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战天猫,市值 250 亿美金的拼多多可以摆脱低价标签吗?

随着电商行业的日益崛起,承载3亿用户的拼多多跻身电商行业前列,最近随着拼多多上市,经历了一系列整改以后,一向以低价著称的拼多多上线了品牌馆。也就是说拼多多将孵化出属于自己的“天猫”商城。

品牌馆是各个知名品牌旗下产品的聚集地。苹果手机、雀巢咖啡、美心月饼、安踏的鞋、三只松鼠的零食……你全都能找到。娃哈哈甚至在拼多多上首发自己的新饮料

而拼多多投资人丁磊创立的网易严选,也在最近入驻拼多多。



9月13日美股收盘,拼多多股价暴涨30%,市值332亿美元,跻身美股中概股前四名,仅次于阿里、百度、京东。

在那之前,高盛授予拼多多股票买入评级,目标价31.90美元。

一度跌破发行价之后,投资者为什么开始看好拼多多?这家争议公司最近起了什么变化?

其中一个答案是“天猫化”。

不管黄峥承不承认,拼多多确实有效仿天猫的趋势。

7月31日,拼多多发布两则定向品牌招商公告,涉及到服饰、美妆、箱包、食品、数码家电、家具、建材等品类,覆盖了几乎所有叫得上名字的主流品牌。

8月31日,拼多多App改版,在首页正中央的位置出现“品牌馆”,与普通小C店铺区分开来。

在黄峥的规划中,拼多多要做一个全新的电商形态:用户端,弱化搜索,主要靠人和算法推荐商品;供应链端,集中用户需求,自下而上改造工厂,降低流通成本,使得价格最低。这种社交属性以及低价策略,使得拼多多并不强调平台所售商品的品牌,弱化了零售中品牌的概念。

早在三年前,拼多多还是“拼好货”时,黄峥就做过不同于阿里模式的表达:“你去看,整个电商市场,它的形式其实在发生很多改变,今天阿里成功的形式未必是明天成功形式。” “我们这个团队可能跟阿里团队差了20年,我觉得我们也许有机会在新的流量分布形式,新的用户交互形式,和新的国际化的情况下,能够做出一个不一样的阿里。”

如今拼多多这一变化,不知是基于舆论压力和打假需要,还是黄峥对产品有了新的思考,但可以肯定的是,聪明自信如黄峥,正在踏进传统电商的路子,不管他过去曾多少次否认过这种可能。


纵观未来,拼多多的主要盈利模式将是商品流广告

除了拼团,用户的主要行为是浏览,是在拼多多这个“商场”里逛。所以拼多多想赚更多钱,要发力的方向将是提高广告的匹配度,“让合适的人在合适的场景下买到合适的东西”

很多人吐槽淘宝的“猜你喜欢”不是人工智能,而是人工智障,买了某件商品后不停推同类商品给用户。这背后的原因在于,淘宝只掌握了用户的消费数据。

相反,借助微信,拼多多对同一用户的理解会比淘宝更全面。

拼多多不仅了解用户的消费行为,还可能了解用户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了解某一个用户,还了解用户身边的人。

另外,推测拼多多的未来,可以看看现在的抖音。

刷抖音可以理解为“逛街”,用户看到很多东西,有街头表演的、叫卖商品的、展示美食美景的……应有尽有。

在这个“逛”的过程中,什么商品会勾起用户的兴趣?

用户搜索的时候,通常已经有购买意向,会想找价格低的,或者有品牌的;但用户浏览的时候,很多时候没有购买意向,只是时间无聊刷一刷,这时候推一些千篇一律的大路货,用户会觉得很无聊,能吸引用户停留的,必须是些有特色的商品。

淘宝近两年之所以推各种特色商品、特色店铺,背后也是这样的逻辑。

与淘宝当年孵化天猫不同,拼多多对品牌商的依赖会弱很多。近期升级的“品牌馆”,不过是为了应对社会舆论关于假货的指责。

未来在拼多多出现最多的,要么是适合拼团的高性价比商品,要么是能让用户逛得更久的特色商品。

可以预见,拼多多将会往推荐引擎的方向发展,通过算法对商品自动分发,像黄峥所说的“让合适的人在合适的场景下买到合适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