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宝塔是大荔最高的建筑

土生土长在大荔的人们,

快来一起细细地品,

这些属于大荔的美好回忆!

那一年:

大荔宝塔还是一个标志性建筑!

那一年:

冰袋1毛钱一个,

没有叫“冰淇淋”的说法,

最贵的冰棒才1块钱。

那一年:

三种交通工具:

自行车、架子车、三轮车。

那一年:

都说岁月是把猪饲料,

那年我们还能这样称体重。

那一年:

我们最喜欢的就是过年!

因为可以吃到平时吃不到的菜,

家人心情好的时候,还能蹭一份饮料...

那一年:

弹玻璃球是男生最大的爱好,

一玩都能玩一下午。

那一年:

我们超级迷信,

各班都流行用这个算命。

那一年:

能喝汽水的,

都算是土豪了!

那一年:

没有什么羽绒被、

鹅绒被、蚕丝被,

只有一床妈妈和奶奶共同制作的棉被。

那一年:

最喜欢缠着爷爷奶奶一起包饺子,

刚出炉的饺子热乎乎的,很好吃!

现在在外面吃饭,总觉得少了些东西...

那一年:

我们放了学背着书包,

叮咚滚着铁环,沿着街边一路小跑。

那一年:

我们坐在网吧玩着QQ2000,

用电脑摄像头自拍。

那一年:

我们听音乐还都靠它,

满满的回忆...

那一年:

最讨厌的就是周二下午,

你还记得吗?

那一年:

苹果还只是水果而已,

能用上BB机、大哥大、mp3已经算有钱了。

那一年:

没有固定的房子,

人们都是挑着担子摆摊。

那一年:

黑白电视机都不是家家有,

常常几个孩子结伴去村长家,

最常看的就是“西游记”。

现在有上百个节目却不知道该看什么?

那一年:

发廊的理发师还没有穿紧身裤尖头皮鞋,

重点是剪头的时候没人要你办卡,

剪个头发很便宜。

那一年:

我们做饭还是用柴,

一到收割季节就会添置好多柴火,

晒干了就堆到鸡圈,

或者猪圈上搭个隔层堆满柴火。

那一年:

夏天的时尚就是各式各样的塑料凉鞋,

卖鞋的会在街边摆成一大片,

五彩缤纷......

那一年:

还没有空调,

天热的时候就坐在风扇前面,

总是被老妈说容易着凉。

那一年:

赶上夜里热得睡不着,

家里人就会搬上房顶睡大觉,

半夜嗖嗖的小凉风,那叫一个凉快!

那一年:

夜里睡觉的时候,

身体下面一定要铺一张凉席,

早上起来身上总会印上凉席的印子,

一格一格的,好久不能消退……

那一年:

夏天最爱的就是抓知了,

不是为了吃,

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那一年:

没有冰箱,西瓜就泡在凉水里,

一勺子挖进去是再高级的冰激凌也替代不了的香甜。

那一年:

那时候不管走到哪,

空气里弥漫着的都是风油精,

清凉油和痱子粉的味道。

那一年:

抓几只蟋蟀,

养在瓶子里。

清脆的叫声是整个夏天的背景乐!

那一年:

看电影都是搬着小马扎去村口的“露天影院”,

总能看到周润发、李连杰...

那时候他们还叫发哥、小和尚...

那一年:

每家的冰箱都是这种淡绿色,

里面都是父母熬好的绿豆汤。

那一年:

夏天晚饭吃的都晚,傍晚还很热,

街坊邻里会搬小木桌在家门口吃饭,

时不时唠嗑几句,很是热闹!

那一年:

我们晚上陪爸妈聊天,

在看书,在给亲人写信,

在听广播,在偷玩游戏机...

而现在:

我们有了万能的手机,

躺在舒服的床上连接全世界,

但这样,感觉更孤独了...

献给所有生长在大荔的老乡!

前路遥无可期,后路渐远。

人生如戏,一晃这么多年了!

有些东西你是否快要遗忘了呢?

比如我们的家乡话~也就是大荔的土话~

现在好多人都去大城市打工了,

你还记得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