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鱼搁浅海滩,村民割肉度日,十天后村民流泪祭祀

宋高宗绍兴十八年(公元1147年),漳州漳浦县(今属福建)敦照盐场,位置处于海边,武将陈敏来到这里,向打渔人买沙鱼用于作线。一天有一个海鳅趁涨潮时游进港口里,潮水退落以后,海鳅却游不走了,就静静的卧在港口里。

当时港口里的水有一丈五尺深,这个大鱼估计有两丈多长,几千斤重。附近百姓就把长梯子架在大船上,想爬上海鳅的脊背去看看,但是还差一丈多仍够不到海鳅的脊背由此可见鱼真的很大,百姓也就只能作罢。

​恰巧当时粮食欠收,百姓都没有饭吃,正在四处找吃的,于是周围的人都来割海鳅肉回家去吃。这一天割掉的海鳅肉大约有几百担,但海鳅一动也不动。第二天,有人剜海鳅的眼睛,海鳅才感到疼痛,在水里摇晃着身体,海鳅旁边的船都被掀翻了,幸而没造成伤亡。之后大约有十来天的时间,才把海鳅的肉割净。依靠海鳅肉度过难关的人很多,海鳅的骨头都能作舂米臼用。

最后鱼肉吃完,村民剖开鱼腹后,发现一个人横卧在里面,看那人的皮肤颜色跟活着一样,大概是刚被这个大鱼吞进腹中的,而大鱼就在海滩上搁浅。村民纷纷猜测这是大鱼想要救这个人,才在海边搁浅,要不然这么大的鱼谁能抓的住呢?村民就集体出资,流着眼泪为大鱼做了一个空坟地,时常祭祀。大家对这个大鱼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