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戀時代》:一部足以讓冷戀男女轉換思路,受益良多的電影

人們常常用“熱戀”一詞來形容年輕男女戀愛時如膠似漆的幸福和甜蜜,但相信大多數人對於它的反義詞——即“冷戀”的概念還比較陌生。冷戀,顧名思義指的是男女雙方到了一定的年紀以及有了一定的生活閱歷之後,不會再如小年青一般那麼輕易心動或是容易獲得感動,其實在日常生活中,“冷戀”隨處可見:譬如女生不敢主動向男生表達愛意,而男生也會根據對方的態度選擇是不是離開,這種“誰也不先捅破窗戶紙”的姿態,常使彼此處於“互相試探”的境地,也許最後反而還錯過了一段美好姻緣。


這部由童江南執導的《冷戀時代》就是國內首部反映都市男女“冷戀”情感狀態的一部電影。但凡看過《柺杖》和《漂洋過海來愛你》的觀眾都知道童江南以刻畫個性豐富的人物見長,而這部《冷戀時代》,也再次體現出了他捕捉年輕人生活態度的敏銳性和獨到性,尤其是對“冷戀男女”們“既想要靠近又害怕受傷,想得到承諾卻又畏懼承諾”的深層心理表現得十分到位。


影片講述了由姚星彤飾演的情感專家冷玥,和四個閨蜜組成的“冷戀姐妹團”,與立威廉飾演的“懸崖”以及“黑豬”和“煮人頭”等展開的一場場“愛情拉鋸戰”的故事。儘管故事走的仍然是如今頗為流行的輕喜劇路線,但片中的每個角色都個性鮮明,而導演也依據不同的人物從不同的角度闡述了她(她)們之所以產生“冷戀心理”的原因,亦非常具有代表性。這部影片為大家丟出的問題是——究竟戀愛是需要理性還是需要感性?談起這個問題,肯定會有一部分人對“談戀愛當然需要理性”表示支持和贊同,特別是對於女性來說,似乎只有保持某種程度上的理性,才能找到各方各面都最完美的“真愛”,但絕大部分人則認為“愛情需要感性”,因為理性會在一定程度上削減了戀愛時的幸福感,如兩者並沒有情感基礎,那麼“真愛”也只是空談罷了。


譬如這部影片裡號稱是“情感專家”的冷玥,雖然她曾為不少女性解決過感情方面的困惑和煩惱,但正是這種習慣用冷靜和理性的態度去評判愛情的標準,決定了她至今仍然單身。而飽經滄桑的“懸崖”,也因為人生閱歷的豐富,讓他在對待愛情方面顯得冷靜謹慎,欠缺了某種活力和激情。另外還有從小便受到保護,從沒有交過一個男友的“白富美”黨玉嬌,以及一直遭到“欺騙”,發展到乾脆捨棄愛情的演員胡蝶,最後都成為了以“不信任愛情”為宗旨的“冷戀一族”的成員。


片名中的“冷戀”一詞,放在電影中是如此諷刺而又發人深省,無論是冷玥,懸崖,還是黨玉嬌,胡蝶,明明內心的熊熊愛火已經燃燒,卻始終無法跨出大膽示愛的第一步,這也給了觀眾多一份的反思——究竟什麼才是致使人對愛情的態度產生變化的根源?究竟我們如果才能避免“冷戀”心理的出現?相信看完本片,一切問題的答案自然會浮現出來。而同時導演也在影片裡設計出了另外一種假想——如果對愛情充滿憧憬,但要求過多,最後又是否能夠圓滿呢?就如片中由夢麗飾演的外籍模特瑞斯,儘管她卻一直堅信自己可以遇到一段如願的姻緣,但她始終將“沉迷於愛情比付出真情更為重要”作為自己的信條,最後也與最初的願望背道而馳,這也是影片給人留下的第二個思考點。


這部《冷戀時代》有如今頗為流行的“閨蜜情”,但導演卻將這種“閨蜜情”上升到了一種女權意識的自我保護的層面,放在同類作品當中可謂是頗為新奇。此外這部電影要傳達的東西實在是很多,但導演能夠做到“以小見大”,方方面面地呈現出冷戀男女們的生活狀態,也是很具有功力的。不管如何,這部電影想要表達的主題只有一個——只有卸下了防備和自尊心,敞開心扉,迴歸到簡單平凡,才能感受到戀愛時的美好與愉悅。電影從一開始的“冷戀”到最後的“反對冷戀”,相信能夠帶領著現實生活中的“冷戀男女”們一步步脫離困境,最後獲益良多。(文:麥克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