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镜》第四季不再黑了,这锅Netflix该不该背?

相信很多科幻题材和科技爱好者的元旦假期,是在家里抱着《黑镜》第四季过完的。也相信有很多《黑镜》粉在看完这一季之后,就会跑到豆瓣和微博吐槽——水准大不如前呀!

自从Netflix买下《黑镜》后,从第三季开始,就一直背负着制作水准下滑的骂名。

从网络评分来看,Netflix从英国channel4接手后,《黑镜》第三、四季较之前两季,的确略有下滑——在豆瓣上前两季评分分别是 9.3 分和 9.1 分,而第三季只有 8.8 分,刚刚放出的第四季跌至8.6,甚至远不及国产剧《白夜追凶》;在烂番茄上,前两季好评分别高达 100% 和 96%,但第三季则为 91%。

很多剧迷认为这口锅应该由Netflix来背,是它让这部曾经的“黑科技神剧”沦落为如今的“道德伦理剧”,远不及一、二季脑洞炸裂般的惊艳。

其实在观剧圈一直存在一个鄙视链:

channel4电视剧(《布莱克书店》、《屋事生非》、《IT狂人》)>BBC正剧>美国HBO、AMC(《绝命毒师》、《行尸走肉》)>Netflix网络剧(《纸牌屋》、《怪奇物语》)>Showtime(《无耻家庭美国版》、《拉字至上》)、FX(《美国恐怖故事》)等其他美国有线台>美国CBS、ABC、FOX、NBS四大公众网电视台>美国CW电视台>加拿大剧、澳大利亚剧>日剧>韩剧>TVB>国产剧>美国日间剧>印度剧>台湾剧

虽然不能所有影视剧都套用该“鄙视链”,但由于每季集数、制作周期、电视台资金资源、审查强度、限制级别、主创创作自由等等因素,不少英美电视剧电视剧的质量确实符合这样鄙视链的排名。相信这也是很多剧迷在心中给《黑镜》打分时的一个重要参考,认为新起之秀Netflix远不及老牌大哥channel4,论“逼格”后两季输给了前两季。

《黑镜》卖给Netflix后只是把播出方式换成了一次性放出,观众若把责任怪到平台身上显然不太公平,实际上第三季、第四季尽管有不少美国演员和导演加入,但核心主创仍然是制作人兼编剧查理·布鲁克的团队。

尽管如此,《黑镜》的可看性还是要高于一些同类型剧集,正是因为观众的过度喜爱,才造成了对其要求甚为严苛的现象。想当年第一季 2011 年在channel4开播时,尽管广告的宣传几乎为零,却还是依靠高口碑,迅速成为了现象级“神剧”。

另一方面,2011到2017年间的科技进步有目共睹,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让许多《黑镜》中的脑洞成为了现实,这也是这部黑暗阴郁的英剧,被盛赞为“电视上唯一一部真正理解现代人如何和科技发生关系的剧集”的原因。

如果把《黑镜》划分为1.0和2.0阶段,那么在1.0阶段的前两季是在思考和探索“美丽新世界”下科技给人们带来的潜在危机,而到了2.0阶段,主创则更着重于这部剧的教化意义,开始考虑在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下,“我们要不要这么做、能不能这么做”的问题。

也有人认为“英剧比较重视文学感,美剧则服从娱乐化”,的确变为“美剧”后的《黑镜》多了许多亲情和爱情的元素在里面,但这些也是人类文明在进步的同时无法绕开的选项。

想想十年前的手机,想想现在的天眼,再想想未来的AI,或许《黑镜》中的未来正是我们所经历的现在。无论怎样,我们都希望《黑镜》这个难得的IP,在新东家手中可以一直拍下去,也希望那些剧中的故事尽量只是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