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青城山—都江堰当选天府十大文化地标 生活在这样的城市,我很骄傲!

遇见都江堰ID:

yujiandjy

好山好水好空气……在大美都江堰,遇见一切美好~~

好消息!“天府十大文化地标”出炉啦,青城山——都江堰榜上有名!!!

8月31日,“天府十大文化地标”颁奖典礼隆重举行。这场为‍“唤起城市记忆,传承历史文脉”而举行的“寻找天府十大文化地标”大型活动,让众多代表“蜀地”形象气质的地标性建筑受到热烈追捧。

最终,青城山——都江堰在众多文化地标中脱颖而出,成功获得”天府十大文化地标“的美誉。不得不说,咱们都江堰,可谓实至名归!!!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都江堰

“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是晋朝常璩在《华阳国志》中对成都平原的描述。

而把成都平原塑造成“天府之国”的第一推动力,是一座古老的水利工程。这座水利工程,如今已成为一个城市的名字——都江堰。

创建于先秦时期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距今已有两千两百多年历史,在如此漫长的岁月长河里,它不仅没有被历史湮没,反而一直发挥着巨大作用,成为当今世界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生态水利工程。

它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伟大奇迹,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划时代的杰作,也是世界水利史上的璀璨明珠。

时至今日,都江堰水利工程实灌面积已超过一千万亩,它造就“天府之国”,也造就了其灌溉流域形成的独特文化体系——天府文化!

都江堰不仅是对大地浇灌,对万物滋润,还有它产生与繁衍的文明对这片流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浸润和泽被,天府文化在清流千里的都江堰灌溉之下,日渐丰盈。

战国时期,它为秦提供了一个富庶的战略后方。有了它,秦国毫无后顾之忧,凭借四川奠定的丰富物质基础和便利的航运,一举灭掉楚国,逐步完成了中华民族的大一统。

此后,每当我们祖国有了重大饥荒和灾难时,因天府之国富庶起来的四川,总是为国人提供最后的濡养和避难。也难怪1943年美国前副总统华莱士参观都江堰时,会激动地发出“都江堰是中国的骄傲,它为我们共同战胜法西斯起了支持性的作用。”

这样一句话。

正是都江堰成就了天府之国,才有了成都”文章冠天下“的盛况,“天下诗人皆入蜀”的景象。这种持续千年对周边文化的影响力,在今天看来,也是一种伟大的奇迹。

都江堰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的东方水利哲学已成为一座城市永恒的丰碑。今年8月,这座集集经济、社会、文化多元价值于一身的水利工程又成功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就是都江堰、成都乃至中国的历史人文地标。

( 都江堰水利工程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宣传片)

道教发源地——青城山

“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都江堰与青城山是这片土地上并列的两大标签。

幽静的青城山是从成都平原进入横断山脉的一道屏障。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地理位置,青城山成为倦怠市井生活的人们亲近自然、甚至求仙问道的首选之地。

如果仅凭风光之美,青城山亦迥异于峨眉、泰山、黄山,自有特色。然而青城山对中华历史文化更重要的贡献在于它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天师道的祖山祖庭。

古意苍苍的山门,屋檐上的精致独特的道教雕饰,告诉每一个来访者:道,是这座山的灵魂。

早在一千八百多年前的东汉时期,道教创始人张陵就在此结茅传道,创立了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使青城山成为了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首。在道教十大洞天中,青城山的宫观保存最好,最完整,在国内外的影响也最大。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而青城山——都江堰,就是一个鲜活的个案。它给我们带来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也为我们带来了“道法自然,上善若水”的人生智慧。

这便是城市灵魂——文化的可视符号!相信每一个都江堰人,都会为我们拥有青城山——都江堰这样的天府文化地标,感到自豪!

( 都江堰最新宣传片 制作:特里、唐潮、梁朔)

小编按: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在天府十大文化地标城市生活,你,有什么想说的呢?部分文字据聂作平、王国平;图据贾旋、何勃、折耳兔、刘杰等老师,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主管:中共都江堰市委宣传部

主办:都江堰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主编: 刘 忠

编辑:杨梓慧、董 柳、龙再兴、黄小洋

天府文化十大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