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两拆一增”,让你看见家门口的变化!

抬头望蓝

出门见绿

“绿色福利”

给成都人,妥妥的幸福感

“两拆一增”工作是美化市容市貌、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举措,是回应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生动实践,是实施“中优”“三降两提”(即降低开发强度、降低建筑尺度、降低人口密度、提高产业层次、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抓手。

“两拆一增”

亮出遮住的美丽

围墙环绕、杂草丛生,这是成华区崔家店路52号成都热电厂原来的模样。如今,经过设计师巧妙地组合,弯弯曲曲的红色管线,变成了绿地里的椅子、雕塑、小亭……园内,一路芬芳,现代雕塑与城市历史巧妙融合,悄然提升着环境品质。

“你知道吗?以前,这里是一个长60多米的围墙,破破烂烂的也不知道里面是什么!现在安逸了!不仅围墙拆除了,绿地也建了起来,又漂亮,每次来到这里,心情都特别舒畅!”李婆婆说起了自己的开心事!

▲成华区崔家店52号如今变成了小游园

拆除公共区域的违法建筑、拆除有碍空间开放的围墙、增加城市开敞空间,“两拆一增”让城市焕发别样生机!

在锦江区水井街与兰桂坊交界处,五彩缤纷的“花境”让人眼前一亮!绿草青砖,小花绿意,每一寸都体现着文化底蕴。黄葛树环绕着小游园,杜鹃,紫花满天星,形成疏林花海意境。

“以前这里是一个临时用地,现在是小游园,每天路过,都觉得成都越来越漂亮!”家住附近的刘大姐说。

▲锦江区水井街与兰桂坊交界处已是一片花海

家住武侯区武阳大道南三段附近的王阿姨惊喜地发现,自家门前闲置已久的空地“摇身一变”成了青草依依的绿地!三角梅、蔷薇花等伫立其中……

虽然才种植不久,但远远望去3000余平方米的场地已修整完毕。

在“两拆一增”专项行动中,武侯区全面启动实施红牌楼辖区中环路太平园地铁站周边多处地块的“两拆一增”整治项目。中环路、佳灵路等多处地块已悄悄“华丽转身”!

▲武侯区武阳大道南三段附近草地青青

全力推进“两拆一增”工作

“深化认识,强化措施,有力有序”

“进一步深化认识,强化措施,有力有序推进‘两拆一增’工作,确保2018年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今年要整治完成2000个以上点位。而上半年,1000个点位已整治完成;下半年,要确保“两拆一增”工作年底前取得明显成效。

“市级统筹、部门协同、分级负责、有序推进”为原则,形成“主动担当、分工合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扎实推进“两拆一增”工作落地落实!

全面强化“两拆一增”工作

完善机制 明确方式

1、全面排查,协调推进。要进一步摸底排查、全面系统梳理下半年目标点位,已确定的点位要抓紧推进,新增加的点位要及早布局。市级有关部门要加强过程管理,科学指导,紧跟进度,协调推进。

2、重点突出,分类实施。在推进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的地块、不同的社区、不同的群众诉求,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

3、以人为本,群众主体。要结合社区治理工作创新,引入技防、人防以及智能化管理手段,加强楼宇安全措施,消除群众对“拆围”的安全顾虑,做到“成熟一个,拆掉一个,改造一个”。

4、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要做好宣传工作,宣传政策法规意义和示范点位,给群众讲清道理,让群众看到成效、感受到变化,赢得社会各界理解支持,为工作开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5、强化督导,严格考核。按照《2018年“中优”区域“两拆一增”目标任务考核办法》要求,通过书面考核与现场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对“11+2”区域各区拆后植绿进度情况和工作质量进行目标管理、严格考核、逗硬奖惩。

建设绿色城市

造福百姓生活

主管:成都市城市管理委员会

主办:成都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新媒体中心

采写:陈晓丹

图片来源:成华区城市管理局 锦江区城管园林局 武侯区城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