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幂、杨洋等明星代言手游被骂“败类”!青少年沉迷游戏责任在谁

大家好,我是菌毯君。近几年来明星代言手游的例子层出不迭,网上对于他们的争议也从来就没有停过。手游是手机游戏的简称,随着手机性能的提升和游戏产业的进步,手游正在逐渐兴起并争夺端游市场。可以说是社会发展的一种衍生物,为这个快节奏的社会居民提供喘息的空间。但是手游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从来都没有停歇过,11岁男孩盗刷母亲银行卡冲值游戏币,涉及金额近万元;弟第因王者荣耀输掉而在哥哥脸上竖切一刀。这样的例子层出不迭,社会上也出现了正反两方对于手游对未成年的影响的辩论。

反方认为这些所谓“明星”的公众人物为自己的孩子带来了负面影响,是在公然传播“精神鸦片”。而正方则认为明星代言手游并不会对未成年人产生影响,家长不应该将教育缺失的责任推给艺人。

双方的理由似乎都有道理,但是却各有纰漏。

首先我们看正方的言论,商家请明星代言手游的原因就是将游戏推广,他们不惜花大价钱请一些大牌来助阵就正说明了这种推广方式是有效的。但是推广目标不分人群,如果未成年看到这样的广告是有可能被其吸引的。

再看反方言论,游戏广告确实有可能会让你的孩子“心动”,但是他们能不能玩还是看家长同不同意。假如没有手机、没有电脑,他们能拿刮胡刀玩游戏吗?其次,小孩子不一定就会被明星所吸引,哪怕这些手游只是将宣传片做的足够吸引人,没有明星照样也能“勾引”到你的孩子,所以问题可能并不在明星身上,在于家长的教育缺失。

很多家长其实并不知道明星代言这些手游,他们是通过微博等途径看到有人在拿这些事情开刀才有所了解。如果只是单纯看到这些广告很有可能是不会想到明星传播“精神鸦片”这一层的,当看到有人在“义正言辞”地“维护”孩子们的“生命安全”,直言这些代言手游的明星是“社会败类”,这些家长们就会觉得:这人说的在理!我应该支持他。于是节奏就这么起来了。殊不知看看这些所谓“社会良知”的微博,对没有黑点的明星及公众人物进行人身攻击、辱骂,找不到槽点就说人家是公鸭嗓,不该拿片酬,侮辱娱乐工作者“其实就是卖淫”,“找一个不整容的戏子比找一个不吃屎的狗都难”,“女演员”就是开了二十年的名牌车,“卸妆后比鬼还难看”。素质可见一斑,然而即便如此还是吸引了大批“忠实粉”支持,难道他们的影响不比明星们更恶劣吗?我们毫不怀疑,如果下一次出现文革之乱,那必定是这类人起的头。

游戏本身没有错,错在玩游戏的人。游戏是固定的,但人是活的。亚运会已经将电竞项目加入到了比赛项目中,且中国队的电竞参赛队伍已然蓄势待发。我们国家早在十年前就已经将电子竞技列举为正式的运动项目之一,包括中央电视台也对中国亚运会电竞代表队进行了采访专题的采访。这是游戏被正确利用的典型案例。但是,国家认可的是电竞,是游戏本身,未成年人会不会觉得国家都认可游戏了,我是不是就可以毫无节制地玩了?大错特错!沉迷游戏已经被联合国卫生组织列为精神疾病,不是没有道理的。一个是精神疾病,一个是为国争光,二者完全没有可比性。对于未成年人来说,仍然要加强防控意识,游戏厂商能做的就只是防沉迷系统,但是现在的未成年人已经学会如何规避这种防治措施了——千万不要小看您的孩子,游戏公司看不到手机屏幕前的玩家是成年还是未成年,因此家长才是最后也是最坚不可摧的一道防线!

您觉得孩子沉迷于游戏的主要原因在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