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促华夏幸福落子江门

梁许赞率团赴华夏幸福与河北固安工业园区考察 力促华夏幸福落子江门

江门日报讯 (文/通讯员/邱华德) “作为地方,我们希望能抢抓机会、抢抓机遇,三年的事一年做,十年的事三年做,加快发展。”4月14日,副市长、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江海区委书记梁许赞率团先后考察了河北固安工业园区、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夏幸福”)总部和该公司在中关村的太库孵化基地,在与华夏幸福战略发展中心副总经理李学瑞、华夏幸福海南区域运营总监李伟庆等人座谈时,梁许赞如此表示。同时,他希望华夏幸福能尽快布局华南,落子江门,把华夏幸福的产业服务带到江门,促进地方发展。

高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江海区区长周惠红,市政府副秘书长梁启华,高新区(江海区)领导庞正华、黄伟权、唐建安、李国和与市、区相关部门负责人陪同考察。

高新区与华夏幸福的理念是一致的

华夏幸福创立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产业新城运营商,坚持“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理念,确立以产业新城为核心产品的业务模式。目前,该公司资产规模超1000亿元,投资运营的产业新城主要布局于京津冀、长三角和环沈阳区域,事业版图分布在北京、河北、天津、辽宁、江苏、浙江等地,辐射全国20余个区域。

“江门是广东省委、省政府实施‘珠西战略’的主战场,在‘十三五’期间,将重点推进珠三角(江门)国家自创区、大广海湾经济区与中欧(江门)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区等三大平台建设;着力打造轨道交通、重卡和商用车、新材料新能源及装备、教育装备、大健康等五大产业集群。”在与李学瑞、李伟庆等人座谈时,梁许赞着重推介了我市的投资环境和发展机遇。他说,江门是中国最大侨乡,拥有400多万的华侨华人,当中很多人既有知识、技术、资金和重要影响力,也有回家乡投资创业的强烈意愿。

“今天我带来的团队,都是负责干具体工作的,都是非常能干的,充分体现了我们合作的决心。”梁许赞表示,江门高新区与华夏幸福在推进产城融合的愿望、思路是一致的。他说,江门高新区是国家级高新区,拥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国小微“双创”基地示范城市核心区、“侨梦苑”、“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等品牌,具备了产城发展的空间、成熟的产业基础等合作条件;下一步,将组成市、区两级的团队对接华夏幸福,以“四个一”的工作机制,全力以赴做好各方面的工作。

此前曾到过我市考察的李伟庆十分看好江门和江门高新区的潜力,高度评价了我市的投资环境、人文环境,并表示将尽快促成高层间的访问对接,促成双方的合作。

固安的模式可复制到华南地区

在河北固安县,考察团首先参观了固安规划馆,实地考察了新材料产业园鼎材科技、京东物流、卫星导航产业港、肽谷生命科学园、孔雀湖和自行车公园等项目,重点了解如何提升园区规划、招商、建设、运营和管理水平。

随后,考察团与固安县政府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华夏幸福的陪同人员进行座谈。会上,固安县委副书记王文强详细介绍了固安县的发展现状和与华夏幸福合作的情况;李学瑞则介绍了固安产业新城建设的市场化运行机制——PPP运行模式、产业新城的特征及优势、合作的基本原则等方面的内容。

据悉,固安隶属于河北廊坊市,2002年,全县年财政收入不足亿元、发展水平位列廊坊市十个县(市、区)中的后两名;当年,该县引入了华夏幸福,并利用区域优势和清华、北大、中关村的人才技术优势,如火如荼地打造北京正南面的创新中心。2015年,该县财政收入55.9亿元,公共预算收入35.7亿元;“十二五”期间,该县财政收入平均增长超过40%。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国内首份《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2015)》中,固安凭借突出的创新能力,在“中国县域经济创新力50强”榜单中排在第三位,同时位列“全国县域经济发展潜力百强县”的第十,成功跻身“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百强县”。

“固安的经验非常值得学习,其模式是可复制的。”在座谈会上,梁许赞如此表示。他认为,固安自始至终都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与华夏幸福合作推进工业园区建设,主动接受北京的产业辐射,使固安从传统农业县向工业大县、财政强县转变;闯出一条符合地方的创新发展之路,创造了一个可复制的开发模式。

“作为珠三角的一员,江门加速发展的意愿很足,希望接下来与华夏幸福进一步加强沟通,在华南地区复制固安的模式,扩大企业投资,促进地方发展。”梁许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