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辽东客剑削盗首

在清朝建立之初,社会还未安定,那些落草作响马的人,虽然大多散伙了,可十成还有一成没除掉。有个和尚就是这批人中的一个大头目,在帮中排行老三。他们几个头领带领着这帮人,在辽东大道两边潜伏活动,或拦路抢劫,或打家劫舍,做的案子也不止三回五回。

有一天,一群贩卖珍珠的客商结伴同行,经过辽东大道。他们来自海上,各自携带着上千吊钱的资财。傍晚时,他们到一家旅舍投宿。这家旅舍,房屋不多,家具也不很齐全。进房里一看,有一副破囤子放在角落,大约是从前储过粮米的。大家对此都未介意。

唯独有一个人与众不同,他容貌清奇,背负宝剑,一刻也不离身。当他进屋子时,靠近这个破囤子,低头察看里面,轻轻地笑了一声,说“哼!这帮老鼠崽子的死期到了!”大伙儿忙着安放行装,来不及细问,以为他不过是像李斯看到厕所里的老鼠那样咕哝一句罢了。

到了就寝的时候,这位负剑客忽然宣布说“今夜有人要来抢我们的行货。奉告各位都要防备点。”听了这话,大家如雷轰顶,这才追问何以见得。负剑客剪去烛烬,移近屋角,然后搬开破囤,就发现那儿露出一个大洞口,看下去又深又黑,神秘莫测。原来,这就是响马们进入旅店的秘密通道。众人又惊又怕,商量着换家旅店。负剑客说“换旅舍又顶什么用?还不都是一回事。你们别怕,有我在,保证不让大伙儿丢一件宝贝!”他指导大家把货物当枕头枕着,即使听到什么响动也不要乱动。负剑客则掇一张矮桌子放在洞口边,用布遮住灯光,手中暗暗地提着那口剑,屏气坐在桌子边,静候来敌。这当儿,贩珠客谁还睡得着?都在被子里打颤。看负剑客的那口剑,光芒四射,满室生辉,大家才知道这也是叫件宝物。

果然,这口洞正是旅舍主人与响马联合设置的。平日狼狈为奸,劫取钱财。贩珠客进店不一会,店主即派人通报响马。响马们马上包围了这家旅舍,只等贩珠客入睡了就动手。进店的路线是旅舍屋后的处低洼坑坎,这里是洞口,从这儿往里走,是几层土台阶,再往上就是店内屋角的洞口,即破囤子遮住的那个地方。

夜深了,响马们聚集商议,开始行动。响马中的老大以为没什么危险,第一个进洞往上走。因为洞里没用灯火,别的响马只听到洞口上破囤处一声刺耳响声,接着一个人从台阶上滚将下来。用手上下一摸,再放到鼻子边一闻,原来是又腥又热的血浆,再一摸,老大的头也不见了。响马们又惊又怕,低声噪嚷“有风!有风!”一时不知道怎么办。响马们有条规矩。老大死了,老二就得接着上。

这样,二头目只得磨磨蹭蹭地再去探路,不一会,也是一具没头尸体滚下来。响马们沉不住气了,大声呐喊。这和尚当时位居老三,正该他上,可是眼见得是死路一条,心里头砰砰乱跳。他知道探路的责任推不脱,只得打起精神走进洞口。可是爬半天也上不了那几级台阶。当他终于看到洞口上的几道光线时,再也不敢轻易把头伸上去,只在那里暗暗地向上窥探,不知不觉地,毛发竖将起来,全身打颤。想退回去,又怕众人耻笑。盘算一阵,就伸头晃一晃,看有什么动静。不料刚把头顶露出,还没露到眉骨,说时迟,那时快,只觉得有件东西寒如冰雪般突然泼到头顶,随即一无所知地滚下台阶去。响马们点亮蜡烛去照他的头,发现他的额头到脑门之间的那三寸地方,骨肉都被削掉,只是还有微弱的呼吸。三个头目如此下场,再也没人敢去送死,响马们只得抬起这两具无头尸和这名被削了额头的老三,仓皇逃去。

这老三到中午才苏醒过来,敷上药,治了半年多才见好。他回忆起当时被削掉额头的情景,心有余悸,忏悔地说“这是作孽的报应!今后不能再去冒险作响马了!”于是解散了自己带的这帮响马,让他们各谋生路,自己则出家为僧。

几年后,这和尚偶然间碰到了旅舍主人,就向他询问贩珠客们的有关情况,得知了当时的大致情形。旅舍主人还说“第二天,容人们走时,那个负剑客还用眼睛盯住我笑,说什么我晚上帮了忙,以后再来报答我。我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也没看见他们带那两颗脑袋走,屋子里也没留下一丝血迹,真是怪事。打那以后,我有几个月时间都心神不安,担心他们来找麻烦,可是他们又没有来。不过,我再也不敢和你们这帮人往来了。”

选自《萤窗异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