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年間因言官而未實行的惠民政策,被雍正大膽實施成就乾隆盛世

明朝可以說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比較有意思的朝代,不僅皇帝有個性,還留下了天子守國門的美譽。在明朝這些皇帝中,萬曆皇帝留下的爭議最多,特別是十多年不上朝成為後世茶餘飯後的談資,然而鮮為人知的是萬曆本可實行一個可能改變明朝命運的政策,卻因大批言官的反對而夭折。

萬曆十四年,慵懶的萬曆皇帝收到了一份奏摺,一下子來了精神,這份奏摺的大致內容是建議皇帝在京城周邊開發新型水稻田。有些人肯定會有疑問了,就種個水稻而已,有什麼新奇的,但是在明朝中後期,想在地處北方的北京種植水稻,那並不容易。

雖然歷史上對萬曆皇帝的褒貶不一,但是萬曆皇帝並不是完全無心國事,更多的時候是有心無力。張居正勢力被清算後,給了萬曆皇帝操作的空間,於是這場農業改革被提上議程,而這次農業革命的領軍人物就是明朝傑出農業學家,徐貞明。

徐貞明是徐九思之子,早年就一直致力於農業領域。張居正在首輔位置上時,徐貞明就提出這個想法,張居正對這個構思十分讚揚,但他卻致力於自己的改革,並沒有把這件事放在首位,不久後,徐貞明又被同僚牽連被貶,農業改革就不了了之。

明朝滅亡的有一個很多的原因就是天災,旱災、地震、蟲患一次接著一次,百姓沒飯吃,朝廷又沒有足夠的糧餉賑災,農民起義就在各地蜂擁而起。如果說萬曆皇帝的這次農業改革能夠實施,那麼崇禎皇帝也不會那麼窘迫,也許還有機會力挽狂瀾。然而這次農業改革一提出來就遭到了大臣們的反對,這又是為何?

原來是在京城周邊種植水稻,那麼京城周邊的荒地就會被利用上,而這些荒地大部分早就被王公大臣們圈為己有,成為他們的一大收入來源。這一舉措明顯動了他們的蛋糕,所以一經提出就遭到了極大的反對,而不少非法圈地的背後人物是宮中太監,於是一邊是言官的討伐,一邊是內臣汙衊,萬曆皇帝最終動搖了,以:“近開水天,人情堪稱不便,不宜強行”,結束了這場農業改革。

清朝建立雍正上臺後,實行鐵腕政策,參考徐貞明的主張,以怡親王胤祥“總理畿輔水利營田”,僅十幾年間京城周圍水稻種植面積就達到了五十萬畝,這一成效節制了康熙晚年八旗子弟任意圈地的想象,雍正一鼓作氣將“攤丁入畝”推向全國,有了這一基礎,也才有了後來的乾隆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