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獨特避暑方式,清朝士紳的私家花園,沒有空調卻可以恆溫

雖說夏天已經過去了大半,但天氣依舊炎熱無比。作為一個現代人,我可以說,我的命都是空調給的,沒有空調的生活我都不知道該怎麼度過。然而在科技不發達的古代氣溫也是同樣的炎熱,沒有空調解暑的古人是如何度過炎熱的夏天呢?我們就一同前往南潯的小蓮莊看看,清朝士紳的私家花園,是如何坐待避暑的功效的。

小蓮莊位於湖州南潯,是晚清名臣劉墉一家三代人歷經四十多年打造出來的一座以荷花為主題,集江南園林之大成的一座私家園林。作為清朝光祿大夫以及南潯“四象”之首,並且兼任南潯首富的劉墉每當夏天的時候就會來到這一座小蓮莊進行避暑。作為南潯最有面子的士紳,劉墉也會怕熱,然而耐不住他有錢啊!所以他就耗資千萬,來改造了這座園林,使得這座園林在夏天炎熱高溫的情況下,仍舊保留著25度左右的舒適溫度,根本不需要空調。

首先就得說說小蓮莊的中心,荷花池。這方荷花池種植了多種荷花,每到夏天的時候,荷花盛開,隨著暖風習習吹來,一股香氣就會瀰漫在莊園之內。這個荷花池是整個莊園保持恆溫的核心,通過熱容量較大的水來維持一定範圍內的氣溫穩定。氣溫較熱時,水會吸收熱量進行蒸發,這樣室內就不會受到高溫的影響,依舊保持著恆定。

除此之外,小蓮莊的建築也獨具特色。小蓮莊裡既有我國傳統建築,也有模仿國外的法式建築。眾所周知,我國傳統建築有著獨特的設計,通過瓦頂,天井和磚石瓦牆的合理搭配,屋內往往可以保持著良好的通風,同時又將室內的溫度與室外的溫度相隔絕,再加上荷花池的調溫作用,坐在房子裡,只會讓人覺得舒適。

模仿國外的法式建築“小姐樓”也是經過巧妙地改造,讓法式建築適應了浙江的氣候。雖說整個建築看起來像是國外的樓房,然而仔細看來,其實是用著傳統建築的框架,加上了法式的外牆以及裝潢,因此,室內的溫度也是顯得極為涼爽。為了符合法式建築的設計,傳統的木窗換成了百葉窗,用來遮擋陽光,避免陽光直接照射室內。這種巧妙的設計就是“小姐樓”能在夏天保持涼爽的秘密。

在夏天的末尾,我們可以前往這座經典的江南園林進行避暑。感受一下清朝士紳的情趣,一邊看著荷花搖曳,清風送來淡淡的清香。手持香茗與佳人閒話家常,豈不美哉?不知道還有哪些值得一遊的避暑勝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