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工鈿(民間故事)

萬芊

丁亥年春,陳墩鎮幾十戶商賈大戶願意出資在紅木橋堍鎮公所旁建一座鎮公堂。經商議,破土後的諸如籌資、購料、招匠人、監工、付工鈿等所有事宜均由鎮商會陳會長操持。陳會長喚了本家兩個內侄做幫手。建公堂事宜進展還算順利,只半個月工夫,陳會長他們就籌集了絕大部分的款項,鎮長大人更是鼎力相助。

黃梅天一過,應召的香山幫匠人便入場開工。

香山幫匠人是江南一帶有名的匠人。據說,明代設計天安門的香山高人蒯祥,便是他們的鼻祖。好多蘇州園林、皇家宮殿,都出自他們的巧思、巧手和絕技。

這回應召的香山幫匠人的大師傅是姚大,徒子徒孫大多姓姚,師承有序。姚大和眾人一起吃住在工棚,至寒露,公堂便結了頂,姚大讓大徒弟姚木帶兩三徒弟收尾。按入場時商議,匠人吃住由陳會長安排,收尾時先付少些工鈿,年前付清全部。

然而第二筆工鈿陳會長總有推託,一直到大年二十九還沒兌現。姚大實在耗不起,留下姚木,自己先回了香山。

年二十九夜,陳會長設宴款待姚木,一口允諾,酒足飯飽後,定奉上餘下的七十塊大洋。七十塊大洋究竟有多少?足足可以養活幾十家子,上百口老少,忙了大半年的匠人們,家家都伸長脖子等著這活命錢。

酒,確是好酒。紹興的陳年甏裝老黃酒,喝下去,喉嚨黏黏的。姚木雖是吃百家飯的,但這麼好的酒,還是頭一回入口。

姚木酒量好,卻不貪杯,見他小口抿,應酬著,陳會長不幹了。

八仙桌上,放著七十塊現大洋,陳會長說:“一盅一塊現大洋,你喝七十盅,便如數給你七十塊現大洋,一塊不少。你若不行,讓你家姚大來。”姚木自知今晚已被陳會長逼入絕境,為了百十口老少的活命錢,他只能豁出去了。

陳會長倒也是個仗義之人,請姚木當著鎮上最德高望重的幾位老者的面,把七十塊現大洋一一驗過,確保塊塊大洋封好後,開始上酒。

陳會長請人端上來的酒盅並不小,他笑著說:“姚木老弟,請別介意,我陳某在鎮上也是出頭露面的人,酒盅太小,被人笑話,說是我陳某款待香山師傅小氣。”

話是這麼說,姚木不可能一口氣喝下這麼多酒,他心裡也在打鼓,快喝也是醉,慢喝也是醉。慢喝,陳會長可能趁他爛醉如泥時,在大洋上做手腳。於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姚木先吃了幾隻塞肉水面筋墊墊底,隨即,像喝水一樣,一口氣把七十盅老黃酒喝得滴酒不剩。一喝完,嘴也沒抹,拎起大洋便跑。

衝出大門,姚木用手指朝喉嚨裡用力一挖,那一肚子的酒水,噴了一地,引來好幾條餓狗爭食。姚木一路走一路噴,餓狗一路跟著爭。姚木沒醉,狗都醉了。

陳墩鎮到香山,旱路一百里。其間,還要擺幾個渡口。姚木把現大洋貼身紮結實了,一路快走,逢渡口,自報“香山幫姚木”,便會有船家起身擺他過河,有的不但不要擺渡錢,還塞些鍋巴、山芋讓他路上充飢。大家都知道,香山幫技藝好,人也好。

一路快走,半夜時分,姚木已經走了一半路。到斜涇浜渡口,正要找渡工,卻見星光下停著一艘拉渡船。這種渡船兩岸都可以拉,沒渡工也不礙事。就在姚木跳上船還沒站穩之際,船裡突然竄出兩個漢子,一個緊緊勒著他的脖子,一個拉扯著他的腰間。姚木自知遇上了亡命歹徒,渡船搖晃著,他根本使不出勁,歹徒死命勒他的脖子,讓他喘不上氣。情急之下,姚木使出全力一彎腰,伸手在褲腿邊綁帶裡抽出防身的木工平鑿,只一鑿,便扎中一歹徒的大腿。歹徒大叫,倉皇逃竄。另一歹徒見姚木手持利器,怕了,也撒腿就逃。

姚木驚魂未定,拼命拉繩,上了對岸又一路飛奔,實在奔不動時,就趴在田溝裡,看四周動靜,吃些東西。

天亮時分,姚木終於回到了香山。叩開姚大的家門,喚上幫裡的匠人們,姚大當著眾人的面驗錢。結果,讓所有的人一下子從酷暑掉入寒冬。那些大洋,一大半是假的。頓時,場院裡絕望的哭聲抽泣聲連成一片。

姚木想了想,說:“兄弟們,你們派幾個人護著這錢跟大師傅去陳墩鎮論理,我帶些人,去找一個腿上有鑿傷的漢子……”

姚大到了陳墩鎮,陳會長死不承認,還叫來幾位見證的長者,姚大空口無憑。事情鬧大,驚動了鎮長,可鎮長也沒法子,大洋是姚木一塊塊驗過的,有長者見證,他一個人拿出門後,事情就說不清了。

姚大隻能怏怏而歸,香山幫的匠人們含著淚過了一個從來沒有過的心酸年。

直到大年初四姚木才回來,一回來便聯合眾人再去陳墩鎮。陳墩鎮鎮公所裡,商賈大戶和鎮長都在。

見人已到齊,姚木便道:“我當日半路遇襲,劫我的就是陳墩鎮人,此人腿上受傷,現在正在家裡休養,我的幾個徒弟在他家四周已經蹲守了一天一夜,我猜,大家和我一樣也想知道這人究竟是誰吧!”

原來,發現拿到假錢後,姚木分析了整件事的來龍去脈,馬上鎖定了劫匪的住處,也找到了為劫匪治傷的郎中,據說縫了七針。

眾人趕到歹徒家一看,都愣了,是陳會長的一個本家內侄。眾人都非常憤慨,責問道:“我們各家出的錢,哪兒去了?!”

真相大白,香山幫匠人們拿到了真正屬於自己的工鈿,補過了一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