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瑞莎·富兰克林:歌后告别,仙乐不绝

你没有听说过她并不奇怪,但错过她的音乐,就错过了一个世界。

如果说几年前黑人歌后惠特妮·休斯顿的英年早逝让人扼腕叹息,那么艾瑞莎·富兰克林的去世,恐怕让当代乐坛遭受了最沉重的损失。

Aretha Franklin

1942-2018

这位摇滚名人堂排名第一位的歌手,灵魂乐之母,两周前在美国底特律家中辞世,享年76岁。她的一生不足以用传奇来形容,而她的歌声,正是一代人向往自由、平等、力量的精神象征。

前几年“脱口秀女王”奥普拉的谢幕典礼上,美国政坛、影视各界的名流悉数出席。有一位黑人奶奶一身白衣、妆容精致,一登场便获得了全场的热烈掌声。奥普拉眼里满是崇敬,欢呼声一直持续到这位老人开口。

气场强大的艾瑞莎奶奶与奥普拉

她的歌声来自灵魂深处,高亢而坚定的嗓音,仿佛穿透每个人的心门。强大的感染力足以震慑每一双耳朵,令人瞬间为之倾倒。

这便是我第一次听Aretha的感受。从此这个名字深深烙在脑海里,难以忘却。

艾瑞莎音乐之路的源头,是幼年跟随父亲进行表演的小教堂。由于父亲是当地颇有名气的圣诗歌手,小艾瑞莎耳濡目染,很快展现了惊人的天赋。1956年,14岁的艾瑞莎录制了自己的第一张福音唱片。1960年,年仅18岁的艾瑞莎被有“鹰眼”之称、也发掘了鲍勃·迪伦的制作人John Hammond发掘,签约了哥伦比亚唱片公司。

随着音乐之路渐渐明朗,60年代中后期,艾瑞莎迎来了人生的一大转折——签约大西洋唱片公司。她放弃了早年被设定的全能歌者形象,而真正找到了自己的归宿——R&B与灵魂乐。仅1967到1968年,近一年半的时间里,艾瑞莎就贡献了十首年度十佳金曲。

艾瑞莎之所以不朽,在摄人心魂的歌声之外,还有推动社会意识形态进步的力量。

歌后最为赞誉的一首作品,名叫《RESPECT》(《尊敬》)。在六十年代的美国,独立个性、女权意识曾备受压制。艾瑞莎在歌中倔强地唱到:

“All I’m askin’

Is for a little respect when you get home……

R-E-S-P-E-C-T

Find out what it means to me”

——艾瑞莎·富兰克林

“我最需要的是你回家后的一点尊重

你要明白它对我来说重要无比”

像不像张惠妹的那首《母系社会》,在平权的呼声中高喊:“不要以为西装革履就是战袍,不要以为浴帽围裙就是渺小”。

当女性敢于为自己而呐喊时,世界都为之震撼。

作为一名歌手,多变的曲风和演唱的技巧让艾瑞莎享誉世界。她的音乐打通了灵魂乐、摇滚乐和R&B的大门,演绎歌曲的超强能力鲜有人可匹敌。

80、90年代有玛丽亚·凯莉、惠特妮·休斯顿的动人嗓音,20世纪有碧昂斯、阿黛尔稳居天后宝座,而她们的技巧同样也是一种局限。在艾瑞莎身上,这一点却不必担心。横跨多种曲风的教母,有能力把任何一首作品烙上鲜明的个人标记。

高超如“花蝴蝶”玛丽亚·凯莉,在艾瑞莎面前也是谦虚的晚辈

无数人翻唱过

《Rolling in the Deep》,却始终摆脱不了烟嗓、巨肺的套路。而艾瑞莎翻唱的版本,一瞬间触及灵魂深处。

现场演出中,艾瑞莎奶奶翻唱了包括Adele在内多位天后的作品,收录在《Aretha Franklin Sings The Diva Classics》这张专辑里。

后排左一的伴唱,正是一代歌后惠特妮·休斯顿的母亲(72岁)。

仙后的逝世,引发了无数乐坛晚辈的悼念。

“金刚狼”休·杰克曼称,“这一辈子最荣幸的时刻,就是曾经与艾瑞莎·富兰克林同台演唱。”

同为忠实歌迷的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曾邀艾瑞莎至白宫为就职和卸任仪式演唱。

这位曾先后为六名美国总统献唱过的歌后逝世后,奥巴马发文深深怀念她带给世人无与伦比的精神力量。

“艾瑞莎的音乐诠释了美国的发展历程。在她的歌声里,我感受到了厚重的历史,包括力量、痛苦、黑暗,之后的光明、复兴,以及来之不易的尊严。

——巴拉克·奥巴马”

在星光大道自发悼念的歌迷们

你不曾真的离去

本期互动

不妨点一首艾瑞莎的歌

感知灵魂深处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