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箴言》中的智慧女子到底是谁?

导读

《箴言》1-9章,将智慧描绘为一位女子的形象。这位智慧女子到底是谁?她所摆设的筵席,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箴言》第9章呈现了一幅图画,其中有一位年轻男子要与两位女子相遇。第9章有意将这两位女子进行比较和对照。经文的意思很清楚:他(这位年轻男子)必须在她们两者之间作个选择。

这两位女子,每一位都被描述成是从「城中高处」说话,每一位也都向这位年轻人发出邀请——邀请他来坐席吃喝、邀请他来彼此建立关系。

我们这些千百年后的读者,发现我们也遭遇同样的选择:选择智慧或愚昧?在我们下决定之前,我们需要先探讨:这两位女子是谁?她们在对我们说些什么?以及我们所做的决定,它的后果可能是什么?

1

智慧女子

我们先从智慧女子开始看。她很有胆识。我们发觉她出现在街市、宽阔处和城门口(箴1:20-21)。她从道旁高处的顶上、从十字路口上大声呼叫(箴8:1-2)。这些都是群众聚集的公共场所。她不怕陌生人。正如后面我们会看到的,她带给他们一个重要的信息。

一个人与谁结伙作伴,对谁敬而远之,可以让我们认识这个人。智慧女子与正直、真理、公义、灵明有密切的关联,也与谋略、真知识、聪明、能力有密切的关联;另一方面,这女子也告诉我们:她会远离欺骗、邪恶、骄傲及狂妄(箴8:6-14)。因此,智慧不仅是一种思想,同时与道德行为紧密地关联在一起。

特别有意思的是,智慧在创造的时候所扮演的角色。她宣称她在万物的创造中是首生的(箴8:22-26)。她曾帮助神创造万有,也称自己是创造的建筑师;她喜悦与神同在,也喜悦住在世人之间(箴8:30-31)。

但智慧也有严厉的一面。她无法忍受被拒绝:

我呼唤,你们不肯听从;

我伸手,无人理会。

反轻弃我一切的劝戒,

不肯受我的责备。

你们遭灾难,我就发笑;

惊恐临到你们,我必嗤笑。

惊恐临到你们,好像狂风,

灾难来到,如同暴风,

急难痛苦临到你们身上。(箴1:24-27)

不过,正如我们很快会见到的,她也为那些爱她、跟随她的人预备明显的奖赏(箴2)。

智慧女子的房子,座落在「城中至高处」(箴9:3)。在这里,我们需要把自己带回到原始经文所在的那个世界里去。在那里,我们发现:城中最高地点的建筑就是圣殿。这在整个古代近东地区,情况都是如此。即使是美索不达米亚居民,他们所生活的土地平得像块煎饼一样,却也建造「庙塔」(ziggurats)、或阶梯式金字塔、人造山丘(human-made mountains),就是那些相传有神明居住的地方。在迦南地,巴力被认为是住在撒分山(Zaphon)。在以色列,神曾在西乃山显现,指示他的百姓要在锡安山建造他在地上的居所,就是圣殿。

房子的位置,很清楚指出来智慧女子代表神。她是一种用诗中拟人化的方式来代表神,使用的是以部分来代表全部的提喻法(synecdoche)。因此智慧女子这个形象,正适合与一长串拿来代表神和他百姓之间的关系所用到的隐喻(包括:勇士、牧羊人、父亲、丈夫、君王等等),列在同一张清单里面。这些隐喻指出神的属性中各种不同的面向。我们不能把神化约成只是一位勇士、一位君王、一位牧羊人、一位父亲——或化约成智慧女子。这些都只是以不同的方式彰显出来:对他的百姓而言,神到底是谁。

2

愚昧女子

愚昧女子的房子也座落在城中的高处。她「坐在自己的家门口,坐在城中高处的座位上」,呼叫那些路过的男子。这位女子也不只是代表她自己:她代表的不是真神,而是偶像,就是那些引诱以色列远离耶和华神的、或男或女的假神。

我们无法认定愚昧女子就是某一个偶像,她可能是代表埃及人或美索不达米亚人的众神祇。然而,至少根据圣经旧约历史书及先知书的见证,古代近东地区所有的神衹中,没有一个比迦南地的神祇更擅于诱惑人。其中最明显的是一对神明夫妇:亚舍拉(Asherah)与巴力(Ba’al)。

以色列人进入迦南地后,遇到了一群膜拜这些神明的外邦百姓。《约书亚记》及《士师记》都叙述了以色列如何赶走迦南人。不过,从一开始,以色列就察觉到巴力、亚舍拉及其他迦南偶像很会引诱人。

首先,古代近东神学普遍认为:神祗是有地域性的。有些以色列人想必已经感觉到,若想要在那块新的土地上把事情做成,他们就必须去安抚当地的神祗。

其次,以色列民能否存活,决定于繁殖能力,而巴力刚好是一个掌管繁殖的神衹。迦南人认为,巴力就是隐身在雨露后面的那个能力。若降雨量靠不住,饥荒就总有可能发生。因此在干旱时期,呼吁巴力纾缓干旱的试探,可能会相当强烈。

3

你如何选择?

