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体育主持庄宁宇:一个“光练不说”的解说员

脱下西装、放下话筒,站在我们面前的庄宁宇汗衫短裤,汗滴沿着发际线往下淌,有其他队伍的运动员跑去求合影,他放下球,大方地合影、握手、拥抱,然后,回到球场,和队友一起运球、跳跃、投球,一个漂亮的上篮,博得一阵喝彩。

这就是庄宁宇,五星体育知名主持人,也是沪上篮球迷很熟悉的比赛解说员。作为80后主持人,庄宁宇习惯了在每一场比赛解说前做足功课,然后呈现出激情四射的赛场速递。而在庄宁宇看来,这里的“功课”不仅是对球员、赛事的信息了解和搜集,还包括了自己平时对运动的坚持和热爱。

在“中智杯”第十一届健身大赛篮球赛现场看到身高超过一米九的庄宁宇,活脱脱就是个大男孩的样子,而篮球这项运动,已经陪伴他近二十年了。从学生时代起,篮球就成了最大的爱好,直至后来自己的工作选择了体育频道的主持人、解说员,在庄宁宇看来,坐在场边解说时的“光说不练”和自己实战时的“光练不说”其实都是“融会贯通的”。

问及自己的解说工作是否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平时坚持锻炼的习惯,庄宁宇毫不犹豫地说:“当然,实践是获取对这项运动的体验的唯一办法,不自己打的话,你对这个项目的理解是达不到一定深度的。”

(在场上,从平时“光练不说”的解说员一秒变“光说不练”的运动员)

工作很忙,庄宁宇会规定自己在固定时间锻炼,“有出现过倦怠嘛?”“肯定有,大学后期到刚工作那段时间,就会因为生活变化太大而变得倦怠,那段时间就搁置了运动这件事。”庄宁宇面对瓶颈期的办法是:“让自己养成习惯,有固定时间才能有高执行力。”当工作和生活都走上轨道后,他又开始了固定的运动日程,以此养成了现在的锻炼习惯。

(团队,是让庄宁宇坚持打球的重要动力)

除了自制力和自我规划,庄宁宇特别提到,“篮球是个集体项目,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督促作用,队友相互间会监督提醒”,而单位定期组织的比赛也成了训练的目标和动力,“我们这一队人每年都会来参加中智杯的比赛,这个比赛让我们的训练有了一个节点式的目标,到了这个时间,自然地就开始紧凑起来,为比赛做准备了。”作为连续四年参加“中智杯”世界著名在华企业健身大赛的队伍,庄宁宇和他的队友在这里培养了很高的默契度。“中智杯的比赛很不同,它对于强化企业文化、帮助单位的团队建设有很大的作用,这几年参加下来,我们这支队伍有了明确的备战目标,进而变得更有凝聚力了,这让我们在平时工作的配合中也更顺畅了。”

坐在面前的大男孩已经三十出头且有了自己的家庭,但似乎依然拥有二十几岁的活力,“这是运动带来的好处,因为要比赛,所以我会调整出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规律的饮食和作息;比如我不抽烟,因为会影响肺活量。”

(运动场上,尽是年轻的身影)

向比赛场上望去,时间似乎在这些运动员身上都给予了特别的优待,在“中智杯”在华企业健身大赛的赛场上,每一个跳跃跑动的身影都显得年轻而充满活力,每一支为荣誉而战的队伍都显得团结而默契十足。而这,也正是大赛的办赛初衷。

和一般的比赛不同,“中智杯”世界著名在华企业健身大赛办赛十一年来,始终打的是“团体牌”、“企业牌”,中智上海作为专为企业提供人事服务的主办方之一,将单纯的人事业务扩展到了企业文化的建设上,当人才越来越成为各大企业之间的竞争力时,如何在企业内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和个性多彩的福利,以留住和吸引更多人才逐步成为关注焦点。让员工在业余时间脱下职业装,在运动场上挥洒热情,符合了很多企业的需求和选择。

运动的神奇在于,它让人与人之间变得更可信、更亲近。就像庄宁宇说的:“一旦走上运动场,你会在心态上忘记自己是个职场人,在运动场上的身份都是一样的,与职位、年龄无关,我们都是队友,都是运动爱好者。”

每年的“中智杯”健身大赛除了篮球以外,跑步、乒乓球、羽毛球、真人CS、足球、飞镖、定向等一系列赛事都逐一开展,企业可以在这里选择符合自身团队文化和员工兴趣的项目参加,员工随时能享受一场“运动饕餮”。

今年下半年,羽毛球、足球赛、定向越野、真人CS等项目还将陆续展开,更多职场人将走进运动场,用汗水为自己上演一次华丽“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