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的万元户,是现在身价多少的富翁?您觉得有道理吗?

上世纪80年代的万元户,是现在身价多少的富翁?您觉得有道理吗?

我们现在的生活随着我们购买能力提高而过得越来越好,但是似乎现在的钱再也没有之前值钱了。犹记得在80年代的时候有一个词语叫“万元户”,可能现在很对人对于一万元并没有那么在意,这也就是一个月工资的事,再差一点也就两个月工资。但是在当时的一万元意味着什么呢?那时的钱和现在的钱有什么差别呢?

我们先来简单看一看万元户到底是什么样的概念,这个概念最初是源于百姓们的口中。当时的邓小平提出让一部分农民先富起来,然后就有了后来的土地改革制度。后来有一位农民在公社里分了一万元钱,在当时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因此私底下百姓们开始叫他万元户,后来这个称呼就渐渐的在全国范围内流行起来。

可能我们并不会把这么区区的一万块钱放在心上,因为现在一线城市的价格都在万元以上一平米,这么一万元钱连一个厕所都买不到。其实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价值,只是在不同的时代人们对于它们的定义不同罢了。

就拿这一万块钱来说,我们现在之所以觉得它并不值钱是因为我们将它们具体的换成物质的东西时所买到的东西并不多,但是在80年代时并不是这样。

按照当时的市场价格,我罗列了几个典型的例子。85年的时候,当时的猪肉仅仅只有1.5元每斤,可是现在15元都算是便宜的。再拿房价来说,当时一线城市的房价价位差不多都是1600左右一平米,可是现在有的地方甚至已经高达六万。这两个例子就可以充分地体现出在当时的万元户和我们现在手里的一万元的差异。

所以那时的万元户按照我们现在的各种标准来算的话,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百万富翁。可想而知那时的万元户是打心底里面为自己感到骄傲的,因为他们可以保证自己最基本的生活开支,还可以拿着这些钱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有了物质的保障,便很容易让他们获得幸福感了。

就拿逛街来说,当时出去逛街身上揣着100元就开心得不得了,但是现在一件好点儿的衣服就快上千元。就拿我自身来说吧,当时小时候最喜欢过年过节的时候。

因为那时会有爸爸妈妈给的压岁钱,在那时就算是拿到二十块钱也会开心好一阵,因为这已经可以买很多好吃的。但现在的小孩儿红包动辄上千甚至上万,是我们当时完全不敢想象的。

而且能成为万元户的人很少,就因为这样他们会有一种自豪感。这其实是对于他们的一种肯定,他们起到了一种模范作用,再加上万元户在当时的社会地位也比较高,所以十分受人尊重。

举个通俗的例子吧,他们就好像那些山西煤老板一样,资产令人羡慕。这就能让我们联想起来煤老板嫁女儿时那个壮观的景象,是不是很让人惊讶。最后引用一个北师大教授的研究来总结一下这一万元的价值,经研究表明,当时的一万元相当于现在的255万元,将这个概念具体化一点,以方便大家量化。

其实一切的因果都是源于物价的高低,钱之所以值钱,是因为它能买到的东西比较多,能给人们带来直观的物质体验更多。生活在现在的时代,希望我们大家都不要被生活所累,赚钱固然重要,但是那些钱所买不到的东西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