《箴言》1至9章,最后要求读者,继续往下读之前必须做个决定:你到底要和哪一位女子一起坐席吃喝呢?是智慧女子还是愚昧女子?现在我们知道,这确实是一种在耶和华神和列国的假神之间要做的选择。

若要更深入了解这幅涵义丰富的「喻象」(Image),我们需要更密切考量古代近东的观念:与某人一起吃喝,就是要与那人建立一种深厚而亲密的关系。其实,由女子邀请一位男子一起坐席吃喝,这事实本身就引发性关系上的弦外之音。这位年轻的男子,到底要和哪一位女子建立一种深厚而亲密的关系呢?《箴言》很清楚指出来:这种决定其实是——照字面的意思而言,一件攸关生死的事。

再举愚昧女子为例。她的筵席甚为诱人,但请注意发生在她先前客人身上的事:「她的客在阴间的深处」(箴9:18)。亚舍拉及巴力,应许富饶的田地与多产的子宫,这两样都是人渴望的。某些以色列人认为敬拜这些神明就会得着生命,但他们得着的反倒是死亡。

当南国犹大面临被掳到巴比伦时,神兴起先知耶利米。为了让犹大面对它自己的罪,先知耶利米用「淫乱」这个喻象,来统称以色列对巴力的敬拜。下面就是先知论到他们跟随毫无生命的神祇会有的后果:

你向净光的高处举目观看,你在何处没有淫行呢?你坐在道旁等候,好像阿拉伯人在旷野埋伏一样,并且你的淫行邪恶玷污了全地。因此甘霖停止,春雨不降,你还是有娼妓之脸,不顾羞耻。(耶3:2-3)

这样一来,叫我们无可推诿的是:跟随愚昧女子的邀请(亦即:敬拜巴力),结果就是死亡。先知以干旱的形式来表达死亡(春雨不降),最后则是巴比伦大军摧毁耶路撒冷,并将存活下来的人掳走(参《耶利米哀歌》)。

然而,与智慧女子一起吃喝则带来生命。她自己发声警告,凡藐视她信息的必通向死亡,但顺服她信息的必得着平安:

愚昧人背道,必杀己身;

愚顽人安逸,必害己命。

惟有听从我的,必安然居住,

得享安静,不怕灾祸。(箴1:32-33)

父亲告诫他儿子,与智慧女子建立关系会带来极大的奖赏:

她右手有长寿,

左手有富贵。

她的道是安乐,

她的路全是平安。

她与持守她的作生命树,

持定她的,俱各有福。(箴3:16-18)

请注意这个喻象,就是智慧女子要与这卷书的男性读者,建立一种深厚而亲密的关系。这个男子确实已经将智慧化作他生命中不可少的一部分。

所有我们这些阅读《箴言》的人——即便我们是一位女子或年老的男子——都会发现自己与那位年轻男性读者一样,面临一个决定:要拥抱的到底是智慧女子还是愚昧女子?这也是本卷书最终要做的决定:它将《箴言》其余的部分笼罩在它深长的树荫下,让整卷书的神学意味更深厚。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读《箴言》要避免一个陷阱,就是翻遍全书,从中拾取一些好的建议,以致将个别的箴言抽离出语境。将10-31章放在1-9章的框架(编注:智慧/愚昧的抉择,即委身于真神/假神的抉择)下解读,是避免这个陷阱的第一步。第二步则是要将《箴言》的神学与新约的神学相连。

新约将耶稣与智慧相连。例如,保罗写到,耶稣是「那不能看见之神的像,是首生的,在一切被造的以先」(西1:15),这句话是取自《箴言》第8章。《启示录》3:14也类似,那里指耶稣为「在神创造万物之上为元首的」,引出了智慧在创造时的那幅图画。耶稣本身亦曾做过相似的联系。他的作为激怒了他的对头,而他的回答是:「智慧之子总以智慧为是(有古卷:但智慧在行为上就显为是)。」(太11:19)

耶稣将神的智慧具体表现出来。新约中最常提到基督的特色之一,就是他的智慧。耶稣基督是神的智慧(林前1:30)。「所积蓄的一切智慧知识,都在他里面藏着」(西2:3)。他在世上教训人时,流露出智慧(可1:22)。甚至还是少年,他就难倒了律法的教师(路2:41-50),并且他的「智慧和身量」一起增长(路2:52)。他教导的形式主要为比喻,这是一种智慧的形式。

因此,基督徒在阅读《箴言》时,要从新约继续延展的启示亮光中来看。这样,我们就与古代的以色列人一样,面对同一个问题:我们愿意与智慧,还是与愚昧同席?那位召唤我们的智慧人无他,乃是耶稣基督;而要引诱我们的愚昧,则是我们用来取代造物主的任何受造物(罗1:22-23)。

要点回顾

《箴言》中智慧女子的形象:有胆识,与道德行为相关,在创造时做工师,喜悦住在世人之间。她住在城中至高处(圣殿),明显是代表神,与其他隐喻(勇士、父亲、丈夫、君王等)共同彰显神与百姓的关系。

愚昧女子代表的则是偶像,引诱以色列远离神。其中最明显的是迦南偶像亚舍拉(Asherah)与巴力(Ba’al)。

跟随愚昧女子的邀请,结果就是死亡。与智慧女子同席,则得着生命。

读《箴言》,要避免将个别箴言抽离出语境,仅作为「好建议」。为此,要将10-31章放在1-9章的框架下解读,并将《箴言》的神学与新约的神学相连。在新约的启示亮光中,那位召唤我们的智慧人无他,乃是耶稣基督;而要引诱我们的愚昧,则是我们用来取代造物主的任何受造物。

本文来源

朗文:《如何读箴言》(谢青峰译),友友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7年

狄拉德、朗文:《21世纪旧约导论》(刘良淑译),校园书房出版社,1999年

更多福音内容点蓝字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