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线路排管垫层、铺设、支模、钢筋绑扎、浇筑、养护施工工艺


1、垫层

工艺标准

(1) 垫层材料宜采用混凝土;若采用其他材料,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合理选取并满足强度及工艺的相关要求。

(2) 应确保垫层下的地基稳定且已夯实、平整。

(3) 若有地下水应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在垫层混凝土浇筑时应保证无水施工。

(4) 垫层混凝土应密实,上表面应平整。

(5) 垫层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0(小编提醒:新规程不低于C15)。

设计要点

(1)垫层下为杂填土或软弱地基时,应进行地基处理,保证地基稳定密实且平整。

(2)有地下水时应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保证无水作业。

(3)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0(小编提醒:新规程不低于C15)。

施工要点

(1)垫层下的地基应稳定且应夯实、平整。

(2)垫层混凝土应密实,上表面平整。

监理要点


(1)检查垫层下地基的情况。

(2)检查垫层的混凝土宽的、厚度。

(3)检查垫层表面的平整度。

(4)检查混凝土的密实度。

(5)检查混凝土编号。


垫层土


2、 高强度管的铺设(混凝土不包封)

工艺标准

(1) 应根据管材的具体长度,每间隔4~6m沿管材方向浇筑500mm混凝土或采取其他方式对管材进行固定。

(2) 管材接头应错开布置。

(3) 垫块应根据施工图进行预制,垫块上衬管搁置圆弧的半径误差范围为-5~0mm;铺设的垫块应完好,并达到混凝土的强度要求。垫块与管材接头之间的距离不小于300mm。

(4) 每根管材下的垫块间距应根据管材的实际长度合理布置,一般不大于1.2m。

(5) 管材必须分层铺设,管材的水平及竖向间距应满足管材铺设、混凝土振捣等相关要求。根据管材直径的不同,一般水平间距为230~280mm,竖向间距为240~280mm。

(6) 管道孔位之间的允许偏差为:同排孔间距≤5mm;排距≤20mm。

(7) 管材铺设完毕后,应采用管道疏通器对管道进行检查。

设计要点

(1)电缆管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5m;与铁路交叉处距路基不宜小于1.0m;距排水沟沟底不宜小于0.3m。

