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棧橋的詩情畫意

青島棧橋,是青島的象徵,是最具青島地標意義的建築 物,每個青島人的心中,都有一座最美的棧橋。

1891年,直隸總督、北洋大臣李鴻章,在山東巡撫張曜的陪同下,視察了青島海防。或許膠州灣的獨特位置和地形,讓李大人隱隱感覺到青島的重要。

於是,這位曾國藩的學生,靠鎮壓太平天國起家的淮軍統領,第一次與青島有了交集。青島,開始走入世人面前。

李鴻章上書朝廷後,1891年6月,內閣發文:擬在青島煙臺各海口添築炮臺,著照所請。1891年,被認為是青島建制的時間。

清政府要求登州總兵章高元從蓬萊移師青島。章高元1892年開始修建棧橋,1893年建成,成為青島海防的重要碼頭,守衛著膠州灣的門戶。

1894年5月,是清光緒二十年,李鴻章第二次提到了青島。他向朝廷上了奏摺:登州總兵章高元,承辦各臺基址已具,道員龔照璵又於青島前建設大鐵碼頭一座,現擬於鐵碼頭後建造水雷營,緊扼口門現辦煙臺、膠州兩海口防務,事同一律,宜各設水雷兵營,各制下雷輪船一艘。

之後,青島經歷了德佔、日佔時代,一直屹立在膠州灣畔,見證了青島100年的歷史風雲。白雲蒼狗,潮漲潮落,歷史在不斷向前發展。1982年,棧橋成為國家4A級風景區。

青島棧橋全長440米,寬8米,鋼混結構。橋南端修建了半圓形防波堤,堤內建有民族形式的兩層八角樓,名叫回瀾閣,遊客站立在回瀾閣旁邊,欣賞著海浪從黃海湧入膠州灣,飛閣回瀾因此被贊為青島十景之一。橋北的海岸線,建成了棧橋公園,種植了不少松樹,設立了長椅供遊人休息,觀賞海天一色。

今天的棧橋,北望中山路,東望小青島和八大關,南望黃海和膠州灣,西望火車站和團島,成為青島前海的中心。

讓我們一起來欣賞棧橋的詩情畫意。我也被感染,寫了一首中國風。

《棧橋波浪》

棧橋波浪/流逝著時光/化成絲絲薄涼/寫成回憶幾行/匆匆的遊客/是否安靜的守望/一切交織成網/品味生活的行囊

琴音流淌/止不住感傷/多想對著風兒/大聲喊一嗓/告別那些過往/還有曾經的迷茫/你的夢想/依然向著遠方

本人原創於2018.9.3的隨筆,謝謝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