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世界地图︱ARM、NXP相继出嫁,欧洲半导体大厂还有几家

2015年全球半导体进入并购快速路,2016年趋势不仅没有淡化反而进入全球格局大洗牌。而这场注定寡头垄断的变革中,欧洲是“伤心”的,因为半导体产业最大的两桩收购案都是把欧洲的半导体大厂“娶”走,软银收购ARM,高通收购恩智浦。

欧洲,在半导体地图上似乎是个尴尬的存在。曾经,是半导体最发达的地区,分割全球半导体市场中三分之一天下,西门子半导体、飞利浦半导体绝对的一代功勋,但是现在整个欧洲的半导体市场却日渐没落,虽然有NXP/ARM这些领头羊,但依然掩饰不住欧洲半导体的萎靡。被收购“洗劫”后的欧洲半导体,也只能靠剩下的寥寥几家半导体大厂来硬撑了。

在第三期《芯片世界地图》——ARM被收购只是个开始,英国半导体有多诱人,已经对英国半导体进行了盘点。

本期《芯片世界地图》就走进欧洲其他国家,看看这块土地上上演着怎样的故事,又将怎样继续写着自己的未来。



荷兰

荷兰半导体研发水平可谓一直位于世界的前列,抚育了恩智浦、阿斯麦(ASML)等世界领先的半导体企业。荷兰是全球少数在自身境内即拥有完整半导体产业链的国家之一,除了核心产业,还拥有许多半导体周边产业,半导体产业年收益高达百亿欧元以上。



2006年,恩智浦从飞利浦独立出来,飞利浦半导体成为一个独立运营的新公司,英文简称NXP,寓意“下一代体验”(next experience),总部位于荷兰埃因霍温,此前恩智浦做了一系列加减法进行重组并购,跻身全球前十大半导体公司之列。如今被高通以约470亿美元的企业价值收购,合并后的新公司年营收将超过300亿美元。



恩智浦的产品技术与解决方案应用于以下五个市场领域:汽车电子、智能识别、家庭娱乐、手机及个人移动通信以及多重市场半导体,进而建立各大市场中的领导地位。而高通证实将业务扩展的目标定位汽车电子,才花重金收购恩智浦的。

失去恩智浦,荷兰还有ASML。ASML为半导体生产商提供光刻机及相关服务,创立于1984年,在全球16个国家设有70多个办事分支机构,全球员工超过14500人。ASML每年人均研发经费名列欧洲第二,吸引了全球技术领域最优秀的人才。ASML所创造的技术和设备,成就了智能电子产品的普及,TWINSCAN系列是目前世界上精度最高、生产效率最高、应用最为广泛的高端光刻机型。



市场上提供量产商用的光刻机厂商有三家:ASML, 尼康(Nikon),佳能(Canon),绝大多数市场份额还是ASML的,英特尔、台积电、三星三大巨头,也对ASML进行联袂投资,ASML在半导体业的关键地位无与伦比。



而在摩尔定律是否可以继续走下去的今天,ASML成为了关键的厂商之一。ASML过去十年专注于生产更精细的光射线,藉此研发出体型更小的电晶体,而这些电晶体可以更紧密排列在晶片上。晶片若能容纳更多电晶体,就能提升运算速度或记忆容量等性能。ASML的新技术可能因此得以让摩尔定律延续下去。ASML相信自家突破性的新技术,能延后半导体产业步入衰败期的时间,半导体产业的各家大厂均期待ASML能再次加快创新进程,这很可能有办法解决全球半导体产业所面临的问题:如何一面让晶片保持现有尺寸,一面增加它们的性能。

法国

法国,拥有40多个高科技园区。

索菲亚园区是创办最早、规模最大、也是最有影响的一个,也是欧洲最大的科技园区,位于法国东南部世界闻名的休闲地带“蓝色海岸”,里维埃拉地区。



在建设之前,这里的科技和基础几乎是空白,除了尼斯大学外,周围没有其它高校和工业。选址在此,只是借助地理、交通上的优势,发展科技园优化经济结构。

信息通信业成为该园区主要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曾竟的数据现实这里有300多家著名IT公司的地区总部设在这里,聚集了50多个国家的1.6万多名工程师。索菲亚园区是法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基地,创新、研发为主,以及少量的小批量生产。



法国另外一个知名的科技园区便是格勒诺布尔科技园区,享有法国硅谷的美誉,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纳米技术园区,汇聚了十二家微电子企业和软件企业、三个尖端科学实验室,还有格勒诺布尔综合理工大学以及傅立叶大学。



