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唯一的皇家尼姑寺院「皇姑寺」有什麼樣的傳奇故事?

蕭曉四姑娘


北京有個尼姑院,這院兒可不簡單,住過皇帝的御妹,而且明清兩代,這裡香火極其旺盛。

那麼,這座尼姑院到底有著怎樣的故事,為啥皇帝的御妹要出家呢?

“皇姑寺在哪裡”

這座尼姑院,民間俗稱“皇姑寺”,它位於北京石景山區西黃村。

其始建於明朝天順年間,名為“順天保明寺”,到了康熙年間,它被毀於大火,重建後改名“顯應寺”。但民間因為傳說這裡住過皇帝的御妹,所以一直叫皇姑寺。

“皇姑寺的傳奇故事”

關於皇姑寺,傳說很多,但無一例外的都將其指向了一個尼姑,她到底叫什麼如今不得而知,只說她姓呂。

相信很多小夥伴都知道明朝歷史上發生過的一件奇葩事“土木堡之變”,電視劇《女醫明妃傳》就是以此為背景。

在這次事件中,明英宗朱祁鎮受大太監王振的教唆,竟然御駕親征親自討伐蒙古瓦剌部,結果過於自信被人打的落花流花,自己也被俘,成了階下囚皇帝。

而在征途路上,傳說有一個姓呂的尼姑攔住了英宗,併發了瘋似的阻攔說她夜晚夢見菩薩顯靈,讓其一定要攔住皇帝親征,可當時英宗根本沒把這當一回事,依然親征,最後落了個被俘的下場。

後來在階下囚的生涯中,英宗恍惚間感到呂尼姑給他送飯送水,所以當他復位後,感念這位呂尼姑,故下詔敕封其為御妹,擴建黃村寺,御賜寺額,民間俗稱為皇姑寺。

“皇姑寺長啥樣”

皇姑寺和傳統的道教寺廟差不多,而且因為和皇家沾親,歷代都香火旺盛。

你們看它的平面佈局,其中有一座核心建築——呂祖殿。這可不是供奉呂洞賓,而是相傳為呂姑的肉胎真身。

皇姑寺在很多小說裡出現頻率很高,比如有一本就說道:“皇姑寺是宮裡太后娘娘的香火院,不著皇親國戚大老爺家裡的宅眷,尋常人是進不去的。”可見它的地位極高。

小君最近去了一次皇姑寺,位置還挺難找,在高樓之間,它顯得有點孤獨,有點落寞。


宮殿君


皇姑寺本名顯應寺,位於北京石景山區西黃村,建於明天順年間,清朝康熙年間毀於火災,之後重修改名為顯應寺,清光緒九年重新翻修,1935年再次重新修復,皇姑寺由正院、東西跨院、老祖墳四部分組成,佔地12600平方米,寺內有兩口明朝的鐘,康熙年間御製的碑曾被砸毀,後經專家修復,成為寺內珍貴文物。

皇姑寺的傳奇故事得從它建寺不久說起,正統十四年,蒙古瓦剌首領也先率軍入侵明朝,太監王振鼓動明英宗御駕親征,英宗準允,率大軍親征也先,在途中遇到了皇姑寺的開山支持呂氏,呂氏攔住英宗的馬車勸阻英宗不要前去親征,說她夜間夢見菩薩顯靈,命她火速前往搭救皇上,諫言出師不利。

英宗對此不信,下令衛兵驅逐呂氏,繼續北上,之後太監王振自私,想讓皇帝從他老家過路,讓他光宗耀祖,但是大軍開過時,王振又怕大軍踐踏他家鄉的糧食,便讓大軍又原路返回,等大軍到懷柔附近時,輜重沒有跟上,王振讓大軍原地休息,最後明軍被也先追上包圍在土木堡,由於指揮混亂等原因,明軍全軍覆沒,英宗被俘。

被俘虜的英宗,想起呂氏的勸阻,後悔不已,睡夢中常常聽到呂氏在哭泣,規勸他要珍重,會苦盡甘來的。八年後,英宗重登皇位,感念呂氏,於是下詔封呂氏為御妹,擴建黃村寺(皇姑寺),御賜寺額,皇姑寺的大名從此在民間傳開。

由於皇姑寺與皇家沾上了關係,皇姑寺因此得到了官府的庇護,還被免除了糧稅,至此皇姑寺的香火也旺起來了。

如有錯誤,望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