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解析《红木》新国标与旧国标的不同之处!

自2000年出台的国标《红木》至今,已历时长达17年的时间,《红木》新国标终于宣布出台。这个消息受到了很多红木厂商、商家和红木爱好者的瞩目,人们最关心的莫过于新国标和旧国标有哪些不同?今天小编将给大家解析新国标与旧国标的不同之处,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国家标准委于2017年12月29日发布消息称,新《红木》国标(GB/T 18107-2017)将代替原《红木》国准(GB/T 18107-2000),于2018年7月1日开始执行实施。

从近日在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官网公布的新标准来看,新国标与旧国标相比,最直观的一点就是树种的变化,由原来的五属八类33种,变为五属八类29种。

从图中可以看到,树种的减少主要是由于有些树种被合并。紫檀属花梨木类中的越柬紫檀、鸟足紫檀被合并到大果紫檀;黄檀属黑酸枝类中的黑黄檀被合并到刀状黑黄檀。

也有被除名和类属发生变化的。柿树属乌木类中的蓬塞乌木被除名;柿树属毛药乌木由乌木类被归为条纹乌木类;铁刀木属鸡翅木类被改为决明属鸡翅木类。

让不少人失望的是,之前呼声很高的非洲酸枝木、巴西花梨木、赞比亚血檀等优质木材,并没有被列入新国标。新国标树种只减不增,意味着红木原材料将更为稀缺,合理利用显得更为重要,不然红木将来不是买不起,而是买不到。

以上就是本期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介绍,感谢阅读到这里的朋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也欢迎订阅我们的头条号,更多资讯,尽在源森木业,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