法国科技园挺多,但是半导体产业的情况并没有荷兰那么乐观。现在的巨头以及未来的巨头,当属1987年意大利SGS半导体公司和法国汤姆逊半导体合并后ST了。值得注意的是,ST公司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同时也是欧洲区以及新兴市场的总部,并非法国也并非意大利。



ST是业内半导体产品线最广的厂商之一,从分立二极管与晶体管到复杂的片上系统(SoC)器件,再到包括参考设计、应用软件、制造工具与规范的完整的平台解决方案,其主要产品类型有3000多种。意法半导体是各工业领域的主要供应商,拥有多种的先进技术、知识产权(IP)资源与世界级制造工艺。

现在,ST将智能驾驶和物联网产品及解决方案作为战略重点,并拥有三大业务区块和六大产品线。

三大业务区块分别为模拟产品和MEMS(AMG)、汽车和分立器件(ADG)和微控制器和数字IC(MDG)。六大产品线:一是汽车产品,包括数字、模拟、专用汽车芯片;二是功率和分立器件;三是微控制器,通用微控制器和安全微控制器;四是数字产品,特别是EEPROM系列和数字ASICs;五是模拟产品,普通和工业用及功率转换产品;六是传感器,比如MEMS传感器,还有影像传感器。

德国

提到德国,不禁会想到慕尼黑电子展。德国的半导体除了“巨头”,还有研发实力足够强的各种“小兵”。



萨克森州首府德累斯顿过去的二十年以来被称为德国的“硅谷”,是德国最大的半导体基地,曾经全球生产的五分之二的微芯片来自萨克森。“萨克森硅谷”是欧洲范围内最大最成功的半导体、电子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行业联合会。

曾经的西门子半导体部门,在1999年4月拆分出来,成为英飞凌科技公司,总部位于德国Neubiberg,专注于迎接现代社会的三大科技挑战: 高能效、 移动性和安全性,为汽车和工业功率器件、芯片卡和安全应用提供半导体和系统解决方案。英飞凌的产品素以高可靠性、卓越质量和创新性著称,并在模拟和混合信号、射频、功率以及嵌入式控制装置领域掌握尖端技术。



2015 年全球前 20 大半导体公司排名英飞凌居第11位,财报表现优异收入达到58亿欧元,四大业务部门(汽车电子、电源管理及多元化市场、工业功率控制、智能卡与安全)均有不俗表现。

英飞凌将并购行动当作企业未来发展和强化自身实力的重要策略。7月份,英飞凌又以8.5亿美元的现金价格收购了美国LED大厂科锐公司(Cree)旗下的Wolfspeed部门,该部门是科锐最赚钱的事业部,专注于半导体能源控制业务;10月份,英飞凌收购荷兰半导体公司Innoluce,强化自动驾驶传感器业务。

Dialog是德国一家德国芯片商,主要向设备商提供电源管理芯片和嵌入式解决方案,而其客户主要为苹果和三星等大型客户。据统计,其电源、音频和显示技术组成的移动系统占了公司82%的收入,另外其产品线还覆盖了汽车工业、无线连接何电源转化。2015年Dialog 以总价近46亿美元的现金和股票收购美国芯片供应商Atmel,然而比较有意思的是,在2014年Dialog的收入是少于Atmel的。

Atmel成立于1984年,其产品线有内存、MCU等。其中,Atmel的MCU最有名气,而且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MCU在保证物联网安全也将发挥重要作用,年营收额在14亿美元左右。

这桩收购案将巩固了Dialog在全球电源管理芯片和嵌入式解决方案的领先者地位,将使其在新能源、移动设备电源管理、物联网即汽车电子领域实现快速增长,两家公司的合并更将创造新的市场机会。



德国企业已经成为中国企业非常喜欢的并购市场,现在已经约有200家企业被中国企业并购。2011年后德国经济复苏放缓,大批德国企业被迫申诉破产,这给了中国企业收购机会。德国的半导体产业更是中国“财团”眼中的肥肉。但是中资收购半导体设备商Aixtron最后时刻遭德国阻碍,中企收购欧司朗案生变,德国经济部的“纲要性文件”以限制外资收购一些被认为具有重要意义的企业。德国对“关键技术流失”充满了担忧。

欧洲半导体具有超强的研发实力无论“巨头”还是“小兵”,在欧洲大陆也散落着一些独具特色的半导体厂商,比如奥利地微电子(ams)。奥地利感应器芯片商ams的大客户包括苹果、三星、华为等,有消息传出ams一直在谈判收购德国Dialog半导体。欧洲半导体在被外界并购的同时,也在做着自身的整合并购在巨头之路上谋生。

原文地址:http://www.eefocus.com/component/371419/p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