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花开蒂落,吉利的“莲花”能干什么,在干什么?

吉利参与马来西亚宝腾集团的资本重组,把“合资“模式延展到东南亚。吉利品牌的汽车将实现当地生产和销售。其中附带的一个“小项目”却更让我这样的汽车爱好者兴趣昂然。就是吉利从宝腾手中接过英国路特斯51%的控股股权。

由于成功振兴了沃尔沃,吉利这家中国企业及其老板李书福在欧洲商界的声誉很高。这甚至为他突袭般地持有戴姆勒超过9%股份成为其最大股东一事预先创造了“人和”的气氛。我在访问英国莲花期间,这里的英国员工对莲花未来的发展抱有很大的期待。

注:历史上,Lotus汽车公司一直被按照词义译成“莲花”,但并未注册这个中文名称。现此名称已被他人注册,故采用路特斯为官方名称。后面,本文将使用“莲花”这一词义翻译,是便于对它有长期了解的读者阅读。

“吉利带来了很多资金,等着看,我们会做出什么吧。”这是我在探听莲花未来新产品时听到的话。尽管他们没有得到授权提及未来的新产品。“我们不是要改变莲花的产品特色,而是要拓宽产品线。”新任CEO冯擎峰说,“莲花公司新的10年规划已经获得董事会批准实施。”

作为一个年产仅1600辆的袖珍车厂,它未来10年会有何作为?这样提问似乎视野过于狭小了,应该这样问:吉利未来10年打算让莲花如何作为。已经被提到过的SUV这次被进一步确认,而且,2019年时,新的中国工厂将正式公布。在上海车展,还将正式对外发布新产品规划。今年秋季,莲花EVORA将在宁波发布,再一次正式进入中国市场,新的经销商网络也在建设之中。

与过去不同,这是个讲究体验的年代。莲花将利用吉利拥有的赛车场以及合作的赛车场开展莲花跑车的体验并开设驾驶学院。其首席试车手也是品牌大使的第一人选。这些活动可视为补上高端运动品牌营销的必修课。

有什么创新吗?在冯擎峰眼中,英国的汽车文化产业很有用处。他在计划将这个部分引入中国。在古德伍德每年举行的速度节和经典车活动,目前国内几乎是空白。吉利应该出面争取政策法规上对汽车文化产业的支持。莲花在汽车工程方面享有声誉,这一点与保时捷相似。至少,保时捷给莲花提供了一个可见的具体目标。卡宴对保时捷的作用也可以作为一个借鉴。

冯擎峰评价说,中国汽车工业的制造能力已经被公认,就是能制造出高品质的汽车且低成本,所以,要想把莲花从手工小厂变为高档大牌,就必须在中国干。人们或许还能就莲花在轻型车身架构、底盘调校、空气动力学、动力系统升级等方面展开想象。

这些技术自然会在整个吉利集团体系中发挥比过去大得多的作用。但也必须清楚,这些技术,是基于极小的产量和极短的产品线而言的,它的边界并不宽,需要投入可观的精力和财力拓展。当然,有沃尔沃的先例,几乎没人怀疑吉利这方面的能力。不过,在可见的时期内,新SUV的研发和制造是无可替代的核心。它不仅意味着真金白银的投入,也意味着这个与保时捷同龄、同类的品牌能否从知名变成伟大——在中国人手中。

挑战——参数不同的公式

我不认为吉利在沃尔沃的经营上获得了成功,就能用同样办法把莲花也搞成功,这显然是参数非常不同的两个公式。沃尔沃是一个体系完备的大批量汽车企业,只是因其控股公司福特自身的经营管理困难才予以出售。莲花同样有自己的体系,但这个体系乃是基于小批量手工制造而形成的。

针对沃尔沃,吉利所做的是克制自己“控制”的冲动,发挥沃尔沃自身的能动。这个实践在过去8年中进行得十分成功,成为汽车产业公认的亮点。但是,沃尔沃的实践并不能复刻到莲花上。无论从技术还是产品上,莲花都不适应“批量”这个汽车工业最重要的词汇。它是一朵开在“灵感”池塘中的花。自其创始人克林•查普曼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去世后,这家公司就一直处于财务困境和不停的转手之中。当吉利接手时,莲花已经几近凋零,它所处的池塘,也几乎没了“灵感”这种营养。也就是说,无论技术储备还是技术人才,莲花都近似弹尽粮绝的程度。它的手工生产方式,可以拿来讲故事,却无法拿来赚大钱。

参观莲花公司,你能看到的内容并不多,也并不深。铝制车身是它独有的,也在跟大学等机构合作研发改进,但仅用于自己产量微薄的小型跑车。空气动力学,更多是对早期查普曼天赋异禀的回忆,因为根本不可能用得起风洞测试。底盘工程,是目前还能对外承接一些技术服务生意的部分,托中国汽车业发展的福而已。没有自己的动力系统是它的缺失之处。在升级丰田发动机的动力以匹配自己跑车方面,莲花更像是个专业改装商。

所以,虽然也具备汽车工程咨询和汽车制造两个支点,莲花的边际跟保时捷相差几个数量级,这种级差,是绝对要避免去进行“把莲花按照保时捷那样打造”这种类比思维的,这很容易陷入不切实际的误区。19亿美元复兴莲花,气魄和财力显示出来了,办法呢?所有办法都意味着冒险,也就是说,成败未定。其实,把莲花打造成保时捷、法拉利的竞争对手,本身就不是所谓的“复兴”,而是“再造”了,等于就是二次创业。

第二次创业,莲花需要什么?

钱,数量已经不是问题,问题是怎么使用。灵感,才是最重要的,也就是组建起充满灵感的工程技术队伍。它是让花朵艳丽开放的养分。钱,只是用来购买它而已。以莲花为基点,对未来汽车技术进行长期性的底层开发,拓展其工程技术能力的边际,对整个大吉利集团是值得的。将轻量化车身架构、空气动力学和电动化相结合能发挥莲花的技术特色。所以,我们看到吉利为莲花指派了一位技术型CEO,冯擎峰,他兼任吉利集团的CTO,首席技术官,领导开发的项目包括48V轻混系统。

良性周转,也是莲花所急需的。现在的产品肯定没办法达到这一点。在中国建厂,生产SUV之类的新车,主要还是借助这个世界最大最活跃的市场。面对的问题是品牌认知。欧美市场对莲花认知久,但困难可能也在这里。几十年不成功的经营使品牌生锈而不是给它抛光。中国市场基本无人知晓,怎样一上来就让顾客将它与保时捷类比并给予它高端车的估值呢?2019年,我们将获知莲花在中国的建厂和生产计划。要得到正式的产品恐怕还再需要两三年。不出意外,那将是电动车全面引领潮流时期的开始。

莲花,它必须再次绽放,比第一次更娇艳。

本文作者为踢车帮 夏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