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那小子》又制造了一批话题明星,陈歆宇工作室选角、“造星”有一套

看电视

从《花儿与少年》到《亲爱的客栈》,再到《我家那小子》,陈歆宇工作室坚守的不仅是围绕特定人物关系进行真实记录和观察的表现手段,发酵社会话题、引发大众情感共鸣的表达诉求,也有不追逐潮流和热点、遵从主题表达和真实性的选角原则。

文 | 江来

昨晚,《我家那小子》以收视十二连冠、第N次喜提热搜的成绩圆满收官。一整季节目下来,节目留给大众关于代际沟通以及如何更好去生活的反思,给行业展示了“记录+观察”式节目创作的全新探索,而给嘉宾带来的是全新的节目录制体验与持续飙升的话题度,节目的价值无疑是多元且全面的。

而在开播之前,这样的播出效果或许是业界和大众都未曾预料到的。相较于其他祭出顶级明星阵容的暑期档重磅综艺,《我家那小子》或许算不上大制作,尤其是业界乐于比较的嘉宾阵容方面,《我家那小子》集结了一众芒果系、“高性价比”明星嘉宾,看上去与追逐流量明星或顶级大咖的市场风向背道而驰。

然而,这些看起来非自带热度的嘉宾,却在节目播出期间,成为社交平台上话题度最高的艺人。

他们借助节目关注度急升、人气暴涨,而节目也因对他们生活的观察而获得更强大众共鸣效果,节目与这些嘉宾彼此成就。

陈学冬、钱枫、武艺、徐海乔……甚至包括他们的妈妈以及众多观察员,都聚集了不少观众的目光,可以说,他们也成为因综艺大热的又一批嘉宾。而这也是陈歆宇工作室又一次展现独到的选角和超强的造星力。

从《花儿与少年》到《亲爱的客栈》,再到《我家那小子》,陈歆宇工作室坚守的不仅是围绕特定人物关系进行真实记录和观察的表现手段、以及发酵社会话题、引发大众情感共鸣的表达诉求,也有不追逐潮流和热点、遵从主题表达和真实性的选角原则。

基于不同的主题表达,选择与之相匹配的明星嘉宾,与其抱流量的“大腿”,不如自己制造流量,“只选对的,不选贵的”,或是陈歆宇工作室能够持续产出话题明星嘉宾的原因所在。

眼光“毒辣”的选角

选角,是真人秀制作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对于不设任务、以慢取胜的观察类真人秀来说,选角甚至在主导节目效果的因素中占据一半以上的份量。

纵观陈歆宇工作室操刀过的真人秀,明星嘉宾阵容的搭建都构成了节目的最大亮点之一。随着节目的推进,每个嘉宾的真实个性魅力以及彼此之间的化学反应逐渐显露,观众愈加感受到嘉宾选择的精准,甚至佩服起制作团队的眼光狠辣。

陈歆宇团队选角的独到被众人所注意,始于被不少人视为户外旅行真人秀巅峰之作的《花儿与少年》第一季与第二季。“2+5”的男女嘉宾搭配具备无数种可能性,而两季的阵容都给人不少惊喜。

第一季嘉宾由覆盖各年龄段的姐姐+两位青涩少年组成,尤其是许晴、刘涛等女明星首次参与真人秀录制,开启了女星在真人秀中展露真实自我的先河,而节目也助力她们迎来了事业的新高峰。

有了第一季的成功经验,第二季的阵容又有所升级,明星嘉宾的性格特征和反差更为极致,而这一季的成功选角不仅带来了最具戏剧性和观赏性的旅行故事,也将处于事业上升期的井柏然、杨洋、郑爽等推向了高人气流量担当的位置,其中杨洋展现出了极强的吸粉力,粉丝蹿升速度惊人。

去年第四季度的慢综艺标杆之作《亲爱的客栈》,是陈歆宇团队首部独立制作的大型户外真人秀。通过这档节目,团队继续对慢综艺的选角奥秘进行了有力探索,两性情感的观察主题使得嘉宾选择集中在明星夫妻、情侣的有限范围内。

而节目选中的两对,集结了高关注度的明星夫妻与陌生感十足的年轻情侣。王珂、刘涛的职业和生活经历、管理能力,使得他们成为堪称老板、老板娘的不二人选;而阚清子和纪凌尘的选择则出乎不少人意料,这对以往鲜少公开露面的情侣被选中,在于他们性格魅力的突出和相处模式的代表性。

他们在节目中真实可爱的表现也印证了这一点,在互怼、冲突、秀恩爱中磨合感情、共同成长,折射出当下年轻人的恋爱模式,也引起了不少年轻观众的共鸣,收获粉丝无数。

今年的《我家那小子》将陈歆宇工作室以适合和真实为第一标准的选角方法论更充分地贯彻体现。这档以四位男明星独居生活记录和妈妈们的观察为基本模式的节目,选择怎样的明星和母亲作为观照现代都市年轻人生活和母子沟通的样本,是创作团队面临的首个问题,也是影响节目效果的关键所在。

据陈歆宇介绍,选角时,导演组重点观察了两点:一是儿子与母亲相处时的状态,看他们之间的化学反应;二是儿子和母亲的表现是否真实,能还原生活本真面貌并敢于释放自己的嘉宾,才是节目要选择的拍摄对象。

