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乳娘》16日、17日情暖泉城 看最美母亲谱写人间大爱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母亲的怀抱

从来都是孩子最幸福的港湾

然而

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

有这样一群年轻的母亲

他们甘愿张开怀抱

用自己的乳汁去抚养别人的孩子

9月16日、17日

经典舞剧《乳娘》暖心来袭

带您见证人间大爱

演出时间

9月16日、17日 19:30

演出地点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剧场

演出团队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剧情简介

故事背景

舞剧《乳娘》的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1942 年 4月,为躲避日寇“扫荡”,胶东育儿所由荣成迁至较为安全的牟海(今乳山)县东凤凰崖村,当年 9 月,又迁至田家村。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八路军主力和党政军机关在突破日寇层层封锁中面临生死考验,被迫频繁转移。他们不得不抛下亲生骨肉奔赴前线,甚至有的孩子才刚刚来到人世。胶东育儿所只好在当地秘密挑选哺乳期的妇女哺育这些党政军干部子女和烈士遗孤,这些妇女就被称为“乳娘”。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当地 300 多名乳娘和保育员养育了 1223 名革命后代,在日军“扫荡”和迁徙中胶东育儿所乳儿无一伤亡。

利民出生在马石山的战场上,父母转移征战,只好将孩子留在胶东育儿所。

秀真刚生下女儿杏花,便接受了哺育利民的任务。她视利民为己出,精心养护。

在一次敌人反扫荡中,母子三人走散,为保护利民,杏花不幸被子弹击中离开人世,利民在秀真的抚养下健康成长。

解放后,利民的亲生母亲原芳来认领孩子。利民不愿离开,秀真忍痛挣脱开利民的手。望着远去的利民,秀真悄悄跟在后边,送了一程又一程……

主创团队

导演:傅小青

编剧:孙宏建

舞美设计:王琛

作曲:邵荣震

造型设计:王凡

道具设计:辛延申

乳娘扮演者:查姣姣

乳儿扮演者:宁斌

女儿扮演者:郑付

丈夫扮演者:张泽熙

生母扮演者:赵才惠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是国家设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舞蹈学院于1988年与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联合创立,是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和知名度的品牌专业。曾在“全国首届大学生舞蹈比赛”、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桃李杯 ”等众多全国及省级专业舞蹈比赛中取得好成绩。舞剧《风筝》荣获2015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舞蹈《闯关东》荣获2017年度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资助,舞剧《乳娘》入选“ 山东省舞台艺术重点选题创作作品扶持计划”。

济南市歌舞剧院

济南市歌舞剧院始建于1959年3月。前身为“济南市文工团”、“济南市歌舞团”,2001年更名为济南市歌舞剧院。先后荣获第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舞蹈诗铜奖、第十一届中国人口文化奖舞剧金奖、山东省精品工程奖、山东省泰山文艺奖一等奖等国家及省级奖项400余项,并多次赴北京为中央领导演出,是我省国有文艺演出团体的骨干团队,在省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艺术特色

突出地域特色和文化

舞剧《乳娘》以山东地区的代表性人物形象“乳娘”为主要形象,以发生在山东胶东地区的抗日故事为主线,通过一群感人至深的英雄人物形象,以具有新意的舞台表现手法,突显出战争背景下人性的光辉。舞剧以山东地区发生的抗日故事为主题,在艺术表现形式上突显山东独有的地方特色,以山东本地域鲜明的舞蹈元素,以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汉族原生态民间舞山东三大秧歌为基础舞蹈语汇,进行舞段的编创。通过一群感人至深的英雄人物形象,将亲情的温热及情感引入其中,以具有新意的舞台表现手法,弘扬山东人民爱党、爱军的优良传统。

传承红色基因

舞剧《乳娘》针对传统的“红色”革命题材进行创新。创新是任何艺术的生命之源, 没有创新的作品是没有生命力的。因此本剧的追求是:求新、求精、求情、求美。本剧不是其它剧种的移植,更不是同类剧目的变脸,而是要在大美与大爱中升华思想,在大情与大义中展示主题,打造一部全新的舞剧《乳娘》,来弘扬党群一心、军民一家、血乳交融 、生死与共的齐鲁情怀。

“后现代主义”舞台表现

舞剧的编创不再固守传统,将传统的汉族民间舞蹈程式及固定的动作语言进行创新性 的转化和运用,在表现手法上,将尊崇“后现代主义”的理念,摈弃一切约定俗成的形式。无论是从舞台的表现手法、叙事的手段,还是人物性格的体现、剧情的推进等都将以“ 后现代主义”的理念为指引,以艺术质量为标尺,大胆创作,以独特的“舞剧化” 的舞台表现方式呈现。呈现一部符合当下观众审美需求的“红色”革命题材舞剧作品。

媒体报道

新华社客户端

人民网

中国文化报

新晨报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大众网

山东教育新闻

中国山东网

新华网山东频道

峥嵘岁月里

她们血乳相融谱写不朽的传奇

新时代下

舞剧《乳娘》再现最美母亲

9月16日、17日 19:30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剧场

等您共同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