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不是我的家,不要跟我谈情怀 90后不愿去企业的原因很现实

近几年来,新闻里网络上招工难,民工荒的消息铺天盖地。很多老板也愁招工的事情,望着大把的订单,因为没有足够的人手干活而不敢接。70后的能吃苦,但是文化水平低,学习能力差,操作不了先进的设备。另外70后的工人上年纪了,体能也比年轻人差多了,万一工作过程中出现啥事故,企业就来麻烦了。

很多90后都是大学毕业生,文化水平高,学习新技术快,但是90的父母多数给孩子留下了起步的基础,不再用像70后80后那样去辛辛苦苦打工了。再进企业打工,不说自己,父母也不会同意进企业挣辛苦钱。

老渔觉得最主要的原因在于90后成长的环境不同,眼界也跟60后,70后不同,当年60后70后不能做的事情,比如以前有个投机倒把罪,被人唾弃的“倒爷”,现在看来就是单纯的利用信息差来赚钱,对90后来说是很正常的现象了。

当有轻松赚钱的方式的时候谁也不喜欢去花大气力挣辛苦钱。老渔朋友圈里有个90后的小姑娘,平时在朋友圈卖烘焙,做网拍。七月份单水果盒子卖了60000块的。网拍每天也有少则两三百,多则近千的收入。让她去企业上班?她连这个念头都没有。

网络比较发达,资讯传播比较快,90后虽然经验少,但架不住见识多。企业文化喜欢说“以厂为家”,但是在现实中,很多企业的做法却要求员工以企业为家,企业不拿员工当家人,伤透了员工的心。

网友甲说:我是一名四十九岁建筑暖通设计师,2012年来到北京中体设计院。签了五年合同。由于一开始单位只提供折叠椅子,腰部没有支撑患上腰椎突出。2016年已影响左腿,经领导同意一周上班四个半天,但要不耽误工作。2017年合同还有四个月到期的时候单位被兼并了。新单位一上来就严肃纪律,不论原因一天不来罚五百,见我没走,又提高到一天不来罚一千,最后月领工资才81元。我不得不走。这时距合同到期还有十五天。离开时单位把四天剩下的年假折成四千元,说我若签字和单位无任何劳动纠纷才可补发此钱。当时竟犯傻签了字。前些天看头条才知道每工作一年单位应补偿一月工资。第一次劳动仲裁输了

网友乙说:私企基本都是这样,一同事也是被私企挖走,年薪30万,在私企工作了三年,查出脑瘤开颅手术留有后遗症偏瘫,私企直接解除合同,也没赔偿。

网友丙说:我厂里也是厦门,一男的抛光在厂里干了十年,得了职业病,然后动完手术回来干不了原来的职位,就被安排另外一条线,那厂里就是想尽一切办法赶人家走的那种,虽然不说,但看的出来,那人就说叫公司开除他,但是公司又不想赔偿,又不开除。

现实教育了90后,对他们而言,身体健康,心情愉快是第一位的。不会为了多挣几块钱去委屈自己。也不会为了情怀,而放弃自己应得的利益。在他们眼中,工作时间就工作,休息时间就休息,工作和私人空间是泾渭分明的。把青春都献给公司,还是算了。万一身体垮了,公司是不会讲人情的。苦了自己太可怕了。

大家说90后的做法对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