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離「中國特供版法拉利」還有多遠?

9月4日,第21號超強颱風“飛燕”在日本登陸。

“飛燕”是日本自1993年來遭遇的最強颱風。由於颱風導致潮水上漲,使位於神戶市的一家法拉利車店遭到重創。店內共有51臺法拉利因被海水浸泡而報廢,損失額高達數十億日元(數億元人民幣)。



店家表示:“我們是日本全國不多的幾家出售法拉利的正規車店之一,沒想到卻遭到如此慘重的損失。情況比原本預計的還要嚴重,真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在為那51臺報廢的法拉利感到惋惜的同時,我們也不禁感嘆:日本真是一個神奇的過度。在這樣富裕、汽車文化這樣普及的國家,卻只有“全國不多的幾家”法拉利車店。

都說日本人只愛本國生產的車,對進口豪車並不感興趣。事實真的如此嗎?



當然不是!日本人還是很愛法拉利的,日本市場也是法拉利十分重視的一個市場。你可能不知道,歷史上,法拉利曾打造過很多款專供日本市場的車型。

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那些法拉利的日本特別版車型

550 Barchetta Pininfarina(2000年)



1996年問世的法拉利550是一款前置後驅跑車,到2000年其生命末期的時候,法拉利推出了一款敞篷限量版車型550 Barchetta Pininfarina,這款車並非專為日本消費者而生,但卻和日本人有著極為有趣的一段故事:

話說當年法拉利在做550 Barchetta Pininfarina的時候,可能是為了好記,就打算做444臺,這時候有明白人說了:“不行啊,日本人最不喜歡的數字就是4了,咱不能不顧客戶的感受啊!”(注:日語中“4”的讀音和“死”相同,因此日本人和我們一樣也不喜歡數字4)



這怎麼辦呢?法拉利一款車一共也生產不了多少,限量款的數量也是經過嚴格計算的,總不能為了日本人不喜歡4,就把444臺的計劃改成555臺吧,多出的一百多臺賣誰去啊?後來法拉利研究決定,前面不改,就把最後一位的4改成日本人最喜歡的8,於是550 Barchetta Pininfarina最終生產了448臺。

575 GTZ(2006年)



法拉利550的繼任車型叫做575,這又是一款前置後驅跑車,車身設計也依然是出自意大利的賓尼法利納(Pininfarina)工作室之手。賓尼法利納是一家歷史比法拉利公司還悠久得多的大牌設計公司,設計過很多法拉利或其它品牌的著名車型。然而日本一位名叫Yoshiyuki Hayashi的法拉利客戶卻覺得575這款車不太好看,因為缺了那麼一點古風。



Yoshiyuki Hayashi所說的這個“古風”是指當年經典的250 GT Berlinetta Zagato(簡稱250 GTZ,也是限量版車型)。Yoshiyuki說:我也買了不少現在新款的法拉利,對於如今這個設計風格,已經有點倦怠了,如果你能生產一臺車,長得和250 GT Berlinetta Zagato一樣,就再好不過了。

顯然,這位Yoshiyuki Hayashi先生對於法拉利非常重要,因為隨即這家意大利超跑公司就找來了當年250 GTZ的設計者——Zagato,要求後者在575的基礎上打造一款250 GTZ風格的跑車。



於是在2006年的日內瓦車展上,就出現了這麼一臺法拉利575 GTZ。法拉利575 GTZ一改標準版575低矮流暢的設計理念,而是採用了250 GTZ那種圓潤飽滿的外觀風格,並且也採用了雙色塗裝——車頂銀灰色,車身深灰色。



最終575 GTZ共生產了6臺,其中前兩臺被Yoshiyuki Hayashi買走。雖然外形存在很多爭議(當時有人說它是最醜的法拉利),但不論如何,575 GTZ卻因其稀有而成為收藏家們追捧的對象。

612 Sessanta Cornes 30th Anniversary Edition (2006年)



同樣是在2006年,法拉利在GT跑車612 Scaglietti的基礎上推出了另一款限量款車型,這款車有個相當長的名字,叫法拉利612 Scaglietti HGTS Cornes 30th Anniversary。這個複雜名字裡面的Cornes取自日本一家進口車經銷商Cornes & Co.。

