長。是中國國民黨元老級人物。1924年,馬君武開始淡出政壇,精力逐步投入教育事業,先後擔任華東師範大學)、北京工業大學、中國公學、國立廣西大學等學校校長。馬君武之所以出名,一是他國民黨元老級的革命生涯以及和孫中山的親密關係;二是他以其改造中國的封建教育體制、力推現代高等教育的理念奠定了他在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的地位,與主張“思想自由,兼容幷包”的蔡元培同享盛名,有“北蔡南馬”之譽,他是桂林乃至廣西現代史上文化領域最具影響力的教育家。
5.李天佑(1914年1月8日—1970年9月27日),桂林臨桂人。1928年入桂軍當兵。1929年參加百色起義並加入中國共產黨。按資歷,李天佑在抗戰時期僅僅當過團長、副旅長、代旅長等職,他比不了同樣是桂林人的周子昆(1901年-1941年),周子昆曾是中國工農紅軍和新四軍高級指揮員,1941年犧牲時任新四軍副參謀長兼新四軍教導總隊總隊長,但1941年就犧牲了。李天佑是幸運的,他參加瞭解放戰爭,為全國解放立下赫赫功勳,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此後還先後任中共中央委員、國防委員會委員,最後官至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李天佑之所以能成為桂林的名人,主要是因為他是我軍的開國上將,是百色起義走出的僅有的兩個開國上將之一,也是廣西僅有的兩個開國上將之一,歷史把他推成了桂林最優秀最傑出的中國共產黨員和革命軍人。
有意思的是,以上桂林最出名的歷史名人,除了馬君武,其他人都是出自同一個縣――臨桂縣(今臨桂區),臨桂縣不愧是歷史文化名人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