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房间里的大象赶出去分几步?

有个脑筋急转弯是这样的:把大象装进冰箱分几步?

答案是:3步。打开冰箱门,把大象装进去,关上冰箱门。

这是一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老梗了,那么现在有一个问题来了:把大象从房间里赶出去分几步?你可能会一脸懵,什么鬼?

是的,你没看错,房间里有大象,而且这只大象会越长越大,它是无形的,但是又真实存在着,所以要把它赶出去是没有那么容易的,你需要做出些改变或者付出些代价才能做到。

这只大象会出现在很多的家庭里以及各种关系中,它代表的就是那些显而易见却不被人重视,不愿被提起的已经以及正在发生的事情。

环视周围,大概地捋一下我们跟父母,爱人,领导,同事,朋友,同学之间的关系,我们对他们是否有说过言辞过激的话,甩过不耐烦的态度?或者他们对我们有过类型行为?

是不是事后会懊恼,会后悔,反问着自己“为什么就不能好好说话,好好沟通?”这个时候你需要这本《高难度对话》

此书是迈克·贝克特尔的又一畅销力作,由点及面,深入浅出地从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来指导人们如何建立一套有效的沟通策略。健康的人际关系是我们幸福生活的关键,哪怕这个过程比较艰难,我们也应该努力去尝试,去改变,去付出,不是吗?

《高难度对话》作者迈克·贝克特尔是一名教育学博士,也是一名高级培训顾问。曾经开过几千场的探讨会形式讲座,是一名名副其实的金牌培训师。当然,很多人还是因为他之前的畅销书《跟任何人都聊的来》才有了解的。

关于迈克·贝克特尔,他的一句名言我颇有同感--“永远从他人的思维角度出发,真正把对方放在你心上。”简直是进行有效沟通的金科玉律。可惜,很多人并没有做到,这也就导致了大象会进入到房间来而我们开始是不自知的。

那么首先,大象到底是怎么进来的?艰难的人际关系是怎么形成的?

这其中有太多的原因了,但归纳起来大概这几点:

1,“巨婴现象”。身心发展不平衡,身体长大了,心智却还是个孩子,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就是巨婴。这是没有独立人格的人,而独立的人格才是健康人际关系的基础,基础不牢,人际关系也就不能良好发展。

2,八个阶段。一段关系的发展大概要经历:吸引-靠近-好感-牵挂-适应-憧憬-冷淡-出路。在冷淡的那个阶段,小象宝宝就已经开始在房间里找到位置住下了。

3,逃避问题。当我们对一些事情感到无能为力,束手无策的时候,一般默认的做法就是拖延,似乎不做任何努力,时间能解决一切。

4,“默认设置”。这是从父母身上潜移默化地传递给我们的。

好了,因为以上各种原因,小象已经进房间了,抱怨和逃避都是没用的,我们必须要请它出去,要不然,我们也不能安心融洽地生活。在《高难度对话》这本书中,作者给出了六种工具和六个技能让我们移走大象。

移走大象的步骤无非两点:给亲密的关系排序以及正面沟通。

一,人的精力有限,我们每天都有大量的事情要做,如果我们试图维护好所有的人际关系,那将占用我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且也容易稀释所有人际关系浓度,其实是得不偿失。我们必须把这些关系列出来,然后确定优先级。

二,正面沟通这个是终极手段,需要全方位调动工具和技能。工具主要有:换位思考,彼此信任,掌握主动,控制情绪,保持耐心以及尊重对方。

而技能主要是:明确目标,从善意出发,营造安全环境,坦诚反馈以及践行倾听。

有效地正面沟通有多重要或许我们都深有感触,相信很多的中国家庭也深有感触。

中国的离婚率是逐年上升,其中最高的地区是北京等大城市,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很多的负面情绪被压制在心里。工作上受了领导的气,被同事排挤,朋友的不理解,孩子不听话,父母需要照顾,就算终于有空下来的时间了,两个人对面坐着,眼睛看的却是各自手机。

夸张的是,就算对对方有不满也懒的讲了,一方面是对方不一定会听,本来事就够多了,另一方面,对方有很多事也已经不会跟自己说了,久而久之,这些被压抑的情绪不能吸收外界负能量,不断被加压,终有一天会爆炸。

没有情绪的释放,便没有问题的解决。没有有效的沟通,也就没有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

打造有效的家庭关系

我们移走大象的终极目的是想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其中最核心的最重要的是家庭关系。

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把最坏的一面展现给我们最亲密的人,把温和善解人意的一面留给他人。我们总是觉得家人是不会离开我们的,家庭关系也并不需要去经营打理,这是完全错误的。

家庭能带给你最大的幸福,也能带给你最大的痛苦。但是健康的家庭关系中,这种幸福和痛苦对于我们的成长都是有益的。

好好说话,多多沟通,尤其是正面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现在,我们非常容易沉迷于手机的无所不能,通常是“手机五分钟,人间两小时”,这样一来,我们本该是用来协助沟通的通信工具,变成了代替工具,关闭了正面沟通的通道,大象撑破屋顶也就指日可待。

沟通需要时间,并且开始的时候,也可能会碰壁,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给自己描绘一幅蓝图,并以此为导向,只要启程,即便从跬步开始走,最终也一定会到达。