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見效,博州人有了「健康守門人」

文 | 本報記者李藝 通訊員姜廷廷

圖 | 博爾塔拉報圖庫

2017年,我州全面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截至目前,全州簽約率達57.27%,“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取得成效。

“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是建立基層首診制度的基礎,是推進分級診療改革的重要環節。據瞭解,自2017年起,我州各級衛生計生部門切實強化隊伍,提升服務,認真實施二級醫療機構對口支援鄉鎮衛生院項目,建立鄉鎮衛生院醫生幫扶村衛生室工作機制,幫助組建簽約服務團隊,開展鄉村醫生簽約式服務。

“家庭醫生”在掌握簽約居民健康狀況和基本健康需求的基礎上,對簽約居民的健康進行分類管理。對健康人群定期開展健康教育,控制健康危險因素。對健康高危人群通過健康篩查等方式對疾病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9月1日,記者來到精河縣托里鎮託林旦達蓋村,看到村裡的家庭醫生谷增芳手拿日常檢查的醫療設備前往村民家中走訪,“自從有了家庭醫生,我們不出村就能看病,而且這些醫生每個月都會定時來為我們體檢。”精河縣托里鎮託林旦達蓋村村民皇甫婷說。



↑ 顧力木圖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生為居民介紹居民健康APP。

託林旦達蓋村是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全覆蓋的村隊,“家庭醫生”也受到村民的一致好評,村民吳桂榮說:“自從簽了‘家庭醫生’服務協議後,村醫經常來給我檢查身體,我有高血壓,每次谷醫生來,都要給我講吃什麼藥,還幫助我調整飲食,他們的電話在我們村民的每家每戶都有,有時一個電話他們就來了,真是太好了。”

據瞭解,2018年上半年,全州組建家庭醫生團隊198個,簽約20.79萬人,其中重點人群15.41萬人,已簽約人數為12.11萬人,重點人群簽約率達到78.56%。

“家庭醫生”是哪些人?

“家庭醫生”主要有三類人員:①基層醫療機構註冊的全科醫生;②具備能力的鄉鎮衛生院醫師和鄉村醫生;③符合條件的公立醫院醫師和中級以上職稱的退休臨床醫師。

“家庭醫生”能提供哪些服務?

基本醫療公共衛生和約定的健康管理服務, 包括常見病、多發病的整治以及就醫指導和轉診預約等。

“家庭醫生”可以提供上門抽血、肌肉注射、靜脈注射、換藥等服務。

如何簽約“家庭醫生”?

“家庭醫生”的簽約則是通過當地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點對居民(村民)進行簽約,簽約後,居民(村民)就可享受家庭醫生服務,每月一次簡單體檢,或撥打“家庭醫生”電話醫生就可上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