不难看出,在这档全新节目的创作中,陈歆宇工作室依旧延续了主题为重、真实为本的选角路线,坚持不盲目信奉所谓流量和大咖、寻找适合真人秀呈现和具备“出彩”潜质的嘉宾。

也因此,节目组建的陈学冬、钱枫、武艺、徐海乔组成的嘉宾阵容,能做到有力展示出独居青年生活中的不同侧面,更映射出具有普遍性的社会现象与问题,而男明星们也因在节目中袒露深藏心底的秘密,或展示不曾在荧幕前表露的一面,成为暑期档综艺的话题担当,在几个月时间里登上热搜的次数甚至比过去之和还要多。

同样值得点赞的是明星妈妈的选择。“人性吐槽机”陈学冬大姨、让大张伟“认怂”的钱枫妈妈、“偶像包袱重”的武艺妈妈、专注爆料的徐海乔妈妈,都通过节目建立起了各异的性格标签,由此也可看出,主创团队的选角不可谓不精准。

持续制造话题明星的背后

选角只是第一步,陈歆宇工作室操刀的真人秀,能持续制造话题明星,更在于善于“用”好嘉宾。

在选择恰当的嘉宾后,通过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激发出更真实的人物和故事,更为考验团队的功力。

相较于快节奏的竞技类真人秀,观察式真人秀,对真实感和故事性的要求更高。而真实,被陈歆宇工作室看得更重,在他们看来,真实甚至是第一要素。

因此,不干涉、无剧本是基本的拍摄原则,人物魅力来自于嘉宾自然散发与后期挖掘放大,而非刻意设置。陈歆宇曾反复强调对“人设”这一流行说法的排斥,以纪实性为第一要义的真人秀,在他看来,就不应该有人设。

那么,圈粉力强的立体化人物形象和高度凝练的生活化故事从何而来?通过对《我家那小子》的创作理念和过程的梳理,或许能看出一二。

不同于《花儿与少年》《亲爱的客栈》通过连续20余天的不间断拍摄,讲述一个完整的旅行或经营故事,《我家那小子》更强调对明星真实独居生活的还原,基于生活本身出发的真实拍摄场景设置更为纯粹。

较之以往观察类节目设置特定情境的通行做法,这样的拍摄方式无疑更为接近明星生活日常,因此,节目内容的真实性进一步提升。

据悉,这一次,就连拍摄方向和内容都并非由导演组策划、设置。为了真正记录和呈现明星的真实生活,拍摄内容和所谓“剧本”都来自于明星本人。

主创团队将一整季的录制划分为多个阶段,每个月拍摄两次,每次拍摄5天,明星全权安排这5天的拍摄内容,不管是冒险、旅行,还是聚会、休闲,明星们都掌握着绝对主导权,这使得节目具有了捕捉不同人真实的生活方式与规律的可能。

充分了解嘉宾、掌握拍摄方向,自然是导演组必备的功课。而《我家那小子》每次拍摄前,嘉宾都会被要求填写一张包含每个时间段具体事项的行程单,这是既能保证忠实记录到明星嘉宾生活原貌,又能做足前期工作、为拍摄内容出彩奠定基础的最佳方式。

事实上,武艺、钱枫们能通过节目大范围圈粉,也是建立在明星对生活的规划与主创团队的记录和观察,这两大要素之上。

明星们在节目所做的不同事情,都充分展露了自身的个性和现阶段的生活诉求。更可贵的是,在极致客观的拍摄情境下,明星们自然释放真我,展现出的是大众不甚了解甚至颠覆大众印象的形象。

而拍摄的长周期,也给嘉宾的成长留足了空间,因而观众看到了三个月里明星们为了改变现有生活状态所作的各种努力和尝试,以及前后对比之下的飞速成长。

陈学冬把独居生活过成了冒险之旅,上天入地、挑战极限,节目中他的表现令大姨和粉丝都惊叹不已,节目播出后,除了暖男之外他的身上又添了敢于冒险的倔强英雄这一新标签;

徐海乔给自己设定了脱单计划,已经长时间未与异性深入相处的他,努力踏出第一步,与相亲对象展开一场对自己来说颇具挑战和突破意义的旅行;

《我家那小子》中的钱枫也比《天天向上》中的他立体了许多,减肥、相亲、独自旅行,这些让大龄单身青年共鸣感十足的行动中,也让他阳光、乐观、开朗的个性得到淋漓尽致地展现;

武艺通过节目同样获益良多,他惊人的成长速度也是让人大跌眼镜,曾经生活自理能力惹人担忧的他,为了给妈妈过生日、促进父母团聚,制造了一个又一个惊喜,观众认识到他不只是那个萌萌的纯净少年,他可贵的特质还有温暖、贴心、幽默等等。

一季节目登上50次热搜、包揽12次热搜第一,这样的高话题度的赢得显然不是偶然。制造全新话题明星、能助力嘉宾广泛圈粉,可以说是一档观察类真人秀人物形象成功塑造的最佳标志。而陈歆宇工作室接连用三档节目,彰显了头部制作团队在这一方面的深厚功力。

以真实的记录和观察、观照各类社会关系、充分调动大众情绪,是陈歆宇工作室所操刀的真人秀的共同特质,而垒出与主题表达最为匹配的嘉宾阵容,与明星嘉宾的相互成就,也已成为这支团队的优势所在。

接下来即将登陆第四季度周五档的《亲爱的客栈》第二季,仍然是陈歆宇工作室的作品。第一季的老板、老板娘继续坐镇,令人好奇的多位新嘉宾组成新鲜的店员阵容,这一次他们又将如何延续“造星神团队”的神话?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