Cornes & Co.在1976年將法拉利引進到日本市場,並在此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法拉利在日本的獨家代理。法拉利推出這款限量車型的目的很明顯:向自己的合作伙伴Cornes & Co.致意。



和普通版車型相比,法拉利612 Scaglietti HGTS Cornes 30th Anniversary的特別之處在於有獨特的Blu Cornes車漆、碳纖維油箱口蓋板、網狀進氣格柵等。最終這款特別車型被生產了20臺。

SP1(2008年)



法拉利在本世紀初開始了一個私人定製項目——Ferrari Portfolio Program。一般車企的定製服務只能選選內飾用料、皮革顏色,或者在車身上畫個紅線。法拉利表示這些都太Low了,Ferrari Portfolio Program要為客戶提供的定製是——重新設計車身。

2008年,法拉利帶來了Portfolio Program的首款作品——法拉利SP1(Special Project Number 1),而這個高端車身定製項目的首位客戶,是日本法拉利俱樂部前總裁,汽車收藏家Junichiro Hiramatsu(松平潤一郎)。



法拉利SP1基於F430打造,但把F430車身上那些圓弧的曲線都換成了銳利的折線,車頂也被塗成了純黑色,車尾則被一個黑色的橢圓形色塊佔據,而這一切都是在向1998年的Fioravanti F100概念車致敬。

SP FFX(2014年)



2011年法拉利發佈了一款叫做FF的GT跑車,這款車最大的特點並非它的12缸發動機,而是Shooting Brake風格的車身造型。儘管法拉利表示Shooting Brake是一種擁有貴族傳統的設計,並且也不是第一次用在法拉利上了,但很多人還是無法接受FF的造型,其中就包括一位神秘的日本富豪。

如果換成別人,不喜歡FF的話不買它就好了,你可以買法拉利458、California,甚至是蘭博基尼......但是這位有錢任性的日本人表示:我偏要買FF,而且我偏不要Shooting Brake造型!這時候如果是其他車企,估計就會用一個“GUN”字來解決了。但是,法拉利有Portfolio Program。



於是在2014年,法拉利帶來了新車SP FFX,這是一臺改用Coupe車身的法拉利FF,它的變化真的很大,以致於剛推出的時候人們都以為它是California的下一代車型。SP FFX名字中的SP自然是“Special Project”的縮寫,但是為什麼FF後面要多出一個X呢?大概是為了表示這是一臺特別的FF吧。另外,這款車的客戶也只有一個,就是那位神秘的日本富豪。

J50(2016年)



1966年,日本人丸山和夫購入一臺法拉利275 GTB,由此他成為了法拉利的第一位日本車主,而這一年也成為了法拉利進入日本的第一年。2016年,法拉利為了回饋日本顧客50年來的照顧,特地推出了一款限量車型----J50。

法拉利歷史上的車型大多是以三位數字命名,少量字母+數字的車名也都是以品牌首字母F開頭,而這次的J50卻是個例外,很明顯,其中的J就代表了“Japan”,50自然是為了紀念法拉利進入日本50週年了。



負責設計和生產J50的依然是法拉利的Special Projects部門,而這臺新車的“真身”則是法拉利488 Spider。J50的車身外觀經過了全新設計,纖細的LED大燈變得更加兇狠,車身前半部分的黑色腰線屬於致敬288 GTO、F40、F50等經典車型的設計,而3.9T發動機也經過重新調校,690馬力的最大功率比原版的488 Spider高出20馬力。



從這些日本特別版車型上我們不難看出,日本是法拉利十分重視的市場,同時也能看出日本的富人階層對於法拉利這類豪車還是十分追捧的。

作為國人,各位朋友其實也不用心理不平衡。如今中國市場的特供車型也著實不少,各種加長加大的豪車都是讓老外羨慕不已的。至於類似法拉利J50的“中國特別版”超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很快就能和我們見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