(2)埋管纵向排水坡度不应小于0.2%。

(3)管的内径不宜小于电缆外径或多根电缆包络外径的1.5倍,且不宜小于75mm。

(4)并列管相互间宜留有不小于20mm的空隙。

(5)井间埋管应为直线。

施工要点

(1)保证连接的管材之间笔直连接,接口不得出现错台、弯折现象,接口处采用相应的防锈、防腐措施。

(2)管材接头错开布置。

(3)垫块应分层放置,管材间上下两层的管材垫块应错开放置,垫块应有一定强度。

(4)若采用排管托架,托架的布置间距应满足管材铺设及混凝土振捣的相关要求。

(5)管枕宜采用管材配套管枕,管枕间距不宜大于2.0m。

(6)管材之间的橡皮垫任何情况下不得取消。

(7)管道疏通器应具有长度和硬度的要求,长度根据管材内径多种规格,不宜小于600mm,硬度≥35HBa(巴氏硬度)。

(8)管道施工中管道内应贯穿8号镀锌铁丝,为电缆铺设准备。

(9)管道安装完成后,进行拉棒试通,不合格接口处及时调整。

监理要点


(1)检查管的规格、型号、壁厚、合格证明。

(2)检查管的连接应牢固。

(3)管材接头应错开布置。

(4)检查管材铺设的间距。

(5)检查垫块的放置。

(6)检查管内应清理干净。


高强度管铺设图


3、 排管支模及钢筋绑扎

工艺标准

(1) 模板应平整、表面应清洁,并具有一定的强度,保证在支撑或维护构件作用下不破损、不变形。

(2) 模板尺寸不应过小,应尽量减少模板的拼接。

(3) 支模中应确保模板的水平度和垂直度。

(4) 模板的拼接、支撑应严密、可靠,确保振捣中不走模、不漏浆。

(5) 模板安装的允许误差:截面内部尺寸-5~4mm;表面平整度 ≤5mm;相邻板高低差≤2mm;相邻板缝隙 ≤3mm。

(6) 钢筋的绑扎应均匀、可靠,确保在混凝土振捣时钢筋不会松散、移位。

(7) 绑扎的铁丝不应露出混凝土本体。

(8) 用于单芯电缆敷设的排管钢筋应避免形成闭合环路。

(9) 受力钢筋的连接、钢筋的绑扎等工艺应符合相关规程、规范及技术标准的要求。

(10) 同一构件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

(11) 钢筋强度等级:纵向受力一般采用HRB335;构造筋一般采用HPB235。

设计要点

排管宜采用素混凝土包封,当地面荷载较大,需要采用钢筋混凝土时,按实际情况设置钢筋。

施工要点

(1)模板与混凝土接触表面应涂抹脱模剂,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

(2)在浇注混凝土之前,模板内部应清洁干净无任何杂质。

(3)模板安装应从一端向另一端顺序安装,模板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提高模板的整体刚度。保证模板拼缝严密。

(4)绑扎的铁丝头应向内弯。

(5)钢筋的交叉点可每隔一根相互成梅花式扎牢,但在周边的交叉点,每处都应绑扎。

(6)箍筋转角与钢筋的交叉点均应扎牢,箍筋的末端应向内弯。

(7)钢筋的底部和侧部均应安置水泥砂浆垫块。钢筋安好后防止踩踏变形。

监理要点


(1)检查模板应打磨、涂脱模剂。

(2)检查模板的平整度。

(3)模板支撑、加固应牢固。

(4)模板尺寸应满足要求。

(5)模板面应有杂质。

(6)钢筋的种类、级别、型号、数量、规格、位置应满足设计要求。

(7)钢筋不应有油污等。

(8)钢筋绑扎应牢固。

(9)钢筋保护层厚度应与图纸一致。

(10)钢筋的搭接长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11)钢筋拱架成型后的尺寸。


排管本体钢筋绑扎固定图


支模


4、 混凝土浇筑、养护

工艺标准

(1)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宜采用商品混凝土。

(2) 混凝土浇筑后应平整表面并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保证本体混凝土强度正常增长。

(3) 若处于严寒或寒冷地区,混凝土应满足相关抗冻要求。

(4)排管混凝土结构的抗渗等级应不小于S6。

设计要点

(1)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

(2)主体结构的安全等级。

(3)主体结构的防水等级。

(4)现浇混凝土强度等级,抗渗等级。

施工要点

(1)浇筑前,应检查埋管端口是否用软木封堵严实,防止混凝土进入管道。混凝土应搅拌均匀,满足相关的技术标准。

(2)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振捣密实。并检查模板、垫块、管材等有无移位。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不大于2m,且下灰口不得集中于一点,尽量分散布置。为防止漂管,严禁混凝土直接倾倒于管内,而应在下灰口处铺薄铁板,混凝土倾倒于铁板上,通过混凝土自身流动性流入管间空隙,或人工导入管间空隙。

(3)在采用插入式振捣时,混凝土分层浇注时应注意振捣器的有效振捣深度。振捣时必须仔细,不能碰撞管道接头及定位钢筋、垫块,防止管道移位。

(4)捣固时间应控制在25~40s,应使混凝土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

(5)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加强养护,当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方可拆除模板。

(6)做好成品的保护工作,拆模时不得使混凝土表面和棱角受损。

监理要点

(1)检查混凝土强度、坍落度。

(2)检查浇注的方法。

(3)混凝土浇筑的振捣方法、振捣时间。

(4)混凝土应有离析。

(5) 如遇冬季施工应有抗冻措施。


混凝土浇筑、养护图


混凝土浇筑、养护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