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當警營「紅人」」你的眼裡,有我的微笑——聽紅土地女警講述她的故事

今天,警營“紅人”又和大家見面啦!

她工作在九江修水這片紅土地上,

她從事的是一線窗口服務工作,

每天面對面與老百姓打交道,

始終有著為民服務的滿腔熱情,

和幫危扶困的真誠善良。

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她的感言。

我叫丁玲凡,

今年32歲,修水路口鄉人。

2008年7月畢業於九江學院英語教育系,

2008年9月分配到全豐鎮中心小學任教,

2011年9月通過公務員考試,

成為了修水縣公安局古市派出所戶籍民警。

從事戶籍工作已經7年。

我的工作地點

古市派出所下轄古市、路口“一鎮一鄉”,

22個行政村、6萬多人。

上任第一天,

我就被密密麻麻的戶籍檔案看懵了。

所長告訴我:

戶政窗口是公安機關直面群眾的一個窗口,與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關乎老百姓的“生死” (出生入戶、死亡註銷)大事,來不得半點差錯。你要將轄區的人口分佈、各行政村的人口數量了然於心,並認真辦理出生入戶、死亡註銷、身份證、戶口等業務和各種檔案材料的收集與整理,確保萬無一失。

我的工作方法

為了加快熟悉業務,

我白天上班,

晚上就一本一本檔案翻閱,

並對照電腦進行對號入座。

6萬多人的戶籍檔案,

我花了半年多時間查閱、熟悉。

現在,

我閉上眼都知道每個行政村檔案擺放位置,

熟悉每個行政村的人口出生、死亡;

遷移、註銷等動態情況。

為了給辦事群眾提供一個舒適整潔的環境,

我堅持每天最早上班,

一進辦公室便拿著抹布、拖把打掃衛生,

儘量做到一塵不染。

上班後,

我會笑臉相迎坐在辦公桌前等候,

讓前來辦事的群眾按先後順序排好隊,

然後開始為群眾辦理業務。

對於材料不齊的耐心作出解釋,

並一次性告知所需補充的材料,

還會提供溫馨的便條,註明所需材料,

以免辦事群眾轉身就忘,避免“來回跑”冤枉路。

我的工作故事

1992年出生的冷述福,

9歲那年父母離異,

後來他跟著父親一直在廣東務工。

這麼多年來,

他一直沒有戶口,成了個"野人",

過著東躲西藏、擔心受怕的日子,

不僅結不了婚,

而且出外坐車只能搭乘私人的車子,

務工進廠都是些小廠。

今年5月23日上午剛上班,

冷述福就找到我要上戶口。

我仔細瞭解他的情況,

看到他滿臉無助的樣子,

心裡很不是滋味,

當即把情況向所領導作了彙報。

為了幫助冷述福辦理戶口,

我先後到縣公安局戶政科請示、找相關村民座談,

光僅證明材料就做了30多頁,

最後在他家一個角落裡找到當年手寫的戶口薄。

通過近一個月時間的努力,終於幫辦理了戶口。

接過戶口後,冷述福眼淚汪汪,

感激地說:

這下好了,我再也不是‘野人’了。我可以堂堂正正地說我是畫坪人了。

接待群眾中,也並不是一帆風順。

一天下午,我剛上班不久,

一位酒氣熏熏的男子來到窗口前,

衝著我大聲說他兒子的戶口年齡弄錯了。

我耐心地詢問他錯在哪裡?

可他不但支支吾吾答不上來,

還聲稱給他兒子改年齡,

就不讓我正常工作。

此時圍上來很多人,

同事見狀,

將男子勸到會議室休息醒酒。

事後經調查得知,

因為他兒子下個月就要結婚,

但還沒有到法定年齡,

所以硬是要將年齡改大一歲。

酒醒後,

該男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要向我道歉。

與老百姓接觸多了,

深知他們的不容易,

他們當中的很多人都是善良的,

一時的糊塗又何以緊追不放,

原諒不也是一種寬容嗎?

所以他的道歉被我婉言謝絕了。

我遭遇的“滅頂之災”

按理說,做戶籍警是任何風險的,

然而,

去年修水先後遭遇了兩次50年一遇的洪災,

我的戶籍資料也遭遇到“滅頂之災”!

6月30日晚上,古市集鎮被淹。

所里民警外出抗洪搶險,只留我一人值班。

誰知洪水說來就來,

一眨眼功就湧進了派出所。

我心裡十分著急,

因為一樓的辦證大廳裡那一本本戶籍檔案,

還有出生證、遷移證不能被淹。

我拼命地衝下樓,無奈洪水越進越深,

10多分鐘時間水位就超過1.6米深。

望著一點一滴被淹沒的辦證大廳,

我的眼淚一下子滾出來了,

那是我的心血、我的全部呀……

我想打電話給同事,可是手機沒有了信號,

那一刻,我無助的癱坐在二樓的扶梯口邊。

洪水退卻後,

望著滿目瘡痍的辦證大廳,我欲哭無淚!

接下來的半年多時間,

我和同事一道,重新打印了6萬多份常住人口表格,

將那些沾滿汙泥的出生證、遷移證一份份曬乾,

用乾布巾每張小心翼翼擦乾淨。

至於加了多少班、受了多少累、吃了多少苦,

我自己都算不清了。

但是重新打印的常住人口表格沒有一份出現差錯。

我的愧疚

如果有人問我,

這7年的戶政崗位,讓你最愧疚的是什麼?

我會毫不猶豫地說:“沒有照顧好家。”

我丈夫長年在外務工,公婆身體又不好,

一對雙胞胎兒子今年9月才滿兩歲。

為了不耽誤工作,

我將大兒子送到路口公婆那兒,

小兒子送到縣城姐姐那兒。

週一到週五,除了在所裡值班,

我就到公婆那兒去陪大兒子,

雙休日就到縣城姐姐家陪小兒子。

每次去見兒子,

我的內心總要好一陣激動,

每次分別後又要難過好一陣子。

如今,兩個兒子都能叫媽媽了,

每次見面,

兒子一句“媽媽”後歡快地撲向我的懷抱時,

我的眼淚就流下來。

是啊,我是一個不稱職的母親,

但又有什麼辦法呢,現在所里人手緊,

窗口上就只有我一個人,

除了法定的休息時間,

其餘沒有一天空餘時間來陪陪兩個兒子,

即便是週末,母子三人也不能團聚呀。

然而,唯一讓我感到欣慰的是,

我的工作得到各級領導、同事和轄區群眾的認可,

這是我前進的巨大動力,是我做好工作的力量源泉。

我將繼續忠於我的崗位、忠於我的事業,

做一個合格的民警,無愧於戶籍警這個光榮的稱號。

快動動手指,為你心中的警營”紅人“點贊、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