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如此!5招就能轻松搞定说话结巴

前几天去小公园玩,遇到一些家长围在一起,我凑过去一看(源于人的本性,喜欢凑热闹),这是下面我看到和听到的:

小女孩:wo…wo…

旁边的人说:你想说啥啊,哈哈大笑

小女孩紧张地说:我…会……背…古诗

旁边的人说:你怎么好好的结巴啦!哈哈哈哈

小女孩的家长说:在家背的挺好的,怎么出来就结巴了吗?

我们经常会看到遇到一些小盆友本来说话好好的,突然就结巴了。其实所谓的结巴就是口吃,它并不是一种疾病,只是一种讲话不流畅,不自主的语言重复、延长,造成说话困难的现象。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小盆友结巴了?

生理原因

小盆友的呼吸肌、喉肌及其他与发音有关的器官紧张及痉挛会造成口吃。

语言发育不平衡

1岁-3岁是小盆友语言萌芽的阶段,3岁-7岁是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这个时期的小盆友表达和表现欲望逐渐增强。但此时由于语言机能尚未发育成熟,思维能力、词汇的掌握和组织句子的能力都在发展萌芽阶段,致使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跟不上思维,所以孩子会出现卡壳、重复等口吃现象。

有意模仿

根据口吃理论界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80%以上的口吃者,小时候都和有口吃障碍的人接触过或学习过。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小盆友天生具有模仿性和强烈的好奇心,看见什么都觉得新鲜,喜欢模仿,喜欢模仿成年人的动作,也喜欢模仿小伙伴,尤其见口吃的人说话那么滑稽可笑,更喜欢模仿。模仿的时间一长就成了一种说话的“习惯”

心理原因

好多成年人紧张时说话会结结巴巴。其实小盆友也一样。在精神紧张、焦虑、应激的时候都会造成口吃。

家长应该怎么做:

当小盆友出现结巴的现象时,家长应该怎么办?

用平常心对待

当小盆友结巴时,家长应避免过于紧张,如果家长表现的过分焦虑或紧张,孩子会更紧张,说话更不利落了.

不可嘲笑和模仿孩子

一些家长以模仿孩子说话为乐趣,以为只是逗孩子玩,没啥大事,这是极其错误的。小盆友如果受到嘲笑,心理会变得自卑和敏感,不仅不利于他改掉口吃的毛病,还会影响他心理的健康发展。所以,家长不要在别人面前议论和模仿孩子,要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

家长说话放慢语速

“和声细语”是最理想的交流状态,大人在和小盆友交流时,建议一字一句说清楚,这样可以减轻语速过快给孩子讲话造成的压力。同时,也要求小盆友语速放慢,讲清楚每一个字。

小盆友说话要回应,避免打断

孩子出现口吃时,不要打断他,静静地微笑地看着孩子,耐心等他把话说完。打断孩子会产生很大的压力,让孩子觉得“我得赶快说出来,不然他们要抢我话了!”。当孩子说话时,我们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蹲下看着孩子,让孩子感受到家长尽可能多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