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傳:看來宮斗並非特指女人,皇帝爲救如懿就沒停止過和她們斗

乾隆的形象被塑造過許多種,霸氣的,多情的,溫柔的,戲說也好,正說也罷,似乎每一部有關乾隆的影視劇播出後,觀眾的心中都多一個乾隆的形象。這一次看了《如懿傳》,霍建華版的乾隆是一個最懂得周全的人,他心思細膩又顧全大局。他有血有肉有感情。都說天家無真愛,但他對如懿確實真愛。都說後宮佳人如雲,最不缺的就是子嗣,但他每每失去孩子都痛苦萬分。都說皇帝無所不能,但是他有難處時也同樣連一個女人都保護不了。都說皇帝的權力至高無上,但他為了制衡朝臣也不得不為難自己,與有著龐大家世背景的後宮女人們一起宮鬥,這樣的一個帝王形象是走下神壇的,是更合乎邏輯與經得起推敲的。

這些年看宮鬥劇很容易忽略皇帝,因為皇帝經常視為擺設,有時竟也成了只會翻牌子的夜遊神,只要關注那些侍過寢的妃嬪如何斗的披頭散髮,不死不休就好,劇情的精彩都是這半邊天撐著。而《如懿傳》中的皇帝是把劇情的看點分了一半去,值得仔細品味。

如懿被降為庶人打入冷宮,按常理她的一切是可以終結了,一同終結的還應該有先前所有後妃對她的陷害、嫉妒,但是如懿不同。所有人都知道皇帝對如懿情深,就憑著這道護身符如懿不死,就會有翻身的可能。於是,忙壞了冷宮之外的人,她們仍然要設法趕盡殺絕。這一點是皇帝未曾預料的。他以為冷宮之禁是暫時保護如懿最好的方法,但並非如此。

宮鬥,永遠花樣翻新,層出不窮。無奈皇帝只好加入到她們的陣營。其實,宮鬥一點不比權謀的殺傷力弱,反而更加兇險。因為權謀只要爭得你死我活就可分出勝負,而皇帝加入的這場宮鬥,他想要的是這些女人們都活著,畢竟皇帝的女人,身後多半家世顯貴,權高位重,一旦有所牽連,便很可能動搖一方勢力,令朝堂震盪,這些都是在皇帝考慮範圍之內的,所以,皇帝必須設法周全。

都說後宮的女人只會討好皇帝,換個角度看,皇帝又何常不是在設法安撫后妃。且看他明明知道皇后的所為,卻也得禮遇有加,相敬如賓;且看他明知道慧妃盡撒嬌之能事,來掩蓋謀害如懿事實,他也必須要假意哄著,全做寵愛;且看他對阿箬雖已厭惡之極,但表面上卻頻繁加封等等,對於一個帝王來說,這樣的做法初看便是縱容,仔細衡量方知一切都是他整盤棋局的弈棋之法,方寸未亂。

新近更新的劇情,讓人心生希望,因為在皇帝看似到處留情的花心之上有真情在,有顧慮在,更有謀略在,如懿的苦盡甘來終於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